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晓松在节目《晓说》中,请来了科幻大神刘慈欣,也是为《流浪地球》做宣传。没想到在解读《三体》和谈论刘慈欣写作的历程是,高晓松的解读方向和原作者完全不一样,惨遭原作者刘慈欣“打脸”。弹幕上有人点评:这完全就是出题者遇到了原作者嘛!

高晓松聊三体(高晓松采访大刘)(1)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些其中的对话片段:

高晓松说:“你对人性悲观吗?”刘慈欣马上回答说:“没有”

刘慈欣接着说:“即便是在《三体》里面,我对人类的结局也是很乐观的。他只要看仔细了,看到最后,他会发现那是个很乐观的结局。”

高晓松不死心,继续问:“你觉得人类配吗?”

刘慈欣回答:“你问配不配的问题,我认为人类文明成长到现在,是一个很伟大的东西,在宇宙中。光彩四射,它完全配得上这样的(乐观的结局)。

高晓松聊三体(高晓松采访大刘)(2)

高晓松说:“看你的作品,人类就是那么愚蠢,恩将仇报,好了伤疤忘了疼。”

没想到刘慈欣这样回答:“这么说的人,可能只看过《三体》。”

高晓松:“你在一个小地方里,长期观察固定的人,这对你的写作有很大影响吧!我们这些在大城市的,其实每天都见不到人,大家都行色匆匆。”

刘慈欣回答:"我觉得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在哪里对他都不会有什么影响,我就算在大城市,我也可以潜心写作的。"

高晓松说:“我觉得,写长篇小说是世界上最孤寂最痛苦的一件事。”

刘慈欣回答:“不是,创作的过程很享受。”

高晓松聊三体(高晓松采访大刘)(3)

要知道此前高晓松花了好几期节目的时间解读《三体》,没想到在原作者面前被“啪啪打脸”,解读的内容都被推翻了。

刘慈欣后来拗不过高晓松,坦诚说到:“虽然这是一个地下室,我们都清楚。但是我们生活在这里也能找到生活的乐趣。我们毕竟要在这里过一生的,我们走不出这个地下室。”意思就是现实和科幻是要分开的,人最终要活在现实中。

地下室这个比喻,真的是太精妙了。

高晓松聊三体(高晓松采访大刘)(4)

对于整个访谈,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观众直言:这是我看过最尴尬的一次访谈了,高晓松全程被打脸,解读的东西和刘慈欣完全不一样。大刘也完全不按标准答案来啊!

但是也有观众说,这是最坦诚的一次访谈,虽然两个人有时候不在同一个维度里,但是这一期不互相夸奖吹捧,真诚实在,有精神的碰撞。

连高晓松自己,最后都无奈的说到:

自己和大刘完全是在两个体系里,我心中的世界和大刘的世界有很大的差距,没有办法挖掘大刘的内心和展现大刘内心的世界。

最后高晓松说到,他不认为通过一段简短的对话就能看到大刘的内心和创造的世界,必须要通过读大刘的所有作品才能有深刻的认识。

高晓松聊三体(高晓松采访大刘)(5)

且不说高晓松和刘慈欣的对话究竟是尬聊,还是真诚的对话。但是单从大刘的回答来看,刘慈欣的直男风格背后,其实是非常敏锐锋利和前卫的。

无论是对宇宙文明的看法,还是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形态,我们可以看出大刘其实有一整套对宇宙和人生的哲学思考,他有对人性深刻透彻的认识,同时又对人类文明怀着乐观和期许。他的小说揭示了宇宙的法则,渗透了宇宙和生命哲学。

怪不得自《三体》问世以来,就收获了大批大佬级别的粉丝,小米创始人雷军说,这十年里推荐最多的书就是三体,因为他在宏大的科幻体系中,看到了互联网战略思维。

《三体》包含的东西太多太深太广,很多句子和情节都值得再三玩味和咀嚼。很多科学家都是《三体》的粉丝,不止是互联网战略思维,可以说,认真读完这套书,思想境界都可以提升一个维度。

高晓松聊三体(高晓松采访大刘)(6)

这样一套好书,原书93,现价618活动,只需56,实在是太划算了,平均一本书才18块钱,一顿肯德基的价钱,却可以窥视浩瀚的宇宙,获得境界的提升,思维的升级,实在太划算了。

点击下方链接,可以直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