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帝王,其八岁登基,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灭葛尔丹,开康雍乾盛世,在位时间最长,其功绩足以和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杰出帝王比肩,并列“千古一帝”的范畴。

焦晃演的康熙和陈道明哪个好(同样扮演康熙帝)(1)

可以说康熙帝的人生十分精彩,值得大书特书,由此康熙帝也成了不少影视剧的经典素材。国剧中比较经典的《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就是以康熙皇帝为素材创作的。

陈道明和焦晃分别在两部剧中饰演康熙皇帝,两人的表演都很精彩,十分出色。陈道明举手投足显露帝王风采,焦晃一言一行不失帝王风范。所以剧中的康熙皇帝这个角色也是他俩的演技巅峰。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扮演康熙皇帝,陈道明和焦晃的演技谁更胜一筹呢?谁更符合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呢?

我的看法是在扮演康熙皇帝这个角色上,陈道明比焦晃更胜一筹。

可能就有人会出来说康熙皇帝什么样大家都没见过,凭什么说陈道明的演绎就比焦晃更胜一筹?

这的确是个问题,历史文献中对康熙皇帝的记载主要着眼于康熙的言论和所办的事情,对于言行举止,穿衣吃饭,走路说话,语气口音都没有详细记载。

可是对于表演而言,历史记载的帝王事迹那些丰功伟绩是大框架,太过于简略,不是表演的要点,而演员表演更要着眼于细节,尤其是人物的穿衣吃饭,言行举止等方面。

那么,怎么演康熙皇帝呢?陈道明抓住了一点就是端着演,就是表现出帝王高高在上的一面,无处不透露着帝王威严。

比如坐在几十人抬的龙辇上朝,出行巡游左右前后前呼后拥,随手摔了茶几上的茶碗,把水泼在索额图脸上,扇大阿哥一耳光,尤其是怒斥群臣那场戏真是酣畅淋漓十分出彩,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浮现眼前。

焦晃演的康熙和陈道明哪个好(同样扮演康熙帝)(2)

虽然我们没见过康熙皇帝,可是不少大人物还是见过的,他们无不端着架子,就连不少明星艺人出场都前呼后拥,不少保安保驾护航。要处处体现出自己的高人一等,比别人与众不同。

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是如此,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高人一等,比如他们居住的宫殿,要修建的十分高大华丽,他们吃的饭菜种类很多,皇帝的妃子佳人数不胜数。

甚至皇宫中对于皇帝的教育,还有很多规矩都是要体现出皇帝高人一等,高高在上的理念。上朝时皇帝高坐龙椅之上,而群臣跪在下面朝拜。

康熙皇帝还为了证明自己学究天人亲自测量正午日影长度,并且利用日晷和有关测量仪器进行演示。最后得出的测量结果和计算相差无误,以此来向群臣展示自己皇帝的神圣感。

这一切的刻意营造都是要体现出皇帝的神圣感。皇帝不是神仙,也没有什么神通,他也只是一凡人,如果不营造神圣感怎么驾驭群臣?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也怕别人抢夺,也怕身边的带刀侍卫那天抽出宝刀砍了他,也怕掌握大权的大臣那天逼宫,也怕皇子们发动政变。

皇帝要时刻端着架子,营造出神圣感来,久而久之,大臣也好,侍卫也罢,也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因此皇帝穿衣吃饭绝不能像普通人一样,也不能平易近人。

表演皇帝也要端着架子,毕竟演员平时就不是皇帝,也没有皇帝的待遇。不端着架子,帝王的威严演不出来,总不能将皇帝演绎成退休老大爷,那不成样子。

陈道明就抓住了这一点,在大臣皇子妃子面前端着架子。但皇帝毕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发泄情绪的时候,总不能总是端着架子。

对于皇帝是人这块儿,陈道明的表演就很精彩了,吴三桂叛乱后对于自己决策失误涕泗横流,大阿哥胤禔提出做掉太子胤礽时,对于自己儿子兄弟相残的愤怒而踹了胤礽一脚,索额图承认自己谋反那种痛心疾首的愤怒蓬勃而发。

焦晃也抓住了一点就是稳着演,当然可以理解为皇帝等大人物行为做事稳稳当当的,不急不躁,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喜怒不形于色”。

不过他太过于稳妥了失了真。比如好几场戏的表演就不到位,太子胤礽和郑春华私通,康熙跑去捉奸,结果上演了武大郎捉奸的戏份,捉到自己头上了。

太子胤礽这个举动简直是大逆不道,毫无人伦,搁谁头上都会痛心疾首勃然大怒,甚至会亲自撞破奸情,可是令人不解的是康熙竟然悄无声息地被人扶着走了。

发生这件事情后,他召集诸位皇子前来商议,大阿哥胤禔竟然提出由他代劳做了胤礽,康熙脸上竟然没什么反应,只说了一句“衡臣,大阿哥有勇有谋啊!”

胤禔的做法就是兄弟相残,不讲亲情人伦,十分丢皇家脸面,也辜负了康熙几十年来的栽培。可是焦晃竟然连一丝表情都没有,实在是令人费解。过于稳妥不得不让人胤禔胤礽到底是不是康熙的亲生儿子。

倒是一场祝寿的戏份上,十四阿哥胤禵送来的寿礼是一只死鹰,康熙竟然当众打翻了礼物,将这件事公之于众,然后就晕倒了。前后的反应相差太大。

焦晃饰演的康熙一点威严都没有,更是没有什么狠辣的帝王手段,对皇子丝毫没有封建社会父亲的尊严,看起来就像个邻居家的老大爷。这就失了真,大人物再稳妥遇到自家的事情也有乱了阵脚的时候,也有喜怒哀乐的时候,不可能如此从容稳当。

焦晃演的康熙和陈道明哪个好(同样扮演康熙帝)(3)

历史上康熙对自己的儿子们毫不手软,胤禔、胤礽和胤祥三人被其圈禁。对于自己不喜欢的儿子们说了很多狠毒的话。完全是一副帝王嘴脸,哪有什么父子亲情。

对于胤礽完全是猜忌,康熙认为胤礽想要夺权,阴谋篡位,就算今天不被害,明天可说不上。康熙对胤禔和胤禩完全是讨厌,说胤禔是乱臣贼子,说跟胤禩断绝父子关系。

“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朕不卜今日被鸩、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

“不念父子至情之人,洵为乱臣贼子。天理国法、皆所不容者也。”

“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而且康熙废除太子胤礽后的表现,可是一边念废除太子的诏书,一边哭泣不成样子,最后扑倒在地。“上且谕且泣,至於仆地”。

历史上的康熙可不是遇事没有一丝波澜毫无架子的人,对儿子们,对大臣们玩权谋手段,帝王心术,所以他也才能取得历史上的巨大成就。

从表演的角度来说陈道明的表演是相当精彩的,扮演康熙皇帝当然是陈道明更胜一筹。当然这并不是说焦晃的水平不行,主要原因在于两部剧的侧重点不同。

《康熙王朝》这部剧主要是展现康熙皇帝精彩绝伦的一生,全景式展现了康熙平生功绩。所以这部剧演员可以更好地发挥表演水平。

《雍正王朝》这部剧主要展现的是雍正皇帝革除弊政,勤劳忧心的一生,并不是来展现康熙皇帝的,只有前半段九子夺嫡的戏份才会出现。剧本就设了限制,无法发挥演员的表演天赋。

#冬日鉴片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