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你想吓唬谁?

酱油专访(酱油你想吓唬谁)(1)

酱油上热搜,意料之外,意料之中,不出所料,大出所料......

一言难尽呐!

平生吃了很多酱油,今天被酱油整晕了。

近期,短视频平台有一些针对海天酱油添加剂的讨论。

讨论称:国外售卖的海天酱油配料表上没有添加剂,只有水、大豆、小麦、食盐等天然原料;而在中国售卖的除了天然原料之外,还有较多添加剂。

一瓶家用海天金标生抽配料表显示,除了天然原料,主要的添加剂是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5'-肌苷酸二钠、苯甲酸钠、三氯蔗糖,这与大部分网友晒出的海天酱油配料表基本一致。公开信息显示,上述5种添加剂中,前3种为增味剂,苯甲酸钠则为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三氯蔗糖则为甜味剂。

这些添加剂好吗?

我不打算评论,因为惹不起。

我也怕一不小心说错了,会引火烧身。

所以,昨天网上很多吐槽,但我就是闭住嘴,一口唾沫都不吐。

我果然做得很对,很对。

很快,海天酱油就发了通告,言辞凿凿要追究法律责任,还特别强调:“各国食品添加剂标准无高低优劣之别。”这句话,还用了黑体字。

黑,就是让大家看的。越黑,看得越清。

大家知道国内酱油质量标准是谁制定的吗?国家官网可以查询,主要起草单位正是海天酱油公司。

人家的“标准”,就是“标准”,我等想买就买,不买拉倒。

反正,中国是个大市场,你不买,他买。

人人心中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我也不评论了,免得说错了,被“追究法律责任”。因为,海天酱油还表示,已委派专业律师团队调查取证,必将恶意造谣者、传播造谣中伤海天品牌的短视频账号的法律责任追查到底。

10月5日,中国调味品协会也忍不住发声了。

酱油专访(酱油你想吓唬谁)(2)

酱油专访(酱油你想吓唬谁)(3)

网友们说,中国调味品协会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不会令人信服!

中国调味品协会是个什么单位呢?

答案是:行业协会。

这个协会由全国酱油、食醋、酱类、酱腌菜、腐乳、烹调酒和各种调味料生产经营及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组成,是非盈利性行业组织。

不盈利是真的,但收取会费也同样是真的。主任委员单位交纳的会费,肯定比正常的会员单位要多。如果不是这样,请中国调味品协会公布一下会费就明白了。

那么,海天味业是中国调味品协会的什么角色呢?很巧,是中国调味品协会酱油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话说到这份儿上,大家该懂了吧?

但是,我依然认为,中国调味品协会为海天酱油发声,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协会为会员单位发声实属正常,但声明的内容似乎有点过了。

海天酱油“双标”事件传言是“谣言”吗?到底是谁造谣了?

其实,老百姓内心的不满主要在于双标,而并没有说“海天酱油”不符合国家标准。

行业协会,先别急赤白脸地为企业站台,过于积极了。

行业协会应该是行业自律和行业规范的引领者、担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不只代表本行业的利益,还要公平对待消费者和商家的利益之争。

现实生活中,一些行业协会出于利益考虑,任由行业“潜规则”盛行,或是不惜违反常识、公理,悖逆民意,充当不法企业的“保护伞”。

种种“护短”行为,如同溺爱孩子的家长一样,护得了一时,护不了一世,从长远来看,还会损害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目前,海天酱油还在发酵。会发酵出什么味道?就看海天如何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