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本周,也就是9月12日至18日,第25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九部委在各地开展推广普通话“智能 ”展示等活动,用科技助力普通话推广。

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推普“智能 ”成果体验活动上,一款有动画、能互动的普通话学习设备吸引了很多孩子驻足体验。借助该产品的语音识别、语音测评技术,大家在家里就可以自主学习普通话标准发音。

推普周动员讲话(各地开展推普智能)(1)

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过程中,如何解决普通话初学者不敢开口,或是感到学习过程枯燥的问题?近年来,相关单位纷纷在学习模式的设计上下功夫。

推普周动员讲话(各地开展推普智能)(2)

除了关注到让学生们说好普通话,首都师范大学还在探索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陈旦:系统会通过语音输入和手写识别来实现作文的输入,在输入的过程当中就会促使孩子们去学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通过自然语音处理和深度学习的技术来对文章进行大数据分析,形成学生的个性化的写作数据,从而为学生提供精准推送个性化的学习资料。

特色课程提升学前普通话教育水平

截至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我国将按照“聚焦重点、全面普及、巩固提高”的新时代推普方针,实现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的目标。如今,越来越多的公益项目通过各具特色的培训课程助力推广普通话。

通过线上课堂,普通话推广公益项目的专家正在与甘肃会宁县第一幼儿园的幼教老师开展培训课程。学前教育是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通过课程培训提高幼教老师的普通话教育水平,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学好、说好普通话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普周动员讲话(各地开展推普智能)(3)

会宁县第一幼儿园教师张娟:我今年带的是中班幼儿,中班幼儿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今天听了普通话推广课,知道如何将普通话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结合,从而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推普周动员讲话(各地开展推普智能)(4)

由高等院校语言学者、资深学前教师等专家组成的公益讲师团,针对不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通过调研制定具体课程方案,综合提升学前教师的普通话教育教学水平。

6年时间里,普通话推广公益项目辐射12个省区。面向学前教师的普通话和学前教育领域培训,线下已累计培训6200多人次、超过400课时,线上培训直播超过10万名教师在线参与。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