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生札记--027夫子前讲河图,为天地自然之数;其始终包万物之生成,万事之吉凶成败;故易本此而示人以修养省存、趋避逆顺之道,盖莫非气为之也,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玩图诗文 玩索图像以习易之五?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玩图诗文 玩索图像以习易之五

玩图诗文 玩索图像以习易之五

治生札记--027


夫子前讲河图,为天地自然之数;其始终包万物之生成,万事之吉凶成败;故易本此而示人以修养省存、趋避逆顺之道,盖莫非气为之也。

天地为万物父母,言万物必自天地始;而万物之生成,得天地之气,其数亦分天地之数。河图溯物之生成,明五行所出、二气所运,而以数示之,其旨深矣。

盖气无形而难言,数有名而可纪,故以数代气。数之所在,即气之所至;数之几分,即气之几分;以数之分合,而知气之变化;以数之顺逆,而知气之吉凶;其言数,皆言气也。气有精粗,有动静;数有奇偶,有多寡;由数明气,则生化之迹无不知之,故河图实以数示造化之本者也。

数之为用,自一至十,为一切数之本,无论何数,皆自此生化;故一至十之数,实包无尽数也;知其变化,不可尽于用;不知,则不得其用;数者能示变化,而通鬼神。夫数既出于气,气有阴阳,故数亦有阴阳;阳奇阴偶,阳属天,阴属地;以二者之分合,而万有以生成变化,不独五行也。

而五行为生变之始,故举之以例万物;五者生变,由数知之;必将数之奇偶,位之顺逆,相合而生成,变化乃见;图中之一三五七九,奇数顺行;四二十八六,偶数逆行;而其合也,遂成一与六、二与七、三与八、四与九、五与十,各当其位;以生成水火木金土,依次列北南东西中;以示五者之所自出,本乎数之相得有合也,亦气之相生有成焉耳。

故知一之与六,两数相得,而水之生成,得天地之气若几分也,火木金土皆然,皆由天地之气,奇偶之数,恰相得而合也,故易曰:“一阴一阳谓之道”。

数之顺逆偕行,以循环始终,于是生化之道见焉。以奇偶之数,一阴一阳犹男女也,而夫妇之道,即人生之始,人以男女配偶,而生息无尽,数以奇偶配合,而生化无穷,此天地造化之妙也。

故数之一三五七九,皆阳皆奇,二四六八十,皆阴而偶,二者相得有合,而五行生成。阳道虚,阴道实;阴统于阳,阳包其阴;皆自然配偶,各有其序;故奇数合偶数,仍为奇;奇数合奇数,反为偶;偶数合偶数,仍为偶;以见阳之统摄阴,而不可亢;阴之顺承阳,而不可离;亢则害,离则乖;唯相得有合,而后成其生化也。

河图之数,天地之本数也,其用自其变化而生。五行之物,万物之根本也,其生化自其分合而成。盖有天地而有万物,有天地之大数,而后有万物之数可纪,故有序有类有名,而后成其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此德之见也。此“道”字,即指一阴一阳之道,言二气并行而不乱其序,则由有数也。

犹物之陈于室,高下远近,各如其分,此数之所见也。人之智愚贤否,贵贱寿夭,各有其数,以定其分;而能守其分,安其数,是为知命。以命自天,知命者,安于天命之数,而不失其序。以顺承天生我之德,而养育其中和之气,是为明道。道不离二气,知乎数而和于气,则成道之士也。

故易者,言数以明道,达命以知天者也。夫易之言数,自河图始,河图之数,即易之数,如水火木金土五者,易之乾坤离坎震兑也。由用言之,则坎离震兑,分合水火木金四气之象,而艮为土,此后天之卦也。若在先天,则乾坤震兑为四方,而坎离在中,其气数各有所合也。以一六之水,为天地二气初化;二七之火,三八之木,四九之金,五十之土,皆依次而生成者,阳生则阴成者,阴生则阳成,二气更互以生以成,五行于是出,万物于是生。其生化之道,不离乎此图之序;其赋与之命,不外乎此图之数;数之所在,即二五之所分合;凡二五之所分合,凡属后天之生物,莫不由此二五之分化也。

数有终始,运行有序;命有善恶,道有先后;皆气之所偏全有所合也。不合不生,故必合而有得也,此天地生化之妙用,亦世界自无入有之次第也。

数之所合,易卦而外,则干支为最易知,以其习见习闻也。天干之数,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已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其数同也。地支之数,寅卯为木,巳午为火,申酉为金,亥子为水,辰戌丑未为土,其数合也。皆以五行分配,而相生相制,以成其生化之用,与图相同,故易卦有纳甲之义。

盖卦象人或不知,而干支则易知。干支固无异于卦,皆以示气之运行,二五之化合。或以卦示其象,或以干支系其名,其实皆出河图,亦犹数算之代名也。因气数不易记,故以之代,而便于习究也。如甲乙属木,即震巽也;丙丁属火,即离;庚辛属金,即兑;壬癸属水,即坎;戊已属土,即坤艮也。

而其为用则与此稍异。以乾纳甲壬,示阳气之初动;坤纳乙癸,示阴气之偕行;震巽以木而纳庚辛,示木受制而后成用也;坎离纳戊己,以水火之用成于土也;兑艮纳丙丁,以金受火制,土为火生,各得其用也。

故其数与原位异,此先后天之殊,体用之不同也。然此所纳亦有异同,则用者取义不一也。如归藏异乎连山,周易异乎归藏,皆后天之用,非关先天之体用也,其义详洛书中。河图洛书一体一用,各有其指也。故在图之数,方位相当,次序无乱,与伏羲之卦象同,而为一切数之根本,有不易者也。

图中之数,虽自一至九,而五十二数,却在中心;故分数时,应分阳数一三七九,与阴数二四六八相对以合,另提五十二数为中心立极。依阴数逆行之例,与阴数之始四终六,则一三七九,与四二八六适恰相当,而生成之功见,生化之序明,而五十二数亦正相当。

若不如是,则位与数失,阴与阳乖,不克生成万物矣!故一三七九阳数,必顺次行,四二八六阴数,必颠倒而逆行,此必然之理。人知阳数顺行,而不知阴数逆行,遂不明数之大用,此惑也。

夫使阴数亦如阳之顺序而行,则一与二,三与四,五与六,七与八,九与十,相对而论,皆不能合,更何生成之功可言?盖必一顺一逆,一依次一倒行,方能合其位,而成其用;而后一与四合,二与三合,七与八合,九与六合,五与十合,相得而皆有合,以成中极之数皆五也。故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有合也。

言合乎五,即合天地之心。在道言之,即合中和之德,示人执中用之道也。盖数十而位五,唯五乃中;不得其五,即不得其中;不得其中,必有所偏;偏则害生,安能致生成之用,通天地之心哉?故五位之合,必依阴数逆行,而后得之也。

且阳顺阴逆,气之自然。逆之云者,对阳顺言,不过一往一复,一左一右而已。阴气原与阳对行,阳左则阴右,阳先则阴后,阳升则阴降,自然而然,非图之有异也。如昼夜寒暑,互相推移,而日岁以成。若同一途,则一气独用,不复有生化之功矣!故言数不明可证于象,以象之明见于目也。

今就图象证之,亦自可见。阳自一左旋至九,序位皆顺;阴自四右旋至六,序位倒逆;而恰合一六、三八、二七、四九、五十之五行数,不待移易。即此可知天地大数,不离阴阳生化之功,不外阴阳顺逆之用,而万物以生,万事以立,其微妙固非难测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