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胜迹


由于唐、宋、明、清各代增建、扩建,太昊伏羲陵的规模广达375亩,分内城、外城、紫禁城。城垣高9尺,上有城垛。陵园内,殿宇流丹,楼阁掩翠,错落有致,华彩璀璨。从南到北,依次建有九龙壁、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钟鼓楼、统天殿、显仁殿、太始门(寝殿)、八卦台、陵垣门、伏羲陵、蓍草园。古柏苍松,夹道峙立,方砖古石,斑驳陆离,一木一石无不具有苍古之趣。宋代文学家张耒在《谒太昊祠》一诗中是这样描绘太昊陵的:


千里垂精帝道尊,

神祠近正国西门。

风摇广殿松杉老,

雨入修廓羽卫昏。

日落狐狸号草莽,

年丰父老荐鸡豚。

旧游零落今谁在?

尘壁苍茫字半存。


太昊陵为啥不叫伏羲陵(太昊伏羲长眠地)(1)


午朝门

午朝门,又叫棂星门或应门。三间三门,青砖灰瓦,画栋雕梁。正中悬“午朝门”三字。东西各有角门,东叫“东天门”,西叫“西天门”。傍门各有石坊,石坊竖有匾额,东为“继天立极”,西为“开物成务”。午朝门前原有九龙照壁,紧临蔡河。照壁上九条蟠龙光彩灼目,栩栩如生,仿佛要腾过蔡水,飞越大湖,翱翔于空。遗憾的是,这个照壁现已不存。


太昊陵为啥不叫伏羲陵(太昊伏羲长眠地)(2)


统天殿

过午朝门、穿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和钟鼓二楼,便是统天殿,又叫大殿、前殿。这是太昊陵的主体建筑,面积390多平方米,高17米。统天殿设计高超,结构严谨,红墙黄瓦,巨柱高擎,翚飞挑角,斗拱奇丽,琉璃兽头,龙风大脊。大殿正中匾额上书“统天殿”三个苍劲大字。殿内匾额很多,其中有光绪十一年翰林院丁善艮书写的横匾,上写“伏羲苍精,初造王业,画卦结绳,以理海内”。铸铁楹联有“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圣迹;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泄造化之机缄万世文章开易象;规山川之形胜千秋陵寝奠淮阳”、“剖造物之精永垂爻象;开生民之利共乐败渔”。殿内九方青石浮雕壁画镌刻着太昊伏羲的主要圣迹。这些浮雕图案为:都宛丘、结网罟、养牺牲、作甲历、画八卦、定嫁娶、龙纪官、造琴瑟、葬于陈。

殿内有高大的神龛,内塑伏羲坐像,高1丈5尺。身披黄色兽皮,加着绿色树叶,蓬头跣足,袒胸露乳,目光和善,神情安详,手托八卦,口若有词。两旁配享有朱襄、昊英、金提、句芒的塑像(相传四人都是伏羲的辅佐,其中“金提”,相传为“主化俗”之官,其他三人,前边已有说明),穿着与伏羲略同,只是身体小得多。

殿前有7级月台,可容纳千人同时跪拜。台上原置有铁塔、铁狮、铁磬。磬体上铸有八卦图和卦文。大殿两侧有廊庑、岳王观、贞武观、太清观、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等附属建筑。


太昊陵为啥不叫伏羲陵(太昊伏羲长眠地)(3)


太始门(寝殿)

过统天殿到显仁殿,显仁殿是个双檐挑角的建筑。经显仁殿十余步,便是太始门。此门是砖砌券门,上筑高台,台上建寝殿,层檐凌空,气势庄严。两厢各有台阶28级,可以绕楼环游。寝殿内塑伏羲像,形态与统天殿内伏羲塑像相仿佛。殿内藏镌有明太祖朱元璋太昊陵祭文的御祭碑。


太昊陵为啥不叫伏羲陵(太昊伏羲长眠地)(4)


太昊伏羲墓

出太始门,经八卦台、陵垣门,便到了太昊伏羲的陵墓。陵高二十多米,周长一百五十多米,上圆下方,象征地方天圆。陵前有青石碑一通,宽三尺,高丈五。碑上镌刻的“太昊伏羲氏之陵”7个大字,上3字还依稀可辨,下面4字由于长年风雨剥蚀,已不能辨认了。陵上白檀繁茂,苍松翳日。登上大墓,淮阳城的全貌可尽收眼底。南望,湖光水色,潋滟奇丽,绿树红楼,相映成趣。北眺,田连阡陌,如锦似绣,十里村社,一览无余。所以,此陵素有“羲陵岳峙”的美誉。清岁贡雷继祖到此即兴赋诗说:


孤峻陵如峙,巍巍近接云。

河图钟瑞地,古圣有庖坟。

碑剥留残字,松高挂晚曛。

至今瞻望处,灵气尚氤氲。


诗的大意是说:

羲陵像座峭拔的山峰在天空高耸,

那巍峨的气势简直快要插入云层,

当初龙马呈祥的好地方啊,

如今坐落着圣王庖羲的坟茔。

墓碑虽经风雨剥蚀却仍然留有残字,

夕阳的余辉映照着陵上的劲松。

直到如今,人们瞻仰古圣的地方,

那圣灵之气还在袅袅升腾。


清人雷方晓《羲陵岳峙》里,也描写了这座古墓的位置、气势,歌颂了伏羲的功德。诗里说:


宛丘龙蟠面碧湖,岿然岳峙一陵孤。

功开天地规模大,道冠皇王气象殊。

官阙云霞生栋牖,河濆烟雾隐龟图。

千霄桧柏凌高峤,园寝争看壮旧都。


太昊陵为啥不叫伏羲陵(太昊伏羲长眠地)(5)


蓍草园

蓍草园在陵后,方广80步。蓍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叶脉,互生,形状与艾相似。茎高一米左右,春天开白色或粉红色小花,深秋枯槁,逢春又生。因善草园中蓍草茂盛,且有一些来历,所以,此园列为准阳八景之一,叫“蓍草春荣”。《埤雅》在解释“蓍”字时说:“草之多寿者,故字从者。”《博物志》说:“蓍千岁而三百茎,故知吉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蓍草言其耆也。”老人年岁高,阅历多,当然也懂得多。伏羲就是采来蓍草画八卦的,称“揲蓍画卦”,蓍草被称为“神蓍”,说用蓍草占卜可以预测吉凶。又传,蓍草天下少有,只有这里和山东曲阜孔庙生长,每次皇帝遣官来此致祭,都以取回蓍草为凭证。由于人为地鼓吹,此草神乎其神,身价百倍。明代参政王概以蓍草为题写诗:


高台突兀接荒城,风雨年年著草生。

凤尾飘萧云气湿,龙头夭娇露华清。

重瞳此日升双阙,一本何时满百茎?

安得神龟常守护,灵根直拟献承明。


诗的大概意思是,画卦台紧接着“紫禁城”,龙头风尾的蓍草,年年在春风春雨中复生,在这升平的年华,怎能使白龟守护着蓍草快快生长,当一根生出百茎的时候,应该把这象征长寿的神草献给朝廷。


(未完待续……)


文/节选自樊奇峰著《水城风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