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想要远离癌症?

远离癌症的7个小建议(各科专家劝你改掉这些坏习惯)(1)

4月15日—21日,第23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科学抗癌,关爱生命”,还有一个副主题为“加强健康教育,远离不良习惯”。多少年来人们谈癌色变,其实与其无谓担忧,不如防患于未然。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市立医院的六位专家,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防癌抗癌那些事,并提醒,尽管目前医学界人士认为基因与癌症密切相关,但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诱发癌症的可能因素之一。攻克癌症这样的问题交给医学专家,而我们非专业人士能做的就是听取专家建议,从生活点滴入手,改变一个个不良习惯,离癌症远一点,再远一点。

呼吸科专家劝你:

炒菜开油烟机拒绝二三手烟

出场专家:市立医院东院呼吸内二科主任韩伟习惯1.吸烟,包括吸一手烟、二手烟、三手烟(随烟雾落在室内各处的烟尘)。习惯2.炒菜时不开吸排油烟机。习惯3.经常吃腌制熏制食品、烧烤、霉变食品、隔夜菜等。

解释:有研究表明,吸烟时产生的烟雾中含三千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致癌作用的有三十多种。炒菜产生的油烟同样也含有致癌物。至于熏腌制食物、烧烤、霉变食物等,也都含有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致癌物。

提醒:韩主任说,肺癌的发生跟不少因素有关,除了基因、不良生活习惯,慢性炎症、结核病等都可能导致肺癌,精神因素对肺癌的影响也很大,如果人长期带有压抑等情绪,就可能导致身体的免疫力下降,免疫监测功能失灵,让肿瘤细胞有机可乘,出现免疫逃逸。

要想做到肺癌早发现早治疗,最有效的办法是每年进行肺部检查,比如接受拍片、低剂量螺旋CT检查等,特别是50岁以上长期吸烟、直系亲属患有肺癌、有肺部反复慢性损伤等情况的高危人群。如果有咳嗽久治不愈、胸痛(尤其是深呼吸时加重)、肩痛伴有手指麻木、呼吸短促等症状,更要尽早就医。

“现在肺癌的治疗方法很多,可以跨越学科,汇总各科知识用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在全美肿瘤医院排名第一的安德森肿瘤中心访问学习的经历,令韩主任印象深刻。她想告诉肺癌患者一定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即使处于疾病晚期,也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

消化科专家劝你:

少吃腌制食物别活得太紧张

出场专家:市立医院本部消化内二科主任姜相君习惯1.迷恋腌制、熏烤类、辛辣刺激性食物,爱好喝酒、喝浓茶。习惯2.长期精神紧张,让自己生活在压力中。

解释:腌制、熏烤食物含亚硝酸盐等物质,而亚硝酸盐属明确致癌物。辛辣刺激性食物、酒、浓茶等,都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甚至导致癌变。胃是人的第二个面孔——喜怒情绪不仅表现在面部,也能体现在胃部,因为消化道也分布着感知神经系统,受大脑情绪影响,比如高兴时食欲增加,生气时感觉肚子胀,而紧张、焦虑等情绪都会影响肠胃健康。

提醒:“在肿瘤发病率排名中,胃癌占第二位。 ”姜主任说,中国胃癌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不低,原因是胃癌早期诊断率不到20%,发现时就是中晚期,而在日韩等国家,胃癌早期诊断率可达70%—80%。早期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但到中晚期,五年生存率仅为20%左右。需要提醒的是,早期胃癌很多时候没有任何表现,多数人因为胀痛、腹胀、恶心、消化道出血、贫血、消瘦等问题到医院就诊时,肿瘤都很大了。姜主任建议,45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消化性溃疡、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高危人群,一定要进行胃镜体检,这是发现胃癌最有效的检查办法。

皮肤科专家劝你:

在室外一定做好防晒处理

出场专家:市立医院皮肤科主任李永喜习惯 长时间待在户外,还不注意防晒。

解释: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皮肤癌与长期遭受紫外线照射有一定关系。临床也发现,皮肤癌患者多数从事户外活动。国外也有资料显示,喜欢日光浴的外国人,皮肤癌发病率相对高一些。

提醒:“皮肤癌发病率排前三位的是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恶性黑色素瘤。”李主任说,皮肤癌的发病因素主要与遗传基因有关。但同样携带致病基因的人,有的发病了有的就不发病,这就证明所处环境也是触发因素之一。此外,创伤、病毒感染、免疫功能低、长期遭受X射线照射、频繁接触化工产品等也可能导致皮肤癌。还有的皮肤癌不是单纯皮肤问题,而是其他脏器肿瘤通过血液、淋巴转移到皮肤上。

据李主任介绍,除了恶性黑色素瘤,大部分皮肤癌恶性程度相对比内脏恶性肿瘤低。比如基底细胞癌,基本不影响寿命,因为一般不转移,发展速度慢,只要能切除干净,通常不需接受放疗、化疗等其他治疗。鳞状细胞癌的早期原位癌也不转移。而且皮肤毕竟属于外观,有变化很易发现——如果四五十岁年龄忽然长了痣,基底细胞癌可能性大一些;色素痣在几个月内长得很快、颜色改变、破溃出血、周围出现小色素痣等情况,可能提示有问题。这些变化都要警惕。

李主任还提醒,对于皮肤癌,市民们要重视,但不必过于恐慌,因为皮肤癌发病率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普外科专家劝你:遇事想开点别憋心里面

出场专家:市立医院东院普外科中心主任毛伟征习惯1.遇事容易悲观,常心情不佳,还不愿意倾诉。习惯2.吃一些富含雌激素的食物、保健品。

解释:有研究表明,那些处事态度过于悲观、遇事憋心里不愿倾述的人,更容易患甲状腺癌。而雌激素对甲状腺癌的发生则起着促进作用。很多市民好奇加碘盐是否对甲状腺有影响,毛主任说,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升高的现象有关。

提醒:正常情况下,人的甲状腺是质地均匀、没有结节,如果长了结节,有可能是癌或腺瘤,也有可能是增生的结节,但在没有定性之前,都统称为结节。据毛主任提供的数据来看,在超声检查中,约有20%以上的人甲状腺中有结节。其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7倍,而且这部分女性以育龄期妇女、中青年女性为多见。

要尽早发现甲状腺癌,毛主任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做甲状腺B超,准确率接近85%。如果检查没有发现结节,那么一年定期查一次即可;如果已经长有结节,且诊断为良性,那么半年或者大半年复查一次即可;如果结节总体像良性的,但有一些癌的特征,最好3个月复查一次。平时可以适量多吃一些具有抗甲状腺癌作用的食物,如山药、萝卜、杏、海参、海带、无花果等。

据毛主任介绍,甲状腺癌最主要的原因是射线,尤其是儿童时期接受X射线。目前甲状腺癌可分为四大类——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最常见的是乳头状癌,约占甲状腺癌的85%以上,治疗效果最高;其次的滤泡状癌,约占10%,它的特点是能在早期通过血管转移到骨骼、肺和大脑等脏器;还有5%左右是髓样癌,既能通过淋巴转移,又能通过血液转移,治疗起来比较棘手;未分化癌约占1%—2%的比例,治疗效果最差,目前几乎没有好的治疗手段,从发现到去世通常是三个月到半年左右。

乳腺外科专家劝你:

控制体重穿合适内衣别乱补

出场专家:市立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孙梅习惯1.乱吃富含雌激素的食物、保健品。习惯2.不穿内衣,或穿不合体的内衣,偏爱深色内衣。习惯3.爱吃高蛋白、高脂食物,不能控制体重。

解释:部分更年期女性为了延缓衰老,吃一些高雌激素的食物、保健品,吃后可能真的变得面色红润状态好,但是摄入过多雌激素对乳腺的不良刺激是非常厉害的。

穿合适的内衣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不穿内衣或内衣过大,乳腺就不能很好地固定在胸部,容易甩伤腺体、导管,可以导致乳腺疾病的发生。若内衣过紧,特别是长期穿塑形内衣,会影响乳腺的血供,导致乳腺小叶增生、肿瘤等问题的发生。购买内衣时,最好选浅色的,因为如果穿深色内衣,可能很难发现乳头溢液这样的异常情况。

有数据证实,体重和乳腺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体重每增加5公斤,发生乳腺癌的几率增加8%。

提醒:孙主任介绍说,女性45—55岁时,正处于绝经期前后,是乳腺癌高发期,应该每年至少做一次乳腺体检。 40岁以上的女性,如果是有家族史、月经来得早,绝经晚,或本身就有增生、结节等乳腺病变的高危人群,最好三个月或半年就检查一次,这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但事实是,很多女性不重视这一点,甚至有些发现乳房长了肿块,因为太忙或没什么感觉,拖了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才就诊,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乳腺癌早期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中期则是70%左右,晚期是50%以下。 ”

除了改变不良习惯,孙主任还建议,女性朋友平时要保持乐观心态,适量多做运动减压,而且一定要学会自查,看乳房有没有包块、溢液、表面皮肤有无改变、瘙痒,发现异常要尽快到乳腺专科就诊。

口腔科专家劝你:

吸烟别吸到烫嘴了才罢口

出场专家:市立医院本部口腔科主任郑建金习惯1.一支烟一定吸到烟蒂处。习惯2.爱吃过热食物。习惯3.嘴里有溃疡、残根、残冠,硬扛硬拖拉不看医生。

解释:吸烟吸到最后,烟蒂的温度高,嘴唇长时间受到这样的刺激,就可能诱发唇癌。除此之外,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对极少有防晒措施的嘴唇来说,也是一种致癌刺激。过热的食物会导致口腔粘膜过度角化,也有发生癌变可能性。长期不愈合的溃疡、牙齿的残根、残冠,对于口腔来说都是一种慢性刺激,可能导致癌变。提醒:据郑主任介绍,口腔癌是舌癌、牙龈癌、腭癌、颊癌、唇癌的统称,其中,舌癌的恶性程度比较严重,排在口腔癌第一位,五年内生存率约在60%以上。“近些年,口腔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很多患者来检查时,就已经是癌症中晚期了。 ”郑主任惋惜地说,这与患者对口腔健康不够重视有关,“有的患者口腔溃疡几个月不愈合都不来医院”,其实癌症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平时避免不良习惯,重视口腔卫生,每天至少要保证认真刷牙两次。一旦有残根残冠,口腔内出现一个月以上都不愈合的溃疡,舌侧缘有肿块,牙龈局部出血、糜烂,下唇麻木,以及口腔内长白班、扁平苔癣或局部感觉异常,都要及时就诊。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张琰

[编辑:可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