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老杰迷应该都知道,高晓松的铁杆级别的杰迷,更是一名超常的“伦吹”,他夸起杰伦来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啊,小编有空给大家整理;今天要说的是,高晓松不仅是合格伦吹,还是头号“娘子”吹,看他曾经说的这句话:

业内人士对周杰伦评价最高的歌曲(周杰伦这首被高晓松高度崇拜的歌)(1)

让高晓松“听傻了”的一首歌

让高晓松“听傻了”的一首歌:

“之前我觉得在内地,写词方面我是最牛的,作曲自然仁者见仁。”可是周杰伦的出现,让“独孤求败”的高晓松终于找到了对手:“我听了那首《娘子》,我都听傻了!我心想:‘好家伙,(对手)来了啊!’”

瞧瞧人家这夸的,比最牛的还牛的是什么,杰伦才是真正的“独孤求败”、“无与伦比”啊!

说到《娘子》这首歌,不止高晓松疯狂崇拜,包括李宗盛在内的大家都对杰伦惊叹不已,因为在那时候的几十年内,也没有人敢这样写歌唱歌。某种意义上说,《娘子》不仅是中国风的创新,更是一种词曲唱法的革命,直到《娘子》的问世,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音乐可以这样做啊!

业内人士对周杰伦评价最高的歌曲(周杰伦这首被高晓松高度崇拜的歌)(2)

那么,周杰伦这首被高晓松高度崇拜的歌,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什么是创新,什么是标新立异,什么是与众不同,且来看这首娘子。

先来看最为重要的作曲部分。

周杰伦生涯初期独运匠心精益求精的精神、独辟蹊径不走寻常路的态度、重音乐性重高级技术的音乐品味,皆体现于这首娘子的乐句章节之间。同时需要注意的还有这首歌曲极为别致的旋律和节奏,这应该也正是当初高晓松第一次听就惊讶无比的地方,旋律与律动咬合度极高,互相衬托彼此之间的“怪异”,“__【娘】子~娘子却每日折一支杨【柳】【你在哪里】,__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技术含量极高的反拍节奏型,下划线部分的重拍被空掉留白,8分音符与16分音符乱序组合,首音是习惯之内的加重强调(但这个强调却放在了弱拍上),本该弱化的尾音则再次得到强化,“杨柳”两字被拆开,“柳”放在了新的小节,“你在哪里”四个字重新加重,仅仅这一句,就已经完全打破汉语习惯和语感,让人琢磨不透,却又回味无穷。更不用提之后的“相思寄红豆”几个字能唱准的人直至如今都没有几个,周杰伦卓越的rap天赋早在第一张专辑就已经锋芒毕露。

业内人士对周杰伦评价最高的歌曲(周杰伦这首被高晓松高度崇拜的歌)(3)

再来看看文山的作词部分更是毫无疑问的满分之作了。

悲凉沧桑的塞北荒原,铁血柔情的天涯过客,托腮折枝寄忧思的如花娘子,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一幕一幕,尽在眼前。那个时候的文山亦是我心中最最可贵的,与周杰伦同期做幕后、同时出道,明明已经不再年轻,却总是得不到应有的赏识。那种文笔用词,那种与作曲结构的贴合程度,那种场景与画面的塑造能力,都是我心中华语乐坛的最佳典范。

另外编曲和演唱,亦皆为满分。

不同于传统中国风歌曲(如一剪梅、梅花三弄)以及周杰伦之后大获成功的流行中国风作品(如菊花台、青花瓷),娘子编曲中没有出现任何一轨“正统古风”配器,比如悠扬婉转的笛与萧,比如哀怨泣诉的二胡和埙,比如珠联璧合的古筝琵琶,再比如空灵潇洒的扬琴巴乌,都与这首歌不沾边,甚至哪怕提琴的弦乐组合都没有。看歌词本应“大气感”十足的一首歌曲,却在配器的使用上仅仅选择吉他、贝斯和R&B鼓点,散而密集的短音,不可以去煽情,也不刻意去营造中国风意境,反而更加突出了歌词中绝望的等待与孤独,也更加塑造出了中西洋结合、现代与古代碰撞的美感。

业内人士对周杰伦评价最高的歌曲(周杰伦这首被高晓松高度崇拜的歌)(4)

最后娘子基本上属于怎么吹都不过分的一首歌曲,其本身的质量与水准超脱了一般听众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范畴,因此也注定曲高和寡。同时,娘子这样的作品,对于周杰伦在音乐界内的地位和受认可度,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可以不喜欢这样艰深晦涩的作品,但是至少,请你尊重它们。

可能,这本身就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