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1)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2)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3)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4)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5)

我5岁随父母从河北省河涧来到天津,一来先在西北角租房住,因为姑妈身体不好,就让我在南市的闸口街伺候姑妈,那年我13岁,从此就在这间屋扎下了根。记得我小时侯姑父在南市给住户们送水,每天赶着马车在胡同里转悠,马车上有一个椭圆形大木桶,后屁股有个塞儿,哪家要水,就用木梢接满水挑到人家屋里,解放以后还送了好多年,直到公私合营,姑父才赶着马车入了集体。当时叫南开运输五厂,其实就是送水改成了送货。

我大概是四八年到东昌橡胶厂学徒,就在华安大街,离“三不管”挺近,是私人干的,老板一个叫李金昌、一个叫李耀东,李金昌原来是扛大个儿的,挣了点钱就跟懂技术的李耀东合伙开了厂子,我去时正给国民党做军鞋,喔!紧张极了,每天大炮轰隆轰隆地响,有时还挺好奇的,就登到楼顶看个究竟,可能因为年龄小根本不懂得害怕。我刚进厂时学压胶,以后学做鞋,一个月合170斤小米的工钱,其实根本买不了这么多小米。解放后实行“四马分肥”,就是资本家赚的钱一份是工资、一份是建厂、一份是药费、一份留给他们自己。“三五反”后公私合营,厂里派了解放军干部,“文革”时李耀东让群众组织斗了一通,还给关了起来,因为他曾经偷工减料,而且平时对工人倍儿抠,赶上运动能不得楞他嘛!而李金昌基本没受冲击,后来还在工商联任职。我在这个系统换过好多单位,领导需要在哪,我就去哪,最后在橡胶三厂退的休。

南市回眸(十五)

1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6)

2004年4月摄于南市东善巷2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7)

2004年5月摄于南市红叶村3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8)

2004年7月摄于南市荣福巷4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9)

2004年8月摄于南市荣福巷5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10)

2005年4月摄于南市聚粮里6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11)

2006年3月摄于南市小翠柏村

影人趣谈(影人专栏图说南市之)(12)

今晚摄影俱乐部

jwsyjl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