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安娜·卡列宁娜》

翻开《安娜·卡列尼娜》,看到这第一句,似乎就注定了这部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走向。这句被称为为安娜·卡列宁娜法则的经典句子,流传至今,依然有它最现实的意义。它意在说明幸福的家庭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而不幸的家庭只要缺失了其中一条,就会被认为是不幸的。

《安娜·卡列宁娜》作为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安娜在包办婚姻下,嫁给了大自己20岁的老公卡列宁。卡列宁是一位高官,他虚伪固执,一心心扑在他的官职上,在生活中也是一个极其刻板的人。安娜嫁给他之后,家中没有一丝生活气息。身为老公的卡列宁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老公的冷漠、以及没有爱情的婚姻让原本充满生命力的安娜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情感。

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要卧轨自杀(为爱她抛夫弃子)(1)

在一次去看哥嫂的路途中,她偶遇了英俊、帅气的军官渥伦斯基,渥伦斯基对安娜一见倾心。在明知安娜是有夫之妇的情况下,他几次三番主动与安娜交流,让安娜那颗尘封已久的心触动了。

为了追求自由,为了摆脱没有爱情的婚姻,安娜选择了一条违背道德伦理的路。在一次赛马会上,渥伦斯基跌落马下,安娜崩溃大哭。

老公卡列宁看在眼里,可为了他那所谓的面子,他心里忍受着。从赛马场回来,安娜向卡列宁坦白了她与渥伦斯基的关系。

可作为一个官场人物,卡列宁很注重面子。他更痛恨安娜的这种行为,他想方设法阻止两人的爱情。最后,阻止不了了,他才同意离婚。可等到安娜跟他正式离婚时,卡列宁却反悔了,他甚至阻止她与儿子见面。

没有离婚的安娜,为了爱情与自由,抛弃家庭与孩子渥伦斯基走到了一起。可再次走入新的爱情后,安娜似乎从一个火坑跌入了另一个深渊,而这个深渊,正是安娜自己给自己造的。

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要卧轨自杀(为爱她抛夫弃子)(2)

轰轰烈烈的爱情过后,繁华褪去,一切归于虚无。

安娜的选择是对还是错?

如果一定要分对错,我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安娜的离开,另一部分是安娜选择开始新的恋情。

很明显,面对一段没有爱情的婚姻,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温暖的家里,安娜的离开可以说是正确的。可匆匆进入另一段并不成熟的爱情,安娜的选择又是极其不理智的。

丈夫卡列宁的虚伪,固执,安娜在生活中感受不到爱,让安娜失去了对这段婚姻的信心,卡列宁从答应离婚又到死活不愿意离婚,安娜内心经历了很多折磨。

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要卧轨自杀(为爱她抛夫弃子)(3)

安娜的遭遇值得同情,可这场违背道德的情感,却并不会得到他人的祝福。不管是当时的俄国社会,还是如今,安娜的离开都是会遭到社会抛弃的。

在与渥伦斯基的三个月短暂旅游后,他们的生活回归了常态。渥伦斯基也有自己的工作,当他看着身边的人都在名利场上风生水起时,渥伦斯基也意识到了,光有爱情不行,他还是得去追求自己的名利,他不可能长期陪着安娜。

当爱情度过了那段激情时期,很多感情都会回归现实。安娜与渥伦斯基也不列外,因此,两人的矛盾也产生了。

安娜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渥伦斯基的身上,她没有朋友,她选择抛夫弃子,遭来的还有社会对她的不认同,她甚至陷入了焦灼的状态,她无法安定自己的内心。渥伦斯基重新进入社交圈,他不再把爱情看得那么重要,他的几句话,就会引起安娜的敏感与多疑,两人的生活也陷入了危险境地。

最后,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也为了惩罚渥伦斯基,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

安娜的悲剧是如何造成的?

自身的不成熟

其实,从安娜嫁给比自己大20岁的卡列宁,就可以看出,安娜的这段婚姻并不成熟。可以说,她甚至都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爱情和婚姻,也不懂得如何去爱,她的心智是不成熟的。

离开丈夫卡列宁之后,安娜与沃伦斯基可能有过真爱,可这样的爱也并不成熟。

在《亲密关系》里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就像骑士寻觅圣杯一样,我们寻觅真爱的人物注定要失败。

抛开伦理道德,安娜与沃伦斯基的爱情注定不会有结局,也正在因此。一段感情里,一方太过期待,注定会很痛苦。

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要卧轨自杀(为爱她抛夫弃子)(4)

时代造成的悲剧

在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年轻、美貌的安娜,其实曾经就像一个精灵,她渴望自由,渴望爱,她真实又活力。这样的女子却陷入了一段不大幸福的婚姻,丈夫卡列宁自私、虚伪,对安娜又很冷漠,这让安娜特别渴望向外寻求温暖。

在那个年代,卡列宁其实也是男权制度下的产物,他太过注重自己的权利和地位,而忽视了安娜的情感。因此,安娜才会在遇到沃伦斯基后,压抑的情感突然爆发了。这也就促成了安娜的婚姻悲剧和爱情悲剧。

安娜卡列尼娜为什么要卧轨自杀(为爱她抛夫弃子)(5)

安娜的爱情带给我们的现实意义?‍

爱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懂得爱自己,才能懂得怎样爱人,爱和婚姻都是一种责任。

安娜的悲剧有很大部分是她自身的因素,她不管在哪一段爱情里,都始终把心寄托在了男人身上。在第一段感情里,她因为丈夫忙于公务,没有人管她,她变得寂寞,无事可做。再加上没有爱情的死气婚姻,让安娜早已厌倦。因此在遇到渥伦斯基后,内心有了动摇,因为她也是多么渴望爱情。为了自由和爱情,丈夫的一次又一次容忍,并不能让她有所收敛,她反而下定决心与渥伦斯基走到一起。

跟渥伦斯基一起后,这时的渥伦斯基也开启了他的事业,而忽略了被社会抛弃的安娜。

安娜每天都盼望沃伦斯基回家,她说,现在他是她唯一的支柱。离开家,失去婚姻,终身不能见孩子的安娜,最后还是让自己踏入了另一个爱的陷阱里。她没有朋友,她把所有希望寄托在渥伦斯基身上,可是这样却把渥伦斯基越推越远。

如若在爱情里无法成长,无法独立,现实终将会让爱情灰飞烟灭。

如今再来看这段感情,其实是极为不理智,一个把爱视作精神支柱的女人,最后也在失望和压抑后,而选择了自杀。

安娜的结局,其实也让我们看到了很多现实爱情的模样。在《亲密关系》一书中,作者提到我们在走进爱时,充满期待和幻想,可当一切归于平淡,爱情也进入了一个幻灭期,这个时期有人选择留下,有人选择离开。

留下的,要么继续维持原状,要么试着改变。而最终能收获幸福的,往往是那些留下来,又学着改变自我的人。他们后来在长期磨合中,让自己成长,从而最终从爱情里学会独立,学会了如何去处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选择离开的,要么会继续在渴望爱中寻找,要么对爱情失望,从此孤独一生。而安娜选择的路,是最不愿让人看到的一种,她选择了毁灭,来结束自己。以上也可以看出,安娜的自杀,并非偶然。

安娜的人生给了我们现代女性很多启示,作为女人,我们该如何平衡好爱情在你生命中的位置,我们又该如何修炼自我,从而让自己独立起来呢?也许你能从《安娜·卡列宁娜》中找到答案。

作为世界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宁娜》,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他一边在崇尚爱情自由的同时,又批判了违背伦理道德而建立的爱情。如果你也曾在爱情中遭遇痛苦,如果你也曾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如翻看这本《安娜·卡列宁娜》,相信你在看过以后,会得到启发,从而更加确定自己的人生观、情感观以及婚姻观。

一套世界经典名著《安娜·卡列宁娜》,上下两册,只用59元,两顿快餐的价格,却能让你收获精神食粮,何乐而不为呢?喜欢的读者请点击下方链接购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