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的女儿大姐儿病了,医生为什么交待“预备桑虫猪尾要紧”?“一日,大姐毒尽癍回”,这个“一日”是哪一天?答案可能会令人感到大大地意外和吃惊。

巧姑民间故事的启示(给巧姐治天花病的)(1)

以《红楼梦》开卷即表明的写作手法看,为“大姐儿”治疗天花的这个过程,自然属于在表面“敷演出”的“假语村言”,那么在“真事隐去”的背后,隐写的“真事”又是什么呢?

这就需要对原文进行仔细分析和揣摩了。且来看看这段描述:

谁知凤姐之女大姐病了,正乱着请大夫来诊脉。大夫便说:“替夫人奶奶们道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病。”王夫人凤姐听了,忙遣人问:“可好不好?”医生回道:“病虽险,却顺,倒还不妨。预备桑虫猪尾要紧。”凤姐听了,登时忙将起来:一面打扫房屋供奉痘疹娘娘,一面传与家人忌煎炒等物,一面命平儿打点铺盖衣服与贾琏隔房,一面又拿大红尺头与奶子丫头亲近人等裁衣。外面又打扫净室,款留两个医生,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出。贾琏只得搬出外书房来斋戒,凤姐与平儿都随着王夫人日日供奉娘娘。

一日,大姐毒尽癍回,十二日后送了娘娘,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己毕,贾琏仍复搬进卧室。见了凤姐,正是俊

桑虫即桑蠹虫,具有化瘀、止痛、止血、解毒之功效。主治:胸痹心痛、血瘀崩漏、瘀膜遮睛,痘疮毒盛不起,痈疽脓成难溃。

猪尾即猪尾巴,因在其蛋白质成分中主要是胶原蛋白质,为皮肤组织不可或缺的营养成分,可以改善痘疮遗留下的疤痕。

看来,针对“大姐儿”所得天花,医生要求预备“桑虫猪尾”确实是在对症下药。并且从“大姐儿”得痘疹到治愈作了一个简单的叙述,有人说这里体现了古人特别是富贵人家与“天花”作抗争的医药文化。

无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是不是太表面化,可以不去讨论。但是有一点显然是被忽视了:那就是在这段文字中时间写得非常模糊,虽然有两个具体数字“十二日”,但是这个“一日”却没有交待究竟是哪一天。

是不是这个“一日”是哪一天无关紧要呢?可是,书中在“模糊”中给的时间脉络又能让人推出这天是哪一天,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这个“一日”是作者故意设置的机关,里面隐藏着重大秘密。

巧姑民间故事的启示(给巧姐治天花病的)(2)

《红楼梦》第十八回写的是元宵节夜里元妃省亲,第二十二回又写了正月二十一日给薛宝钗过生日,在这中间的第十九、二十、二十一回中,基本是以贾宝玉的行踪为主不间隔地接连写了五天,那么这五天,就应该是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

虽然在第十九回一开始写元妃省亲后宁荣二府“收拾了两三天方完”,然后写贾珍在府上排戏,使人感觉这已经是正月十八或十九日,但是,一天接一天地写了五天后才是正月二十一宝钗生日,由此可见,这是书中运用“烟云模糊法”対时间进行了模糊化处理,实际上宁国府摆戏这天为正月十六日。

那么,以宝玉的行踪为主线,这五天就是这样叙述的:

正月十六日,贾宝玉不愿在宁府看戏偷偷遛出来后,先是发现书僮茗烟与卐儿干那警幻仙l姑“所训之事”,随后到袭人家里去探望了被接回家的袭人。而奶娘李嬷嬷在怡红院吃了宝玉留给袭人的酥酪。

正月十七日,“袭人起来,便觉身体发重,头疼目胀,四肢火热”。贾宝玉来到潇湘馆,给林黛玉刚讲了一个“耗子精偷香芋”的故事,薛宝钗就赶来了。这边李嬷嬷“小娼妇”“狐媚子”地将袭人骂了一通。

正月十八日,袭人的病轻省了些。贾环因输钱给薛宝钗的丫鬟黄金莺耍赖,先是被宝玉数落,后是连同赵姨娘一起被凤姐教训。宝玉黛玉闹过别扭后,见到史湘云来了。

正月十九日,因看到史湘云给宝玉梳辫子,惹得袭人不愿搭理宝玉,使得宝玉感觉索然无味,在《南华经》后作了一续。

正月二十日,黛玉看到宝玉为《南华经》作的续后,“不觉又气又笑,不禁也提笔续书一绝”。

如此写来,原该写到第二天给薛宝钗过生日了,可下面偏用“烟云模糊法”简略地叙述了给“大姐儿”治疗痘疹的过程。然后又写“一日,大姐毒尽癍回”的十二日后”之“次日早起”这天,凤姐与贾琏商量怎么给薛宝钗过生日。

接下来又写“史湘云住了两日,因要回去。贾母困说:‘等过了你宝姐姐的生日,看了戏再回去。’……”后文便是给薛宝钗过生日的描述。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史湘云是正月十八来的贾府,“住了两日,因要回去”这天是正月二十,同时与“十二日后”的“次日早起”为同一天。

那么,“十二日后”这天便是正月十九日,而“十二日”前,也就是“一日,大姐毒尽癍回”那天,正好就是正月初七。

可以说,《红楼梦》里运用第十八回至第二十二回,五个章回的篇幅,在“烟云模糊法”中暗隐了“一日,大姐毒尽癍回”这一天为“正月初七”,可以说用心良苦耗尽笔墨,这是为什么呢?

虽说是正月初七这天,大姐毒尽癍回,似乎是大姐的痘疹病基本快痊愈了。

但是,从痘疹即是天花,“正月初七”又被“烟云模糊法”深深地隐藏着,从这两点,可以让我们联想与连系到什么呢?

南明永历十五年,满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清廷皇帝顺治帝福临,就是在这天因天花病而亡。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值得耗费那么多笔墨来隐写呢?

也许会有朋友质问:虽然这个“一日”暗隐的是正月初七,可书中写的是“大姐毒尽癍回”,而福临是在这天死亡,不是互相矛盾吗?第一,在表面故事中,如直接写“大姐病发身亡”,那便称不上假语村言了;第二,人死病消,把“毒尽癍回”反过来理解,不正好可以代表死亡吗?

其实,“桑虫”原来还是对办丧事人的戏称。明末清初作家褚人获(1635一一1682)在《坚瓠十集.人以虫名》里这样写道:“元末,吴人呼秀才为米虫。近呼执丧事者为桑虫,以丧桑同音也。”

如果说“一日,大姐毒尽癍回”与“桑虫猪尾”,其实是在暗隐1661年正月初七顺治死于天花病,符合小说本意的话,那大夫交待治天花病的“桑虫猪尾”还有另一种解释:

因为桑蠹虫是靠吃木材维持生命,而明朝皇室朱姓的图腾为赤心木,木既代表朱姓,也代表明朝,“桑蠹虫吃木材”不正好能够隐寓了满清夺取朱明天下吗?

顺治时期的十八年,不但与南明时期几乎是并存的,同时也基本经历了1644年三月十九日大明灭亡,满清入关,和南明逐渐走向灭亡的整个过程,用“桑蠹虫”形容顺治时期一点都不过分。而“猪尾”恰恰是满清脑后那个小辫子的特殊标致。

巧姑民间故事的启示(给巧姐治天花病的)(3)

这个“桑虫猪尾”同样令人想到了刘姥姥讲的那个笑话:

第四十回,在凤姐与鸳鸯的捉弄下,“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刘姥姥这个笑话,不但笑翻了红楼梦中人,也笑翻了无数读者。然而,这个笑话仅仅只是笑话吗?它隐藏的含义,却是血流千里,白骨如山,让人哭都哭不出来。

老刘之“劉”拆开是“卯金刀”,历史上关于刘姓的“金刀之讖”历经了一千多年,都与改朝换代和战乱密不可分。而《红楼梦》里的金刀刘暗隐的是满清,那“老母猪”既是在隐指满清为“野猪皮”,也隐指他们脑后瓜的那根辫子。

那“食量大似牛”又作何解释呢?与“桑虫”又产生了连系。

桑蠹虫始载于《名医别灵》《纲目》列入卷四十一虫部化生类。释名:桑蝎。据蛴螬与木蠹虫两项记载:“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今朽木中蠹虫,通谓之蝎。”按“似蚕而在木中食木者为蝎"的记述,蝎,当为天牛科动物之幼虫,为害桑树之天牛,则为本种。

所以说,“老刘”暗隐满清;“老母猪”暗隐脑后留“金钱鼠尾”辫这个特征;“食量大似牛”则隐寓满如同天牛之幼虫桑蝎啃食木材一样,蚕食鲸吞朱明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