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1)

京味京韵平凡歌 文/驯鹿望月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2)

顾名思义,京味话剧,演的是北京人,说的是北京事,从中展现老北京变迁中的时代缩影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男男女女的喜怒哀乐,尤以反映普通人的精神风貌与生活场景见长,比如老舍《龙须沟》、刘一达的《玩家》、李龙云编剧的《小井胡同》、王俭编剧的《北街南院》,以及本周四在隆福剧场看的由人艺班底打造,李宝群编剧,顾威、王翼联合导演的《年复一年》。

从名称上来看,这部剧属于年代剧,讲述了从改革开放初中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转型期下一群生活在北京四九城内胡同大杂院的普通人的平凡故事。从中可以品出说不尽怀旧情怀,你与我在这座城市一起走过往前的流年碎影。

这部剧亮点之一,就是人物形象鲜明,接地气。

老爷子,是大杂院的主事儿的长者,老派范儿的北京人。好听京戏,好管闲事,为人正派,洞察人情,比如见到杜小全那贵为匹长千金的女友琳子,说“老戏里的驸马十个有九个都是受气的主儿,这不是善茬儿,够喝一壶的了”,却又有些思想守旧,看不惯也看不明白周遭人与事的变化,相信猴瞎子风水、八字之类江湖骗术,疼爱晚辈却怒其如黄五伤害小霞的做法,大月远赴美国,不认同杜小全经营仕途,也曾乱点鸳鸯谱,包办小霞与赵三错姻缘,但这些都不影响他的善良与担当的品性。

秦母,爽直,朴实的普通劳动妇女,为两个不省心的闺女操碎了心,伤透了心。不认同大月远走高飞,小霞与黄五相恋,但由于内心的善良,原谅了走投无路的大月,接纳了可爱的外女槐花,最终也认可了小霞与黄五这对有情人!

大月,歌手,与赵三等发小玩到大,容貌姣好,心高气傲,一心心逃离令她压抑、憋闷的破旧胡同大宅院,踌躇满志,远走他乡,与一见钟情的异国男友乔伊斯去寻梦,换个活法。不提防命运与她开了残酷玩笑,无奈何带着相依为命的幼女槐花回到生她养她大杂院,也曾颓唐,自暴自弃,但在赵三以及众人关爱帮助下,振作起来,勇于面对生活,承担抚养槐花的责任,也在年复一年的打拼中,与一直暗恋她的三哥走在一起。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3)

小霞,典型的生长于胡同大杂院的北京姑娘。正如学者杨东平在《城市季风》分析的:“性格开朗,自然大方,大大咧咧,敢说敢做,敢爱敢恨的性格,遇事不往心里去,拿得起放得下,她们自称'没心没肺'。那种多愁善感,伤春悲月,一波三折的'林妹妹'是不多见的。例如刘慧芳的扮演者凯丽,因性格豪爽,爱说爱笑,又打抱不平,而有'大侠'的称号。”对待个人感情上,“往往并不探问对方的经济实力、家庭存款、社会背景等等,认为这多少会玷污她们纯洁的动机。她们往往骄傲地宣称:我爱的只是这个人!”对待爷爷和四邻,有理儿有面儿;对待大月远走异国,不惜姐妹翻脸;对待发小儿黄五,因爱之深,因此对他感情背叛恨之切,怨之深,但对他的一片真情始终割舍不下,最终原谅了他,有情人历经波折,终成眷属!为爱,小霞可以苦苦等候,静等花开,天涯思君不相忘;为爱,小霞可以与心爱之人走四方,闯世界,风尘雨雪,鬓染霜花。这就是咱北京大妞的可敬与可爱!

赵三,靠蹬三轮车讨生活,凭本事吃饭的汉子,正直、爽朗、有担当,可以说是小辈儿人中的主心骨。替兄弟处理纠纷,讲求人情与公平;为了保住饭碗,忍辱负重,不惜向车头儿孙低头,出车祸险些致残,困惑迷芒,几度自抱自弃,以酒度日;暗恋大月经年,却爱在心里口难开,满腹情思心底埋,大月出走,他以酒洗愁,泪流心底,大月归来,仍不离不弃,充当大月的保护者,我心依旧向明月,最终真情不负苦心人,温暖了大月受伤的心,彼此牵手直面生活,共尝人生甘苦。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4)

黄五,与小月玩到大,与真心相爱的大男孩,为了让心爱之人早日穿上婚纱,成为最美新娘,远赴他乡淘金,赚大钱,成为有钱人是他的人生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不惜吃苦受累,不惜委身富婆,深深伤了小霞的心,遭了众人的痛责与白眼,但他有情有义,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几次跌倒,却不向命运低头,不混出人样儿,不再回大杂院。他与大月一样,不安分于在大杂院过平淡过活,都属于行走远方的精神远游者,寻梦人。

杜小全,出身底层小科员,胡同里的文化人儿,文笔不错,与黄五一样,不甘心清贫低微的生活,黄五追逐财富金钱,而他的人生目标却是走仕途,做大官早日坐上局长之座。为此夜以继日工作,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写文案,顺情逢迎上司,低眉顺眼看脸色,攀高枝,娶区长千金,多年以后,虽如愿以偿,扬眉吐气,但他却开心不起来,“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该有的都有了,可这心里空啊!空得发慌,空得受不了!”特想“回到过去,想再活一次!”,怀念“这大杂院,想咱小时候的日子……多开心,多舒坦,多畅快,那会儿的杜小全多真实,多单纯,多干净!”

其他如猴瞎子的油滑世故,凭江湖骗术蒙吃蒙喝,孙头儿的敲诈盘剥,势利算计,以及大个儿、二驴子、猴子,众车夫的热情、爽直,在孙头儿盘剥下敢怒不敢言,以及膘子、大头等人,都很有生活气息。总之,剧里的人物真实,生动,可以说没有明显标签式的好人与坏人,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即使贪财如孙头儿,猴瞎子这样的人,也存有一份心底的善良,比如为了老爷子安心治病,在赵三、大月安排,猴瞎子编造出小霞与黄五初春返回的善意谎言,这些都体现了编剧对老北京底层人情世故的深刻体察与内心对小人物生活的深情与悲悯,剧中人来源于生活,都是与我们周围人一样平凡普通,都是生活之海的叶叶扁舟,构成了一幅京城市井胡同风情画,展现了那一时期四九城里老北京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起伏才更能打动观众,直指人心。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5)

这部剧亮点之二语言。所谓话剧,话说的如何,决定着剧的好坏。同样京味剧也如此。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其中的槽点,就在于剧中人都说着极其标准的字正腔圆普通话,审查自然没问题,却没了老北平鲜活、接地气的味道,观众认为看了假的老舍剧。在《年复一年》中,大量的儿化音,“归了包推”之类的北京土语,让熟悉老北京观众听了亲切,一下代入到剧设情境中,如喝了豆汁般舒坦,大月、小霞那股姑奶奶的冲劲儿,大头、膘子、猴瞎子他们的胡同串子气,老爷子那老北京人的局气,通过剧中个性鲜明京味语言,印象深刻。

这部剧亮点之三在于细节与时代还原。都说细节决定成败,不注重细节的戏剧,便会让观众感到制作粗率、不用心,直接影响剧的评判。比如不久前看的《三昧》,很不错的京味声优戏,不过在剧中人第一次结拜,时间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背景却放的张建国的《珠帘寨》,顿时跳戏了。在《年复一年》中,正如《〈年复一年〉回归最本真生活》作者所观察到的,开场老爷子手拿的收音机放的谭富英先生的京戏《洪洋洞》,老爷子的藤椅,拎着的杯套儿,作为背景音的空竹声,宽口黑皮鞋,一对大皮箱,人力旅游三轮车,特别是蹬三轮的车夫袜子上的破洞,这些极重视细节的处理,一下将观众带回剧中所处时代,很为剧组的用心与细致的努力点赞,这从一个侧面也体现了人艺团队的内在品质。

剧本读过,发现演出版有了不小改动,比如删去原剧本中居委会干部陈大妈,对赵三三轮车的外国游客安娜,与大月美国男友乔伊斯,进行虚化处理。大概有时长考虑,也有虚实错落,不想人物过多的考虑。尤其对结尾,将原剧本中虚化写意处理,改为大月与赵三在众人相送下去南方寻找久不音信的黄五与小霞,突出了浓浓的人情味,虽然生活并不圆满,但只要怀有希望,就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与动力,这样处理,可以体会到编创所传达的对生活的别具苦心理解。整部剧的结构很具慧心,分为春夏秋冬四幕,起承转合,四季轮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老百姓的生活在继续,各样的人生故事在继续。戏里戏外,你与我的人生故事在继续。耐人寻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然,作为新编戏,《年复一年》也存在不可避免的不足与瑕疵。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6)

从剧作层面,首先,全剧处理显得稍显平淡,在人物性格冲突与矛盾高潮把控,无论是节奏还是火候都有进一步提高空间。记得梨园界擅演老戏上有“留肩膀”的说法,不仅是编导对演员,对观众情绪同样如此。骨子老戏《四郎探母》观众与演员心有灵犀,每唱至“叫小番”总是喝彩声一片,这叫什么,默契!不必剧透,演到那里,情绪到了,自然水到渠成!而《年复一年》不乏高潮,但又转瞬换场,没有给观众留下余地。其次,全剧有冗长之感,有换场过多,显得有些碎,两小时40分,有中场,后半场观众不少离场,说明演出有精简必要,一般时间在两小时左右,观众的注意力就能集中。

另外,在细节上,某些时间点不准确,比如第二幕夏,从老爷子调台,电视里播放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与电视剧《渴望》片头曲,暗示观众是1990年,而正如过来人所知,北京亚运会是在那年秋季举办,《渴望》首播是央视1990年12月至1991年1月,明显不是那年夏季。正知有的戏友发现的:80年代喝酒的杯子应该是三两三的玻璃杯或带把儿,带花儿的瓷杯,碗和盘子不在一个地方也不合规矩,剧中大脑袋好养鸽子,但剧中却没有老北京标志性的鸽哨的背景音,王翼导演于此解释说:为了简洁,为了与其他北京元素相区别。这种想法思来还是欠妥,没有鸽哨,毕竟显得苍白。

从表演层面,首轮两天,分AB两组,头一天是人艺班底,看的第二天北京曲剧团班底。有戏友认为,黄五、三轮车夫们是影视表演方式,秦大妈、赵三、小霞,戏曲程式化表演,尹伟是人艺派,如《笑傲江湖》中令狐冲体内几股真气,彼此冲荡,搞不到一起,另外,内心呈现与表演相融度不够。造成了看不去不够和谐,1 1 1≠1。

看来,此剧还得进一步打磨,在增删改挖上下功夫。增加北京文化元素,丰富氛围;删冗余对话,过场;在修改不准确的细节,提高真实远原度多费心思。两组人马不妨借鉴小剧场京剧《碾玉观音》一戏两遍,一戏两看模式,人艺组侧重话剧,北京曲剧组侧重北京曲剧元素,更好发挥他们专长,单弦,大鼓,这些老北京曲韵都可以跳到碗里来,在结局上,设置AB双结局,一个凄美韩剧风,一个浓烈紧凑美剧范儿,更会让人演前一亮,新鲜演法有看头。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7)

花开花落,岁月悠悠,《年复一年》这部戏,只是北京胡同大杂院的平凡一段歌!戏中小霞、大月、赵三、黄五、杜小全,一群发小,在漫漫人生路、近三十年大时代变迁中,上下求索,他们或凭本事打拼、执着苦恋无怨无悔,或凭追逐金钱,或角逐官位,在各自为梦想奋斗中,有挫折、有泪水,有迷芒,亦真亦幻难取舍,回想当年好困惑!扪心自问,这样执着,究竟为什么?但他们都不向命运低头,一定有自己的活法,为了心中渴望的真诚生活!他们的逐梦青春,他们所散发出的老北京人自信、达观、善良、热心、局气、侠情、爽直的文化底韵,令生于斯长于斯的观众心生共情,心意难平,戏里戏外,过去未来共斟酌!他们聚散中有你,聚散中有我,人间万家灯火中,我们都是这座北京城的过客匆匆!空竹声仍回响耳畔,老北京城楼街院犹在眼前,台上那些人那些事仍萦于心头。

与剧中人一样,我们在这座城市中经历日出日落,彼此的喜怒哀乐都是岁月的歌。或许我们终究会离散于时间的尽头。但是,如剧中老爷子,赵三、大月、小霞、黄五他们那样的老街坊、小伙伴与意中人,我不会忘记在这一路上,你曾温暖过我的岁月!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要快乐的活,好好地活!愿你与我一生平安,好人一生平安!

特别感谢 摄影:王雨晨

《年复一年》 演出信息

第一轮

演出时间:2017年4月19日-4月20日

演出地点: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街东四工人文化宫1号厅

第二轮

演出时间:2017年5月19日-5月21日

演出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9号民族文化宫

戏评人更多作品

戏说|忘记与宽恕真的很难——《纪念碑》小感

戏说《阳台》|雏鹰展翅舞——看陈佩斯嬉笑怒骂面对人间繁华

《年复一年》更多相关信息

长谈| 北京胡同里的悲欢离合——《年复一年》诞生记

《年复一年》的北京往事,属于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

京味儿话剧《年复一年》,大杂院里的苦乐人生| 主创团队、演员简介

尽在 “光束戏剧” !

京味古风版(年复一年京味京韵平凡歌)(8)

剧场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视频及文章请关注

今日头条/新浪微博:光束戏剧

文章及视频转载 请标注:光束戏剧及原创作者

如果你喜欢

请关注我^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