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谁先提出的论持久战(为什么要读论持久战)(1)

1938年5月,毛泽东再次把自己关在了窑洞里,他七天七夜没有出门,除了一天两顿稀饭和咸菜外,就是不停地抽着劣质的纸烟,埋头写作,以至于连棉鞋被火盆烤着了,他也浑然不觉,警卫员贺清华后来说:“七天七夜不睡觉,就是铁人也要熬倒了啊,主席当时真是拼了命了。

”毛泽东就是在这七天七夜里写成了《论持久战》。冯玉祥得到这本书后,立即自费印了3千册,分送国民党要人,而白崇禧读后,更是大为叹服,他还从中归结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这两句话,如获至宝的白崇禧把在《论持久战》送给了蒋介石,而这一次,连蒋介石也不能不赞同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了。

抗战八年,国共两党携手共御外侮,而指导抗日战争的战略,则是由共产党人毛泽东提供的。

1956年秋,前日本关东军参谋长、海军航空兵司令官远藤三郎,在北京见到了他毕生最崇敬的对手毛泽东。

远藤三郎,1893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县,15岁入日本士官学校,随后留学于法国陆军大学,在日本统治集团中,他被称为“有思想的军人”。山形,以出宝刀而闻名,就在那一次会见中,远藤三郎把祖传的宝刀献给了毛泽东。宝刀出自14世纪日本镰仓时代的“国匠”米国光之手,是远藤少年时代加入军校时,外祖父赠送给他的传家宝。这是出乎意料的举动,是日本军人所行的前所未有的大礼。

远藤三郎说,败要败得明白,败在毛泽东手下,日本人心悦诚服。而在此之前,远藤三郎却像大多数日本军人一样,对中国是根本不服气的。他认为,无论在军事、现代化程度还是国力上,日本都要远强于中国。他认为,日本是纯粹军事战略上的失败,其关键在于日本在“大陆政策”与“海洋政策”之间没有做出清晰的判断与选择。

发动侵略战争之初,日本战略的制定者是石原莞尔。按照石原莞尔的设想,如果日本在占领中国东三省之后全力进攻苏联,那么,在德国和日本东西夹攻之下,苏联很难不被打败。而如果以朝鲜、伪满洲国和日本本土为基地,假以20年的长期准备,再全力与美国争夺太平洋,那么,日本占领太平洋的东部,与美国“划洋而治”也绝非是不可能的。

石原莞尔起初的设想就是如此:以“日、鲜、满 (伪满)一体化”为前提,实现“第二次产业革命”,这包括在远东建立一个年产2千万吨钢铁的大基地,计划年生产飞机1万架,将人造石油作为研发重点,大量生产飞机、汽车、船舶、工业机械,其中还包括打通朝鲜海峡海底隧道,建设一条从日本出发,经中亚到达欧洲的新干线计划。

而要实现这个计划,需要20年的时间。石原莞尔原本设想完成第二次产业革命之后,日本再举兵指向西伯利亚和太平洋。

但是,在远藤看来,由于“没有头脑”的东条英机代替了石原莞尔,这个宏大的计划搁浅了,而且,直到战败,日本的战略依旧还是在“大陆”与“海洋”之间徘徊,而在整个战争中,日本的最高统帅部都没有形成自己清晰的战略。这就是他所理解的日本战败的真正原因。

1947年2月,远藤作为战犯被关进了东京的巢鸭监狱,一年后,他被释放。从此,远藤三郎在琦玉县耕田为生,除了种地之外,他平日闭门不出,苦苦思考着日本战败的原因,直到他读到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他的思路从此轰毁,他说:自己“觉悟在一夜之间”,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起码从三个方面击中了日本战略的要害,也击中了远藤三郎的要害。

首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之间的较量绝非单纯的军事较量,因为从根本上说,这是一场政治较量。在《战争与政治》一部分中,毛泽东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则是不流血的战争。关于中日战争的政治性质,毛泽东这样写到:

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例如中国的半独立地位,是日本帝国主义政治发展的障碍,日本要扫除它,所以发动了侵略战争。中国呢?帝国主义压迫,早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障碍,所以有了很多次的解放战争,企图扫除这个障碍。

从历史上看,日本有一个武士阶层,而中国的劣势则在于统治者是文士阶层,这是两个社会结构的不同,这种社会结构的不同,则造成了政治动员方式的不同。日本的政治动员,是建立在封建武士制度的基础上,日本政治动员比较快,但范围有限,而中国的政治动员虽然进行得慢,但深度和广度则比日本要大得多。倘若中国能够进行全民族的广泛动员,并形成一支与人民在一起的军队,那么,日本军事制度就会被中国的全民皆兵所战胜,日本在军事方面的优势,就将被中国在政治动员方面的全面性、广泛性之优势所克服。回到那个年代,看看《论持久战》及持久战战略思想的诞生。

1.毛泽东为什么发表《论持久战》?

原文中写得明白:驳斥抗日战争中的“速胜论”和“亡国论”。不过,这只是较为表层和直接的原因,更深的一层意思,文中没有明说,但却贯穿了全文,那就是:突出游击战的战略地位,争取抗日战争的领导权。

关于游击战的地位问题,自全面抗战以来,在党内一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争议,思想并不统一。

1937年平津失守后,毛泽东电告前方红军“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而不是阵地战,也不是集中作战”。这是在抗战中,第一次把主力红军同游击战联系在了一起。

在8月召开的洛川会议上,毛泽东再次强调,目前靠国民党片面抗战的方针和办法,是不能战胜日本的,“我们方针最基本的是持久战不是速决战”,总目的是要“争取共产党和红军成为抗战的核心”,欲达此目的,必须实行游击战,“分散发动群众,集中消灭敌人,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已经讲得很明白了,不过,在当时的形势下,很多人对这一决策并不能完全理解和认同。一方面,对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持怀疑态度。另一方面,正值国共合作、红军改编期间,对于国民党,很多人重新开始抱有幻想。

王明是其中的代表。现在看来,王明好像个滑稽的小丑,但那个时候王明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要知道,他是斯大林的“特派员”,1937年年底带着共产国际的指示回的延安,既是“八府巡按”,又手持“尚方宝剑”,可谓追随者众。就是这样一个人,直截了当否定了毛泽东的主张,声称,“游击战不能战胜日本”,“没有统一的国防军和统一的正规军是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

好在很快有了成功的、有说服力的新的游击战经验。洛川会议后,一直到1938年初,已改编为八路军的红军主力,在开辟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发动群众这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特别是以五台山为中心,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开始陆续离开山地开赴平原地区打游击。半年多的经验证明了毛泽东的设想是正确的,证明了:离开山地,在平原地区开展游击战是完全可行的;在敌后建立根据地是完全可行的;只有部队分散开来,才能够真正发动群众。

后来的历史还证明了毛泽东的一个判断:一旦来到战略反攻阶段,与日军进行决战的军事力量,大多要从游击战中创造出来。

这是一种战略远见。如果说力量弱小时的游击战是“潜龙勿用”,蓄力为要;一块块根据地的逐步巩固是“或跃在渊”,进退有度;那么,到了最后的反攻时,就是“飞龙在天”,不可阻挡。

《论持久战》不仅仅是经验的总结,更是理论的升华,毛泽东作了大量的理论准备。

自长征以来,中央红军到达延安之前,每一天都面临生死考验,毛泽东确实没有条件专门阅读理论著作,直到有了落脚地,稳定下来之后,才开始大量研读各方面著作。比如,组织读书会,研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系统研究并用两三个月时间为抗大学员讲授“辩证法唯物论”课程,等等。

一手实践,一手理论。1938年5月,《论持久战》横空出世。一经发表,全党思想为之统一,全国抗战有了总方针。从持久战中去取得抗战的胜利,成为了唯一的公论。

在党内,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党委书记兼校长杨献珍回忆说:《论持久战》写出来以后……我们看了一些领导同志的讲话,就说看了主席精辟的分析后,感到非常佩服而且提高了认识,提高了觉悟,很快就同意了主席的意见,而且提高了信心。原来对这战争怎么打,前途如何,有什么曲折复杂,很多同志都不是很清楚,而主席的《论持久战》,就讲得非常透彻,一下大家有希望了。战争分三个阶段,现在处在什么阶段,怎么办,怎么转化,一下子武装了大家。

在党外,比如,蒋介石命令配发《论持久战》给各高级将领,并委托八路军派教官分期分批组织游击战术培训班;白崇禧看后,总结出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最开始不以为然的陈诚,在战争受挫后,也反复作了阅读批注。

到底是谁先提出的论持久战(为什么要读论持久战)(2)

在人民中,受持久战战略思想的影响,创造出了诸如伏击战、破袭战、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战法,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2.那么,《论持久战》究竟讲了什么?

简单说就是:通过在敌后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更好发动群众,与群众结合,从而在持久作战中“保存自己,消灭敌人”,实现由弱小到强大的转变,实现领导地位的转变。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游击战是达成战略目的的必经之路,是持久战的必要条件。正如文中所说,中国要想取得战争胜利,变为独立国,“决定于第二阶段全民族努力的程度”,而第二阶段中,“我之作战形式主要的是游击战”。

3.可以从《论持久战》中学到什么?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核子武器与外交政策》一书中写道:“在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两篇文章”,“表现出高度的分析能力,罕有的洞察力”,不仅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法宝,而且“几乎被完全地运用在朝鲜战争中”。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表示,“很佩服《论持久战》”,他说道,“日本物资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都优于中国,武器优越于中国,”但没有《论持久战》“这样非常好的战略著作”,“没有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

诚如这两位教授所说,洞察分析、战略能力应是主要所学。

“一篇持久重新读,眼底吴钩看不休”,这是叶剑英元帅在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时,重读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后写下的感慨。《论持久战》这篇文章,现在通常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严格来说,是一篇文章而不是一本书。但它有五万多字,并且曾经是作为单行本发行的,现在旧书市场上还能买得到,因此又可以算作一本书。自1938年5月,这本奇书问世以来至今,无数人,特别是无数高人对它反复研究,越研究越佩服,何等雄才伟略才能产出这样的著作。关于当时的人和后人对本书的溢美之词,不再过多列举,但它的神奇之处,还是应当最先展示一下。

第一个神奇,他不仅论理严密地驳斥了对日抗战的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错误观点,并且逻辑完整地给出了中日之间打持久战的结论和理由,这个预言实现了。

第二个神奇,他不仅预测了中日是持久战,并且预测抗日战争将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后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这个预言又实现了。相当于毛泽东代表中共跟日本人打了一局明牌,我告诉你这场仗我们会怎么打,你还必须按照我的打法来。这是相当不得了的一件事情。

第三个神奇,此文一出,共产党佩服,国民党佩服,日本人也佩服,三方都在组织人马深入研究。国民党高级将领当中,白崇禧公开表达了对这篇文章的赞赏,并且总结了文章的观点,提出“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应该说这个总结很到位。其顺理成章的结果是,直到今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都佩服,特别是美国人和中国的一些央企、国企老总,动不动就要组织一批人学习《论持久战》。改革开放初期是这样,金融危机的时候是这样,国企改制的时候是这样,今天仍然是这样,也就是说,论持久战当中的精神价值在任何时代、任何局势下都没有显得陈旧。

第四个神奇:毛泽东不仅提出了对中日战争走势的预言,还对其中的具体过程有预测,虽然这一项预测不是很准确,但还是值得一提。他写道:日军企图攻占广州、武汉、兰州,起码要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大家知道,毛泽东写完文章之后没几个月,武汉就沦陷了,广州也沦陷了,似乎有点不准。但是兰州,在39年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空战,中苏飞行员联合给以日本空军狠狠的打击,取得了两次大捷,而兰州也一直没有沦落在日本人手里。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可以说他的预测是有一部分成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