要说起包青天包拯,今天的人们都会想到他为民伸冤开封府,三口铡刀镇天下:断案如神,铁面无私的磊落形象。为什么我们会一致认为,距今千年的北宋包拯是刚正不阿、体恤民情的印象呢?究其原因,此认知往往来源于以下四大领域,正是它们的合力传播,才树立起包拯光辉伟岸的“青天”形象。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1)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2)

一、民间故事

包拯去世后,他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来。《合同文字记》和《三现身包龙图断冤》是最早的包公断案故事,当时一些小说话本虽不写包公断案,但在篇末也都需要出现包公的名字,才算是正义得以伸张,加盖合法官印。例如“直待包龙图相公做了府尹,这一班盗贼方才惧怕。各散去讫,地方始得宁静……”由此可见宋元话本中,包公算得上是“青天”的代称了。

二、戏曲杂剧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3)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历代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

古代保存下来的完整剧本清官断案戏有十六、七种,其中包公断案就占了三分之二:《陈州粜米》、《合同文字》、《神奴儿》、《盆儿鬼》;关汉卿的《包待制三勘蝴蝶梦》、《鲁斋郎》;郑廷玉的《包待制智勘后庭花》;李行道的《灰阑记》;曾瑞卿的《留鞋记》;武汉臣的《生金阁》;还有《张千替杀妻》。

戏剧中的包公,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包拯,而是改编自文学的带着某种理想化的包公形象。包公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半神半凡的超人。

在他的身上,凝聚了专制社会下百姓对于清官的企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

三、公案小说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4)

古代的公案小说是说书艺人的最爱,以其情节曲折,人物复杂,涉猎广博,悬疑离奇而为人们喜闻乐见。而结尾的惩恶扬善,伸张正义更是各阶层人们的心理需求。于是其传播深度和广度尤为突出,其中的很多桥段为人们耳熟能详。而包公堪称是评书故事里的一大主角。

《龙图公案》里的包公,既维护皇权,又刚正不阿,替民众伸冤,显示了一个清官所具有的正直品质和内在魅力。

《三侠五义》《七侠五义》中的包公不畏强暴、刚正嫉恶、处事干练。小说增加了包公的身世、三口铜铡的由来、神奇的古今盆、阴阳镜、游仙枕的传说,包公侍卫、师爷公孙策的作用,同时又详细描写了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五鼠等江湖人士,及其大量包公断案和侠士剑客除暴安良、为国为民的故事。

而“狸猫换太子”、“怒铡陈世美”、“泥盆记”等等故事,更是成为人们口口传播,劝人向善的典型案例。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5)

四、影视作品

除了古代流传下来的以上三种艺术形式外,今天的人们接触包公形象,更多的是借助于影视作品的广泛传播。而为了达到博人关注的目的,很多剧本开始极尽夸张虚构之能事,例如虚构出包拯少年即聪颖过人,断案如神;身边紧随展昭护卫,逢凶化吉;故事情节曲折夸张,虚构挪用……但经过大量集中播放之后,的确在人们心中根植了包公善于断案、刚正不阿、黑白分明、铁面无私的正面形象。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6)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7)

以上都是艺术领域刻画的包公形象。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包公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文不如苏轼、武不如狄青、功不逾寇准、官不至宰相的包拯,会在逝后深得民心,从元至今一直活跃在文艺作品中,成为“青天”的代名词呢?

5月,《百家讲坛》继续播出系列节目《大国清官》,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包拯包青天,敬请关注。

包青天和秦广王谁最厉害(开封有个包青天)(8)

《百家讲坛》

《大国清官——包拯》

播出时间:5月7日-5月13日 12:01

监制/闫东 主编/刘铭 黄丽君

编辑/田楚韵 于毅 陈阳阳(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