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李林甫想谋取“司门郎中”之职,于是便托人走宰相源乾曜的关系。不料源乾曜却讥笑道:“郎官既要有才干还要有声望,他是那块料吗?”

唐明皇李林甫简介(李林甫打造的权力王国)(1)

一提到唐朝丞相李林甫,大家或许就联想到“坏人、奸诈、祸国”。的确,李林甫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奸相,他贪恋权力,不择手段……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唐朝担任宰相18年又7个月,是唐朝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张九龄,姚崇等人都只是做了几年。他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让唐玄宗如此赏识呢?

主持修订法律条文,领衔完成《唐六典》唐玄宗时期,国家发展遭遇了许多困难。正当唐玄宗苦思冥想国家前途的时候,李林甫不失时机地走进了唐玄宗的视野。在唐玄宗的眼里,李林甫心狠手辣,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具有管辖众官员的能力,所以十分看好李林甫。

李林甫崇尚法家,为人处世注重原则秩序,不讲人情世故。他主张以法治人,让人们都在法律的约束下,安分守己,这样国家才会有良好的秩序。唐玄宗对此也是十分重视。为了实现以法治人,必须要修订法律条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林甫刚进入中枢机构,唐玄宗就委以重任,让他主持大规模的法律条文修订工作。李林甫一直都在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因此对于这份修订工作,他可谓驾轻就熟。他汇集了一批法律专家,对法律进行了扎实和周密的修订。

历时两年,修订工作终于有所成就。据记载,在这次修订法律的工作中,被删除的无关紧要的条款1324条,另外2180条得到修正。经修订的法典于737年宋呈皇帝,计有:律12卷及其疏义30卷、令30卷、式20卷。这些法典在同年秋向全国颁布。这次法典的修订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剑桥中国隋唐史》对此评价道:“这是唐代最后一次系统地重编全部法典的活动,因此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法律修订。其中许多原则都符合的中国时代发展的特色,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虽然其间作了若干较次要的校订,但这些法律一直到14世纪初都保持着权威性。”

通过新法典的制定,唐玄宗充分见识到了李林甫处理行政问题时思维的缜密与他改革的决心,因此他对李林甫委以更加的重用与信任。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林甫被任命为宰相,开启了他的宰相生涯。后来,唐玄宗下令由李林甫领衔编写一本名叫《唐六典》的书。

这部书囊括唐玄宗时期的所有体制内官名,详细考证了每个官名的历史演变,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规则、制度、职责等相关细则都进行了规定,并在其中附上《周礼》的记述,做出了系统的理论介绍。《唐六典》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为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国古代立法史上的一项创举。在往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这部法典一直被作为最方便、最具权威性行的政法而通行全国,即使是新旧官署变革,这种制度也一直没有改变。

后世史学家对《唐六典》寄予了高度的重视,将其视为一部唐代政治制度的百科全书。但后人对它的编制初衷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大唐帝国的行政法,但更多人认为《唐六典》是一部“礼书”、是一部儒家经典《周礼》的唐代版本。李林甫为了让法律顺利得施行,也是处处以身作则,不管是谁,即使是名门望族或是达官贵人,也必须按照法律行事,否则就将面临严惩。

通过对政府法令法规和法律的调整,李林甫为唐玄宗建立了一个有效维持政府运转的体制。不得不说,李林甫在他的工作岗位上还是尽职尽责。

在朝廷极具威慑力,安禄山尤其怕他;对于李林甫这个人,司马光说他:“口有蜜,腹有剑。”但他阴险狡诈的同时,在朝廷也是一个颇有威望的人,朝廷上下对他那就只有一个“服”字。

李林甫当宰相期间,大权在握。但是他与我们印象里玩弄职权、贪污受贿的奸臣不太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能保持做事公平,行为举止皆有法度。《旧唐书》中说:“自处台衡,动循格令,衣冠士子,非常调无仕进之门。所以秉钧二十年,朝野侧目,惮其威权。”意思是说李林甫处事小心谨慎,如履薄冰,尤其是在人事任免这个敏感问题上,可以做到基本的依法办事。因此朝廷上下对他也是敬畏有加。

关于李林甫在朝廷上的威慑力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安禄山的人,职位是御使大夫,地位仅次于李林甫。因为安禄山是个粗人,加上皇上宠信,因此十分傲慢。

当时和安禄山同任御使大夫的还有一个叫王鉷的人,是李林甫手下的人。二人决定联手给安禄山上一课。当时安禄山和王鉷二人一起来拜见李林甫。王鉷见到李林甫之后,毕恭毕敬地行礼,远远超出了一般下级对上级的那种恭敬,看起来更像是一种战战兢兢的恭敬。安禄山见到王鉷如此恭敬,原本还直直的腰杆不由自主地也跟着弯了,而且弯得比王鉷还厉害,旁边人看到都乐了。此外,李林甫手下耳目众多,经常打探皇帝和其他大臣的行踪。他又用此招对付安禄山。安禄山一有什么举动或打算,都有耳目向李林甫报告。李林甫对着安禄山当面点破,安禄山以为李林甫有通神的本领,所以此后每次见李林甫都是毕恭毕敬。

后来安禄山到别的地方当官,每次有使者入京归来,他都要问李林甫宰相有没有说什么和自己有关的话。使者如果回答说:“宰相说您干得不错。”安禄山就欢呼雀跃。一旦使者说:“宰相说要您小心行事。”安禄山就倒在地上拍着椅子说:“哎呀!我要完蛋了!”

对于安禄山对李林甫的害怕,《剑桥中国隋唐史》中有这样的评价:“虽然安禄山力量强大,但他个人仍非常畏惧李林甫,这种关系在这些动乱的年代里对维持朝廷的稳定起了重要的作用。”此时安禄山还未谋反,就是因为有李林甫能镇住安禄山。李林甫死了以后,杨国忠当权,安禄山看杨国忠不过是软弱无能之人,所以他也就肆无忌惮发动兵变了。

主张给予军人优待与修订《长行旨符》财政制度

唐玄宗时期的军事变革就是府兵制向募兵制的转变。所谓募兵制,就是一种通过临时招募民丁组建军队的方法。被招募者一般选取富贵多丁、骁勇善战者,并举荐已退任文武官、勋官或有才能的人任各级将领。装备由当地政府供给,不足的部分则由本人自备或由亲邻资助。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李林甫推出了新的政策,给予职业军人优越的待遇,以吸引人员投军:“令中书门下与诸道节度使量军镇间剧利害,审计兵防定额,于诸色征人及客户中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体恤。”

这种改革建立在盛唐强大的国力之下,边防军日益壮大,成效显著。不过,这种兵制也是存在不小隐患。庞大的边防军消耗了大量的财力,使得政府的财政和后勤出现了巨大的亏空。在建立了职业军队之后,政府不仅需要常年支付军队的开销,更需要应对军队的封赏和特权,巨幅增长的军费使朝廷不堪重负。

同时,募兵制还加强了边镇的军队,而中央的兵力反而空虚了,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逐渐形成,为“安史之乱”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另外,李林甫还主持了政府在财政上的改革。他发现朝廷的财政制度混乱、数额名不副实,而且税收制度的不严密引起的弊政和贪腐现象十分严重,于是他召集人手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订,编成五卷本的《长行旨符》呈送唐玄宗,然后颁布施行。

《长行旨符》规定,每年只要将各地所需征收的赋税数额呈报给皇帝,经过批准后执行。

《长行旨符》贯彻之后,唐朝的财政状况得到了明显的好转。政府相关部门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营私舞弊行为也得到了遏制。不仅如此,还查出了原先隐蔽于税收范围之外的人口,政府可征税范围扩大,使国家的财政收支更加稳定。《剑桥中国隋唐史》中评价道:“这显然是行政合理化的一个重大步骤,它使帝国的财政制度更紧密地切合地方实际情况。它还是一大创新,因为政府悄悄地放弃了要求税率和劳役以及财政管理实施细则全国一致的总原则。”

李林甫是个处事谨慎的人。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具有独到的眼光,在设计制度方面具具有不错的天赋,并行动迅猛、敢于作为,因此才能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与重用。

他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甚至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狼狈出逃的唐玄宗仍然认为李林甫才能卓著,并不认为李林甫是导致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虽然李林甫大权独握,蔽塞言路,排斥贤才,还重用胡将,唐朝走向衰败他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使他在历史中留下恶名,但是也必须要承认他的政治才能和显著政绩,承认他是一个很细致很有调理的人,承认他的闪光点。

其实郎官仅是个六七品的小官,只是在宫里上班,与皇帝的接触机会多,升迁起来比较容易。充当郎官的一般都是青年才俊,或者豪门勋贵子弟。李林甫的出身绝对不低,他的曾祖叫李叔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也算是半个宗室子弟。说起来源乾曜也不是别人,他是李林甫的舅舅姜皎的姻亲。就这么一件小事,却不料源乾曜一点不给面子,还恶语伤人。

唐明皇李林甫简介(李林甫打造的权力王国)(2)

客观讲,这事真的不怪源乾曜,李林甫实在是才学粗陋,有点拿不出手。李林甫在吏部工作时曾经闹出过一个大笑话:唐朝官员考核时,吏部官员要在候选官员的履历中加注判语,其中某个官员的判语中有“杕(dì)杜”二字,意思是孤生的赤棠树,引喻为“孤立无援”。

李林甫无知者无畏:“杖杜啥意思?”害得同事们集体喷茶。还有一次,表弟姜度喜得贵子,他给写了一封贺信,把“弄璋之喜”写成了“弄獐之喜”。估计姜度鼻子都要气歪了,美玉般的孩子被搞成了贼头鼠脑的獐子。

所以,李林甫当了宰相后,人们都偷偷叫他“杖杜宰相”、“弄獐宰相”。源乾曜胆小,皇帝儿子多,万一被他弄“獐”了可咋整?为安全着想,给他弄了个太子谕德的官衔。那年李林甫都三十多了,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混混日子罢了,谁能想到他居然成了唐玄宗一朝最具权势的宰相,没有之一。那么,李林甫到底是如何发达的呢?

费尽心机,八年营造关系网

李林甫没有被世人的嘲讽压垮,他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用他的成功告诉后人:社会关系也是一门大学问,谁说我不学无术?你不得不佩服李林甫扬长避短的功力,人家读书不行,可琢磨人的水平绝对一流,套近乎的技术超一流。宇文融成了他的第一个贵人。宇文融此时正以“括地使”的身份,大力推进括户括田、客户附籍和赋役改革。因为政绩突出,被唐玄宗提拔为户部侍郎,离宰相之位一步之遥。

为了扳倒宰相张说,李林甫经宇文融推荐出任御史中丞,二人又拉拢崔隐甫,对张说展开了轮番攻击。结果宇文融如愿以偿取代了张说,李林甫则升任刑部侍郎,又转任吏部侍郎,成了副部级干部。这一步跨越非常重要,吏部侍郎是中书省联署办公的官员,意味着他已经进入帝国的权力中枢。新的环境需要新的贵人,就像爬山,不同的山势要换不同的登山工具,于是武惠妃成了他的第二个贵人。

武惠妃一心想将自己的儿子李瑁捧上太子之位,正需要外朝势力的加持,对李林甫的投怀送抱当然求之不得。二人亲密合作,李林甫得空就夸李瑁,武惠妃则不断给李林甫传递唐玄宗的消息,并使劲帮他吹枕头风。唐玄宗本来就心仪李瑁,可惜一直遭到外朝势力的反对,此刻终于找到了“盟友”,大有一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于是李林甫大受恩宠。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宰相裴光庭病逝,相位出现空缺了。武惠妃帮李林甫“小火慢炖”了三年,关键时刻稍一放松就前功尽弃,李林甫决定该上猛火了——裴光庭的老婆武氏上场。既然武氏能帮上李林甫,说明就是一家人,为何裴光庭在世时不帮李林甫呢?这事裴光庭真的帮不上忙,因为武氏是李林甫的情人。额……李林甫在裴光庭手下工作了三年呀,他竟然在领导家开了扇后门,你服不服吧?可问题是,武氏一介女流,她如何能帮得上李林甫呢?

原来这位武氏是武三思的女儿,当年他们家有一个奴才,后来跟了唐玄宗,如今红得发紫——高力士。武氏在娘家的时候对高力士一直不错,此刻他应该能给这个面子。武氏把问题想简单了,高力士哪里是那种被人当枪使的角色?锦上添花的事他可以做,雪中送炭嘛,我又不欠你李林甫银子,凭啥啊?不过高力士看在武氏的情分上,告诉她一条重要的消息:皇帝已经决定任命韩休为相,你让李林甫立刻去韩府报信。

李林甫多聪明,他火速赶到韩休家里:“韩大人,我已经在皇帝面前举荐您出任宰相,皇帝也答应了。”韩休顿时感动眼眶湿润了:好兄弟,啥也别说了,你就看哥的表现吧。果然,韩休做了宰相后,不遗余力地向唐玄宗推荐李林甫。第二年,唐玄宗打破“二相制”惯例,增补李林甫为宰相。从宇文融提拔他为御史中丞,到登上相位,李林甫用八年时间,给自己营造了一个包括外朝、内廷、内眷立体“朋友圈”。他终于可以拍着胸脯说:谁敢再说俺不学无术?

两面三刀,专挠皇帝痒痒肉

当然,登上相位还不是李林甫的终极目标,因为他仅仅是副相,张九龄才是首相。按照唐玄宗的宰相配置,副相就相当于祭台上的猪头,是给人看的礼物,大权都在首相那里。中国人不知道张九龄的不多,人家是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大文豪,李林甫给他提携的资格都不够。李林甫很有自知之明,不敢硬碰硬,只能打迂回战,发挥他两面三刀的功夫,一边提升自己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地位,一边“阴”张九龄。

开元二十三年,太子李瑛与武惠妃的矛盾白热化,武惠妃的女婿杨洄构陷太子企图谋害武惠妃母子。唐玄宗大怒,决心要废黜李瑛,却遭到了张九龄的极力反对。李林甫当面一声不吭,退朝后却让人给唐玄宗传话:“这种事是皇帝的家事,为什么要跟大臣商量呢?”

唐玄宗立刻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废了太子,并制造了“一日杀三子”的惨案。开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想提拔朔方节度使牛仙客为宰相,张九龄又反对:“牛仙客不通文墨,怎么能堪任宰相?不怕被番邦笑话咱们大唐没人才吗?”

李林甫再次耍滑头,他背后给唐玄宗进言:“选拔宰相只要有才干就行,没有才学又有什么关系?天子用人,用谁都行。”就这样,李林甫总是顺着唐玄宗的意愿进谏,又润物细无声地将张九龄推向了唐玄宗的对立面。而张九龄明知李林甫两面三刀,还抓不住他任何把柄。这种事李林甫做起来得心应手,当初唐玄宗想要巡幸洛阳,却遭到张九龄等人的反对:“现在正是秋收季节,出行会耽误沿途的农时。”李林甫故技重施:“东西两京就像陛下的两个家,想啥时候去就啥时候去,耽务农时怕什么?大不了给老百姓免点税就行了嘛。”

就这样,张九龄越来越被唐玄宗厌弃,而对李林甫的宠幸越发厚重。

口蜜腹剑,阴招踩死竞争者

开元二十四年,李林甫暗中揭发严挺之徇私枉法,张九龄由于替严挺之辩白而惹怒了唐玄宗,结果遭到罢相处置。李林甫依然不放心,他又怂恿唐玄宗将张九龄贬为荆州长史,彻底掐断了张九龄东山再起的念想。

李林甫坑害李适之。李适之是李世民的曾孙,废太子李承乾的孙子,诗人,此时他是李林甫的副相。李适之跟张九龄一样,不大看得起李林甫这号人,于是两人成了死对头。有一天李林甫“无意”中透露了一个消息:华山发现了一个金矿,储量惊人,皇帝到现在还不知道。

李适之这个人头脑有点简单,不想让这个功劳被李林甫占了,于是他抢先给唐玄宗做了汇报。唐玄宗一听大喜过望,立刻招来李林甫询问。李林甫却说:“这事臣早就知道啊,但那地方是陛下的本命山,开采就会动了王气,所以臣既没告诉陛下,也没对外界透露。”

唐玄宗大失所望,他找了个借口将李适之臭骂了一顿:“以后你奏事长点脑子,搞清楚了再说。”后来,李林甫连续炮制两宗冤案,逼死了李适之。就这样,李林甫上下其手,干掉了所有对他存在威胁的对手,打造了一个他独揽大权的朝政结构。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唐玄宗其实不是不知道李林甫党同伐异、排除异己,却依然选择了任其所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地,有一次他跟给事中裴士淹闲谈,提到李林甫时他评价说:“李林甫妒贤嫉能,无人能比。”

裴士淹反问:“陛下既然知道,为何还要用他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宰相?”

唐玄宗默然无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