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作者:一一)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1)

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以大力提倡白话文,宣扬个性解放、思想自由,领导新文化运动而闻名于世。

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他开创中国哲学史。他写的《尝试集》,是中国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

胡适信奉实验主义哲学,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主张改良。他在学术上提倡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影响很广。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2)

师从杜威

1891年12月17日未时,胡适生于江苏川沙县(今上海浦东新区)。1893年随母去台湾,1895年因甲午战争而回上海,后回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塾读书。1904年(13岁)与江冬秀订婚。

1910年(19岁),留学美国,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1915年(24岁),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师从于美国“实验主义”大师约翰·杜威。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3)

(胡适和导师杜威)

问题与主义

1917年(26岁),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参加编辑《新青年》,回安徽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4)

1919年(28岁),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改良主义,引发“问题与主义论战”。

1920年(29岁),出版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5)

诺奖提名

1922年(31岁),任国立北京大学教务长兼代理文科学长,与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等联名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1924年(33岁),与陈西滢、王世杰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6)

1927年(36岁),正式取得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与徐志摩等组织成立新月书店。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

1939年(48岁),被瑞典考古学家斯文·赫定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7)

旅美生活

1938年(47岁),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1942年(51岁),辞职。1945年(54岁),在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制宪会议。1946年(55岁),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58岁),胡适离开北京前往美国,旅美时,与张爱玲相识。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8)

(张爱玲和胡适)

1954年(63岁),胡适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担任“临时主席”。 1955年(64岁),中国大陆掀起批判胡适运动。1957年(66岁),胡适当选中央研究院院长,定居台湾。

告别

1962年2月24日,参与中央研究院第五届院士欢迎酒会时,心脏病猝发病逝于台湾台北县南港镇(今台北市南港区)。有人给他送上挽联:“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1901年8月16日(历史今天1891年12月17日)(9)

(胡适墓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