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时有发生。上月底,广东省检察院发布的《广东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显示,性侵已成为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第二高发的类型,在所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占比达19.90%。

在潮汕的部分农村地区,不少人至今仍谈“性”色变。可在揭阳惠来县览表村,一位85后“女老师”却不在乎世俗的眼光,把性教育知识带到课堂,开办了一间性教育主题的图书室。

今年30岁的吴利珠曾是村里的留守儿童,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14岁便外出打工。她曾听说过室友小时候因修单车而被性侵的惨痛经历,也曾目睹过15岁的初中生因怀孕而辍学的不幸遭遇……这些都坚定了她要正大光明地把性教育搬进课堂的想法。如今返乡五年以来,吴利珠已在览表村开了3间公益儿童图书室,并将其中的一间作为普及儿童性教育主要阵地,希望带给孩子们关于儿童安全保护和生理卫生方面的知识。

女大学生被男友拐到农村(村里来了个知心姐姐)(1)

吴利珠成了览表村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不曾被意识到的危险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讲讲性和自我保护。”站在讲台上的吴利珠话音刚落,立即引来课堂上的一阵哄闹声:“咦,怎么讲这些啊……”坐在教室里的小学生们随即议论纷纷。

这是惠来览表学校的六年级课堂。面对孩子们的起哄,吴利珠见怪不怪。她继续抛出自己的问题:“你们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吗?”一时间大家都很踊跃抢答:“从垃圾桶捡来的”“充话费送的”……吴利珠哭笑不得。

当被问到身边存在哪些危险时,孩子们一开始大多只会想到“溺水”“车祸”等意外事故。为了帮助孩子们提高防范意识,吴利珠向孩子们聊起了自己小时候在村里遇到过暴露癖“怪人”的遭遇,这时候,班上几名女孩子也纷纷表示,自己也曾遇到过“怪人”。在那一刻,孩子们才意识到,原来危险就在身边。

那么,在遇到危险时,孩子们又该如何自救呢?对于吴利珠抛出的又一问题,孩子们有的说喷胡椒粉,有的说踩对方的脚、插对方的眼睛。最后,吴利珠问孩子们哪些人应该提防,结果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陌生人”。当问到亲友或熟人需不需要提防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立刻回答“不需要”。

吴利珠告诉孩子们,未成年人遭性侵有一半以上是熟人作案,对你“做坏事”的可能是邻居叔叔,也可能是你的伯父或远房亲戚等。听到这里,孩子们都惊呆了,一个个张大嘴巴,瞪大双眼……

身边人可怕的经历令她不忿

像这样的课,只要有机会吴利珠每周要上一到两节。

吴利珠的“览表图书室”藏身在览表村一条普通的巷子里,走近一看,这座两层楼的老屋被装点得分外清新,屋外燕子哼唱小曲,屋内孩童捧书饱读……

吴利珠挺着个圆鼓鼓的肚子走了进来。她穿着黑色坎肩连衣裙,皮肤稍显黝黑,而齐刘海和马尾辫的打扮配搭着明显快于常人的语速,显得十分干练。如果不是吴利珠自己说起,你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每天为了图书室疲于奔命的女孩,下个月就将迎来自己的宝宝。

坐在一张简陋的办公桌前,吴利珠向记者聊起了她的经历,以及为何会萌生为家乡孩子开展启蒙性教育的念头。

原来,吴利珠自己也曾是览表村的“留守儿童”,14岁前,她就与一个妹妹留在村里和爷爷奶奶生活。在吴利珠的印象中,她和妹妹小时候有一个特别害怕的人——她邻居是一个40多岁的单身汉,他每次到吴利珠家里,都会一直盯着她与妹妹看。“虽然他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但他的眼神至今让人想来都觉得很可怕。”

吴利珠辍学外出打工后,还遇到了和她差不多经历的朋友,其中还有部分朋友在村里留守时,遭遇了被熟人性侵的经历,其中一个跟她一起北漂的朋友的经历,尤其让她颇为不忿。

那是吴利珠在北京读工大时一位室友的经历。吴利珠回忆,女孩读小学时有一次自行车坏了,担心被父母责骂,就自己推着自行车来到一家修车店里。身无分文的她请求修车阿伯“先帮我修车,等我有钱了再还你”,可修车阿伯却突起色心,在告诉她不用还钱之后将她性侵了。此后她每次经过修车店都特别害怕。她告诉我,每次回家都要绕一段路再回家。

女大学生被男友拐到农村(村里来了个知心姐姐)(2)

吴利珠给学生们上课。

在初中开课 教室里坐满旁听生

吴利珠认为,应该重视对儿童的保护,也应让更多被性侵的女孩勇敢说出来。因此,吴利珠开始对留守儿童性保护的课题非常感兴趣。她在北京工友之家待了近五年,其间有同事是性学专业毕业的。在他们的推荐下,吴利珠阅读了很多相关书籍,“还经常跑到大学里‘蹭’性教育课程”。吴利珠说,北漂的经历为她回家乡创办图书室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工友之家,她现在根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2014年,在外闯荡多年的吴利珠回到览表村。她先是在览表学校初中部做了两个月的支教,也正是在这期间,另一件事让吴利珠再次坚定了开展儿童性教育课程的决心。

当时,她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初二年级学生,因为性好奇却又一知半解,在谈恋爱后偷尝禁果,完全不懂得自我保护,最后导致女生怀孕,两人不得不中途辍学。“如今这对年轻的父母只能在外打工,还是孩子的他们不得不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吴利珠说。

于是,吴利珠便结合自己和身边人的真实经历,先在初中生中间开展性教育课程,不仅告诉他们要如何保护好自己,还给他们讲关于月经等生理知识。一开始吴利珠曾考虑过男女生分开上课,后来一想,开展性教育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放下芥蒂,正确了解自己和异性的身体特征,因此她决定男女一起上课。

这是览表学校以前从未有过的尝试。吴利珠说,以前初中课本也有相关的生理知识课程,但老师都会选择让学生自习的方式或干脆直接跳过。吴利珠的性教育课一开讲,相当于开了先河。她说,一开始学生们会觉得这些跟性教育有关的内容很“变态”,甚至喊她“变态老师”。可慢慢地,连在外读高中的学生还有其他学校的学生也跑来图书室旁听。

女大学生被男友拐到农村(村里来了个知心姐姐)(3)

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到图书室阅读绘本。

5年开办3间图书室

令吴利珠欣慰的是,不少学生会在课后跑来向她咨询一些青春期的问题,比如“我15岁还没来月经正常吗?”“我来月经痛正常吗?”甚至还会向她咨询恋爱问题。

面对学生们的各种问题,吴利珠都一一解答,帮他们解开心中关于青春期的种种疑惑。越来越多的学生也不再喊她“变态老师”了,而是将她当成“知心姐姐”,甚至在听说吴利珠想创办性教育图书室的想法后,学生们举双手赞成:“珠姐你大胆去办,我们都来帮你忙。”

图书室的工作人员瑶儿便是吴利珠带过的学生。回忆起吴利珠上的第一节性教育课,瑶儿表示“当时脸超红的,我们都觉得讲这些好变态”,后来在吴利珠“知心姐姐”般的关心和引导下,瑶儿也开始学会正视性教育的问题,最后还成为了性教育主题图书室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览表的性教育主题图书室里,瑶儿拿起一本《小威向前冲》的绘本告诉记者,这是她接触到的第一本性教育绘本。“我以前一直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奶奶还告诉我是从河边垃圾堆捡来的。”瑶儿告诉记者,正是这本绘本书让她知道了自己从哪里来的“真相”。

如今,吴利珠从北京回到览表村已有5年时间,在公益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吴利珠一共开了3间图书室,其中一间专门用来做儿童性启蒙教育。记者日前在该图书室中看到,最靠近门口的书架上,醒目地摆放着《乳房的故事》《爱是怎么回事》《牛牛妞妞使用手册》等儿童性启蒙教育绘本,村里的孩子们放学后,便不时过来抽取书架上的绘本,无论男孩女孩都捧着绘本大方阅读,并没有感到害羞。

“刚开始我们想把绘本放到不显眼的位置,但是利珠坚持要摆在这,她说就是要让大家正确看待性教育,没什么好避讳的。”瑶儿说,绘本刚摆出来时,确实在孩子中引起一阵“小骚动”。吴利珠频繁地在图书室举办儿童生理卫生知识和自我保护讲座,慢慢地,孩子们见怪不怪,并开始大方学习了。

女大学生被男友拐到农村(村里来了个知心姐姐)(4)

一名小学女生正阅读《小威向前冲》。

女大学生被男友拐到农村(村里来了个知心姐姐)(5)

在图书室阅读的小女孩

村民慷慨解囊

看着孩子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吴利珠倍感欣慰。在吴利珠看来,要想改变农村孩子谈“性”色变的现状不可能一蹴而就,于是她把每一位学生都当成朋友甚至是兄弟姐妹,跟他们无话不聊。

吴利珠说,不少学生都会“组团”来跟她讨论与性有关的问题,为了跟学生打成一片,她基本有问必答。正是这种无话不说的关系,使学生们慢慢意识到大胆说性并不“变态”,从而开始正确看待和接受性教育。如今,每位学生看到吴利珠时都会亲切地叫声“珠姐”。

学生家长是否能接受儿童性教育这一课程呢?吴利珠告诉记者,她平时会在村里办女子夜校,免费教村里的妇女学写字、发朋友圈等。在女子夜校,吴利珠会与这些“妈妈们”交流,告诉她们要放下芥蒂,大胆坦诚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她们也都非常赞同,觉得很有必要。”

如今,吴利珠已在览表村创办了3间图书室。对于这一村里新生的“文化坐标”,览表村的村民纷纷慷慨解囊:有人送来图书,有人通过微信群捐款,还有人直接把现金送到图书室。此外,不少基金会也会拨款支持览表图书室的运营和发展。吴利珠说,她希望通过览表图书室告诉孩子们,苔花如米小,也能学牡丹开。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