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观”理论,在各类型的教师考试中是热门考点,是考生的必备考点。然而,看似简单的理论中有很多的易错点,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还是对理论理解的不到位。因此,今天带大家一块解读维果斯基的理论,帮助大家备考。

考察形式:这部分主要以单选和多选以及简答题为主。①单选:考察理解以及理论名称对应。②多选:考查理解。③简答:考察的识记。

总结:各位考生在备考时重点在于理解维果斯基的理论,尤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区分其中的易错点就可以更加高效的备考了。

维果斯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其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对近半个世纪教育心理学影响深远,其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心理机能,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理所当然,其理论也成为了教育类考试的热门考点。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人由于工具的使用,产生物质生产这种简洁的适应方式,而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直接的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也就是社会文化知识经验。简单的总结就是:维果斯基认为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受社会文化历史发展规律制约。

发展的实质

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的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就是心理发展。

低级心理机能:依靠生物进化而得来的,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机能。比如:吃、喝、睡眠等等。

高级心理机能:受文化历史影响而来的,因为由低级心理机能到高级心理机能是通过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来实现的,这也就使得人类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来保存自己的经验,而不必以直接的方式来适应自然,所以高级心理机能只是人类所特有的。比如:受到网络时代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几岁的小孩坐在自己西安的家中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玩具,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显然孩子的发展受到了不同时代文化的影响。

解读:以上维果斯基的两个观点在全国各地教招考试以及教资考试中出现的频次比较低低,所以可以用图示的方式让学员抓住理解关键词即可。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文化-历史发展观)(1)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

儿童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往往有一个距离或者差异,这个距离或者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有两种发展的水平。第一种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这是自儿童独立活动时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比如他独自一人做一道较难数学应用题所能回答的程度。第二种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所达到的问题解决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这两者之间往往是有一定差距的,比如孩子一个人不能完成的数学题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之下就可以完成,所以,这两者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育教学最大的价值就是不断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解读: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全国各地教招以及教资考试的热门考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考点,经常会以单多选以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对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重在理解。理论本身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其中包含了一下易错的点,所以也可以用图示的方式让学员以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来学习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论(文化-历史发展观)(2)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易错点

①及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不是孩子一个人独自达到的发展水平,而是有老师和家长成人指导之下的发展水平,这也是教育教学中老师的价值所在。

②及将达到的水平是学生即将达到但还未达到的水平,所以也可以说是“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

③及将达到的水平难度不能过高,难度过高孩子即使有老师指导也无法达到,比如让老师带领小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知识,孩子根本无法掌握。所以,要注意教学“难度”,即将达到的水平是孩子付出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比如在题目里面经常出现这样一句话“跳一跳摘桃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