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有城墙的岁月,游西湖,多往钱塘门外行。南宋诗人范成大诗句云:“九陌缁尘满客襟,钱塘门外有园林……”

今之古钱塘门外的湖边,有六公园北部园林景区(或称紧邻六公园北的园林)。地图上称圣塘景区。究圣塘景区的取名,大概是因为此景区位于西湖的东北角,有今日西湖最大的出水口圣塘闸,湖水从此处流出,经古新河到大运河。

西湖游赏标题(赏诗阅文游西湖)(1)

(圣塘闸及亭)

原以为“圣塘”是指钱塘湖,但想当然了;古代这一带的水口处,叫玉壶水口,也有闸,但叫圣堂闸,今之“圣塘”应是“圣堂”之谐音,是相传承的关系吧。

今圣塘闸上有圣塘闸亭,亭碑上刻有白居易文《钱塘湖石记》,以纪念白居易治湖的功绩,其实圣堂闸与白居易并无直接渊源,白居易文中的钱塘湖石函,也曾是西湖的出水口,但不在此处,在少年宫西近断桥处,今已不复存在。

西湖游赏标题(赏诗阅文游西湖)(2)

(圣塘闸亭)

据《大昭庆律寺志》载:“圣堂闸,明正德年间置,称小闸,水泄新河。”取名圣堂,或因此闸最初是建在圣堂桥下。圣堂桥,原名九曲昭庆桥。

《湖山便览》载:“九曲昭庆桥,旧通九曲城,在昭庆寺,今名圣堂桥。”九曲城,昭庆寺寺东之城内,古钱塘门北的城墙到余杭门(今武林门)这一段原有多处曲折,杭城的这一段称九曲城(元代张士诚修城墙时才拉直)。从昭庆寺入钱塘门到九曲城,需经此桥。九曲昭庆桥之所以又称圣堂桥,据《大昭庆律寺》载,桥上曾有五圣庙,奉圣帝像,故易名圣堂桥。

又南宋《咸淳临安志》云:九曲昭庆桥,原系小渡,咸淳六年创建。所以今有人认为圣堂闸建于同时,但《大昭庆律寺志》认为:“咸淳时,但建桥而无闸,其前则小渡,桥以代渡也。”桥下建闸应是明代的事。

今圣塘闸应是经过明代之后的几次移址募修改建后的模样,《大昭庆律寺志》载有清康熙十一年的《募修西湖圣堂桥小引》文与康熙二十年的《募修圣堂闸小引》文,可见当时还称圣堂桥(闸)。

圣堂闸出水口在宋时称玉壶水口。这一带在宋理宗时有皇家园林称玉壶园。

玉壶,诗人们常用以代指西湖。比如北宋*释德洪有“永怀西湖上,绝景玉壶明”句。

北宋末诗人周紫芝《水调歌头*雨后月出西湖作》词上阙云: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蒙。澹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

湖上晚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

明代诗人李孙宸《西湖十詠* 平湖秋月》诗:

“绿水连天月在湖,骊龙深夜弄明珠。清光处处供娛赏,谁讬冰心问玉壶。”

以上两诗,我觉得均是以“玉壶”喻西湖。这类诗句还有很多。

南宋末董嗣杲的《西湖百咏》中有《玉壶园》诗,诗引曰:“(玉壶园)在钱塘门外,菩提寺西。东坡咏南漪堂杜鹃花,即此也。绍兴间,刘鄜王建园,玉壶轩历年尚存。淳祐中,别建四面堂。景定间改建,隶内司,匾‘明秀’。继拨赐慈元侄为府,续后归慈元殿。”其诗云:

“莫问南漪与玉壶,杜鹃还更试花无。坡仙一顾吟空老,地主频更景不殊。

船出断桥春溆逺,钟传萧寺晚楼孤。山明水秀轩扉敞,落日渔歌过里湖。”

“地主频更景不殊”。胜景常在,地主频更。诗引中也说了这个事实。早在北宋时,玉壶园曾是佛寺菩提院,中有南漪堂、有玉壶轩,苏东坡有咏杜鹃诗。南宋建炎初年,毁于金兵侵杭。高宗时,此处为南宋中兴四将之一刘光世(追封鄜王)的别墅,淳祐年间为皇家园林,建四面堂。景定年间改建,换匾曰“明秀”;后又赏赐给皇家子弟做府邸……此地几易主人。

对于诗人们来说,此处最出名的是南漪堂,因北宋苏轼游此,写有《菩提寺南漪堂杜鹃花》诗:

“南漪杜鹃天下无,披香殿上红氍毹。鹤林兵火真一梦,不归阆苑归西湖。”

苏轼的咏南漪堂杜鹃花诗,后人写昭庆寺与玉壶园时往往会提及,如以上董嗣杲诗句:“杜鹃还更试花无。坡仙一顾吟空老。”

北宋•许景衡《次韵黄尧翁南漪堂书事》:

“南漪胜概压西湖,珍重瀛洲肯寓居。红藕自欣归赋咏,杜鹃应叹早驱除。

烟收露下鸣皋鹤,风定波平在藻鱼。箇里凭栏知有得,绝胜闭户病相如。”

诗中直赞南漪堂风景为西湖之最,也感叹苏轼赞咏过的杜鹃花不见了踪影。

比苏轼早几十年的杭州刺史沈遘(杭州人)及其兄弟亦有诗咏南漪堂,沈遘《南漪堂》诗如下:

“山绕湖堂寺绕山,平生愿向此中闲。青云白水相浮荡,野客高僧独往还。

少小自嫌轩冕累,因循将恐鬓须斑。南漪最是逍遥地,且挹清波濯愧颜。”

其弟沈辽《南漪堂》诗云:

“湖上逍遥避百愁,年来频向此中休。檐前山势翠相照,床下冰纹清不流。

萦带夕阳移画舸,留连眀月卧前洲。髙僧会取栖迟意,应有人来怅昔游。

从兄弟俩的诗中,可以读出,西湖已是逍遥地,南漪最是逍遥处。

南宋时,人们或已简称圣塘景区这一带为“玉壶”,玉壶是人们常泊船游访的胜地。1185年六月(农历),南宋大诗人杨万里与朋友游湖,写《泛舟绕孤山赏荷花晚泊玉壶,得十绝句》诗,《其十》曰:

“游尽西湖赏尽莲,玉壶落日泊楼船。莫嫌当处荷花少,剩展湖光几镜天。”

1187年五月,杨万里作《同尤延之、京仲远玉壶饯客》诗二首,此时南漪堂或已易为一亭,《其一》云:

“南漪亭上据胡床,不负西湖五月凉。十里水风已无价,水风底里更荷香。”

北宋末诗人周紫芝有《采桑子*雨后至玉壶轩》小词:

“跳珠雨罢风初静,阑槛凭虚。绛阙清都。只在仙人碧玉壶。

九原唤起王摩诘,画作新图。十里芙蕖。乞与知章老鉴湖。”

周紫芝用“绛阙清都”、“仙人碧玉壶”来描摹这一带西湖雨后的美景,并说希望唐代大诗人王维能死而复生,把西湖十里荷花的美景,吟诗作图,送与喜欢浙东鉴湖的诗人贺知章。

周紫芝另有一首《菩提(玉壶)轩骤雨初晴》诗,诗中也提到了王维:

“杭颖雌雄本自殊,淡妆浓抹是吴姝。满倾涨玉千钟酒,来看溶银白顷湖。

白鸟去边山泼黛,绿萍疏处雨跳珠。不知能事王摩诘,貌得西湖落照无。”

苏轼诗句:“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其中“颖”,指颍州西湖,因欧阳修的《西湖》词而出名。此诗的颔联“满倾涨玉千钟酒,来看溶银百顷湖。”就是将西湖比成玉壶的描述。

西湖游赏标题(赏诗阅文游西湖)(3)

(圣塘景区湖畔居茶楼,掩映在绿树中)

从北宋的南漪堂、南宋的玉壶园等,到今圣塘景区,其中历史文化内涵,远不止于以上所述。比如景区南端的马可波罗雕像,比如景区中择址新建的风波亭,银瓶井等,在绿树掩映的池塘边,是凭吊岳飞遇害及纪念岳飞小女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