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医疗环境下的患者不会按照教科书上的重点生病,不会用专业术语描述自己的感受。初出茅庐,青年医生如何应对来自患者的“灵魂拷问”?从手术“小白”到手术“大拿”,需要怎样修炼?

最近,职场观察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以下简称《令人心动的offer 3》)在网络视频平台热播。节目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为独家录制地,以医学生的临床进阶路为切口,讲述医生的成长故事。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1)

节目官方海报

真实的医疗工作,从不NG

拒绝剧本,没有NG,每天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镜头直拍……在严肃的医疗行业与娱乐的综艺节目之间,《令人心动的offer 3》期望找到精准的平衡点,而8名医学生在浙大二院的学习实践生活也就此展开。《令人心动的offer 3》将带教医生、医学生、患者之间的互动生动地呈现出来,让节目兼具了真人秀与纪录片的双重质感。

“医生是散发着荣光的职业,医学是有温度的。通过这样的契机,医学生成长的不易、培养医学生的不易,都真实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也让更多人理解医生这个职业。”谈及节目拍摄的缘由,浙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建安如是说。

纪实中带有科普,成长里不乏温度。这档真人秀节目用严肃态度还原着医院与医生的鲜活面貌。在这当中,人们可以看到保持热爱、奔赴山海的医疗情怀,可以看到拔节生长的成长蜕变,亦能探讨生老病死的复杂人性与人情冷暖。

此前,国内也有不少反映医务人员生活和工作的影视作品,但其中不乏把医生护士过度“神化”的例子。在正式接受节目组邀约之前,医院也曾担忧,一向严谨的医疗行业会不会被综艺真人秀节目呈现地过度娱乐化。正如心血管内科医生林艳和肝胆胰外科医生周东锴所表示的顾虑:“现如今的医疗环境下,节目是否能展现我们医疗工作者的真实一面,而不引起大家的非议?”

之后,医院与节目组充分沟通,确定了“通过综艺这一通俗的方式,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医疗行业,增进大众对医护人员的包容、理解和关心,营造更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拍摄基调。

为把新时代的医疗行业现状展现在大众面前,医院教学部、宣传中心等部门的专家们又与节目组进行了反复沟通。浙大二院教学部主任谢小洁表示,一方面,大家精心筛选了观众熟悉的、有所接触的医疗工作进行展示,将所有操作和流程纳入院感和严格的教学监督下进行。另一方面,从问诊、写病历、查房、值夜班,再到上手术,大家着力让观众通过每一次考核见证医学生们通过努力向合格医生迈进的过程。同时,医院还与节目组一起对内容进行把关,严格审核,注解专业术语,帮助观众进行理解。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2)

带教医师团队

考虑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本季节目从策划初期即严格遵守公立医院的招聘流程和规章制度,不直接给医学生发放医院入职聘任书,而是根据浙大二院本身的招聘流程,在医院自主可控的范围内提供医院层面面试的机会,被推选的医学生在完成所有学业、符合招聘条件后,仍需与其他参与招聘的医学生一起参与招聘。

此外,在近50天的拍摄过程中,医院还严把疫情防控关。浙大二院宣传中心主任方序表示,对每一位入驻的节目组、搭建组工作人员以及医学生等,医院都会进行严格管控。宣传、院感、护理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会对入驻人员的健康码、行程码、定期核酸检测等进行动态管理。

节目录制期间,节目组也尽量减少工作人员的流动,避免打扰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正常生活,还与所有可能出镜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沟通,做好知情同意,保护患者隐私。

规范化的培训,不一样的成长

成长,是《令人心动的offer》系列不变的主题。第三季从人物选择的多样性、内容维度的丰富性上对成长主题进行诠释,把进入医院学习的医学生们分为3组。镜头下,他们的成长和蜕变,显得真切可感。

8名医学生各有特点,共同交织成丰富多彩的成长线条。分在心血管内科的刘畅与高尚,有着截然不同的成长路径。高尚曾有过临床经验,虽然学历不及刘畅,但进入医院后,迅速找准自己的位置,病例撰写、病房查诊都游刃有余;擅长科研的博士后刘畅,带着满满的信心而来,却遭受了临床医学的“暴击”,面临从理论到实践的艰难跨越。

被称作“神外三子”的李不言、张洽、冯琛,则是互帮互助的三兄弟。三人一起撰写病历,一起查房询问病情,一起接受科室主任的“灵魂追问”。在互相鼓励、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临床技术得到迅速提高。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3)

精彩片段

作为一家拥有152年历史的医院,浙大二院连续两年“国考”成绩位列全国前列;全球医疗机构自然指数排名第53、全国第4。在这样一家大型医疗机构中,《令人心动的offer 3》却打破了观众对医生刻板、严肃的传统印象,描摹出有责任、有情怀、有技艺、也有趣味的人物群像。

在医学生和观众眼里,带教老师张建民、严盛、董樑、谭潇潇、周东锴、林艳、陈毓文等所代表的浙大二院资深医生们极富人格魅力,往往能“用最温柔的语气,说最狠的话”,把“令人心动的offer”变成“令人心颤的体验”。

为了让医学生快速成长,医院教学组与节目组一同打磨魔鬼“课程”,手把手教授医学知识,让医学生们感受“地狱难度”。比如,医疗行业惯用的“标准化病人”考核中,医学生既要诊断外国患者,进行全英文问诊,也要协调患者家庭矛盾,安抚情绪,还要面对“医生患者”的现场考核与专业“刁难”。

同时,医师带教团又化身暖心老师,在必要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与情感抚慰。

在刘畅情绪崩溃时,心血管内科的董樑主任讲述了自己刚入行时毛手毛脚的往事,迅速平复了刘畅的情绪。神经外科的谭潇潇是班主任式的“严师”,对李不言、张洽、冯琛要求严格,但当冯琛初次穿刺“一针出水”时,她又在护士面前忍不住炫耀,好似“慈母”一般。心血管内科的陈毓文作为和医学生们年纪相仿的学姐,在面试和迎新会中给予了他们最热烈的欢迎和鼓励,默默为学弟学妹们准备了不少复习资料,期待着他们的成长和蜕变。

教学相长。周东锴也感动于医学生们工作中的很多细节:比如,王蕊习惯用手捂热听诊器后再贴到患者身上,汪苇杭实习过程中不骄不躁,谢旭超对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在带教过程中,老师们也从医学生身上获益良多。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4)

医学生面试片段

是热闹的综艺,也是振聋发聩的呐喊

从医学生的成长主题出发,节目也做足了医疗行业的“硬核科普”。

例如,观众在医学生的成长经历中会发现,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质变,绝不仅仅是博士毕业那么简单。利用一次次真实的病例,节目深入剖析了临床医生的成熟之路,表达了掷地有声的观点:

临床是经验学科,要不断积累才能成长为“大医生”;千万不要在患者面前表现出对疾病的轻视;对于医学生,老师太重要了,要更加重视医学教育……这些“科普”不是对某一个疾病或生活方式进行的解释和倡导,而是对医学人文、医学教育的探讨和呼吁。

而这也是节目要极力呈现的内容。在“标准化病人考核”结束后,张建民、严盛、董樑三名科室主任在点出了医学生们接诊的瑕疵之余,更多是为他们进行了心路历程的分享,展现了医护人员代代传承的赤诚之心。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5)

加油团部分成员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6)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7)

严盛在微博上写道:“节目看上去是敲锣打鼓的综艺,其实是振聋发聩的呐喊”。

而对于节目所希望宣扬的医学人文理念,王建安的理解是朴素的:“我的医学人文观,可以用四个字加一个符号表示——良心﹢爱心。良心是底线,爱心是无限的,良心﹢爱心代表着行医的温度。”

透过真人秀纪实﹢演播室观察的双重叙事,《令人心动的offer 3》借用真实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代医者理想主义的情怀。

优质offer教学(令人心动的offer3热播)(8)

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鲁青 来鑫萍

图:《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节目组及网络

来源: 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