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资本邦了解到,港股公司汇源果汁(01886.HK)的上市地位在今早上午9时被取消,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汇源果汁重新上市?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汇源果汁重新上市(一代国民果汁衰落史)

汇源果汁重新上市

1月18日,资本邦了解到,港股公司汇源果汁(01886.HK)的上市地位在今早上午9时被取消。

据汇源果汁此前1月13日晚间公告,港交所上市覆核委员会已于2020年12月9日举行覆核聆讯,以覆核除牌决定。2021年1月5日,上市覆核委员会通知公司其已决定维持除牌决定。

针对港交所有关公司的退市裁定,汇源果汁曾寻求上市覆核委员会进行覆核,但未能改变最终结果。对此,汇源果汁董事会称,公司已尽最大努力及已动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尝试满足复牌条件。

一代“国民果汁”品牌由盛转衰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汇源果汁,创立于1992年,以纯果汁为主打,汇源果汁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在市场上常年占据第一的宝座。历经二十余载,终成一代“国民果汁”品牌。

(图表来源:天眼查)

汇源果汁在经历15年发展之后,于2007年7月23日正式在香港主板上市,创下香港最大规模IPO纪录,上市当日涨幅就达66.3%,市值一度超过313亿港元。

然而汇源果汁似乎盛极而衰。

在2008年,可口可乐斥资197亿欲收购汇源果汁,但由于该项收购案涉及垄断问题,遭到商务部禁止,其后,该公司逐渐在走下坡路。

从营收和净利润数据可见端倪,在营收不断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却在持续下滑。

2007年至2016年,汇源果汁营收规模从人民币26.56亿元上升至57.41亿元,但净利润却从最高6.4亿元(2007年)滑落到1328万元(2016年),甚至录得数年的净亏损,如2014年、2015年净利润分别亏损1.3亿元及2.3亿元。

汇源果汁股价也自2007年7月最高11.716港元,一泻千里跌落到2018年3月份停牌的最低不足2港元,跌幅超过80%。

大肆扩张引巨额负债,违规担保终埋祸根

据悉,汇源果汁上市后,该公司顶着“果树银行”的名号开启了大规模扩张步伐,欲投入巨额资金布局果蔬种植产业打造全产业链企业。

2007年,汇源投资5亿元建设汇源砀山工厂,该工厂占地600亩,全部建成达产后,每年可消化梨、桃、苹果等水果50万吨,鲜果7万吨。

2008年9月,汇源总投资7亿元,在湖北钟祥建立果蔬饮料食品加工项目。

除了建设加工厂,汇源还把投资触角延伸至旅游休闲养生度假等项目。

2012年10月,汇源与普洱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元,建设热带亚热带果蔬种植基地、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区、旅游休闲养生度假区等。

2018年6月,汇源计划在云南弥勒建立高原特色水果交易中心和田园综合体、康养小镇项目,投资总额计划为200亿元。半个月之后,汇源又把总投资额加码到300亿元。

北京汇源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晋强详细介绍了这300亿投资的具体构成:红河州弥勒县、蒙自县投资康养小镇、高原特色水果交易中心、石榴基地等项目230亿元;曲靖市马龙区、陆良县投资布局的苹果田园综合体、食用菌田园综合体等项目投资70亿元。

在盲目扩张后,汇源公司资金开始紧张,该公司不得不举债度日,同时引发众多法律纠纷。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从2018年至2020年,汇源果汁有多达68宗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案件,未履行比例为100%。

(图表来源:天眼查)

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汇源果汁只是依靠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导致企业陷入债务漩涡难以自拔,最终导致违规事件发生。

资本邦了解到,汇源果汁此次退市的直接导火索是一起违规担保事件。

2018年3月,汇源果汁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向北京汇源饮料提供短期贷款,以便北京汇源饮料应付临时营运资金需要及还债。但是这笔超40亿元的贷款并没有经过董事会批准,也没有履行相关披露义务,汇源果汁也因此违反了港交所相关的上市规则,被港交所宣布停牌。

两个月后,港交所列出复牌条件,要求汇源果汁进行严格自查,以证明管理层诚信,公布欠缺财务业绩并说明审计修订等。但汇源果汁一直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满足复牌要求,上市覆核委员会不得不宣布公司摘牌退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汇源果汁终因为自己的一系列错误埋下爆雷的种子,一代“国民果汁”品牌就此落幕,令人不胜唏嘘。

头图来源:图虫

风险提示 : 资本邦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源自资本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