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1)

(温馨提示:本文约4300字,配图12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每年的4月23日,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在69年前的这一天,1949年4月23日,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华东军区海军宣布成立,由张爱萍将军担任海军司令员,这一天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诞生日。六十九载峥嵘岁月,人民海军几经沉浮,由弱变强,从一支仅有帆船小艇的近岸防御性海军逐渐成为今日拥有航母、核潜艇、先进驱护舰的现代化海军。一支强大海军的养成不仅在于舰艇装备的更新换代,更在于英雄传统和战斗精神的积淀与传承。自建国以来,人民海军以劣势装备勇敢地投入捍卫共和国海疆的战斗,与优势敌军屡屡激战,形成并发扬了令人自豪、令敌胆寒的“海上拼刺刀”精神。时值人民海军六十九载华诞,笔者从建国以来的海军战斗中遴选出十场著名海战,与读者一起回顾人民海军的光辉历史,祝愿人民海军生日快乐!

■ 江苏省泰州市白马庙的人民海军诞生地纪念碑。

NO.1万山海战

1950年5月至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南军区陆海军部队对广东省珠江口外的万山群岛实施首次联合登陆作战,肃清盘踞该岛的国民党军。在万山群岛战役中,初生的人民海军在陆军炮兵的配合下,发扬善于近战夜战的特长,以小艇打大舰,书写了人民海军战史上最初的胜利篇章,主要的海上战斗包括垃圾尾海战和三门岛伏击战。

1950年5月25日凌晨2时,解放军登陆编队隐蔽出航。凌晨4时,“解放”号炮艇和“桂山”号步兵登陆舰对垃圾尾岛实施夜袭。“解放”号率先突入锚地,向港内停泊的20余艘敌舰猛烈射击,击伤敌旗舰“太和”号护卫舰,重伤敌指挥官,敌舰忙乱出港时又遭“桂山”舰拦截射击。天明后,敌军发现来袭的解放军舰船仅2艘,遂集中优势兵力围攻。“解放”号奋力血战突围,带伤返回基地。“桂山”舰遭重创后抢滩,舰员与陆军部队登岛后继续战斗,直至壮烈牺牲。与此同时,“先锋”、“解放”号炮艇在牛头岛以东海域遭遇敌炮艇2艘,当即将其击沉。在海军支援下,陆军相继登陆数岛,取得了万山战役的首捷。6月27日晨,隐蔽进驻三门岛的陆军炮兵与海军舰艇一道,对外伶仃岛附近的敌军舰艇实施伏击,经过5小时激战,击沉炮艇1艘,击伤驱逐舰1艘、扫雷舰和炮艇各2艘。

万山群岛战役于8月4日胜利结束,人民海军在海战中击沉炮艇4艘、击伤舰艇12艘,缴获船只11艘。为表彰“桂山”舰的英勇奋战,战后垃圾尾岛被改名为桂山岛。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2)

■ 表现垃圾尾海战中“解放”号炮艇突袭国民党军锚地的画作。

NO.2头门山海战

1951年6月,华东军区海军舟山基地温台巡防大队炮艇分队在浙江沿海的南泽岛、北泽岛设伏,掩护沿海渔船和运粮船队。6月24日黎明,我方运粮船遭4艘海匪机帆船袭击。411、413、414、416号炮艇闻讯驰援,途中411、413艇因故障掉队,414、416艇在头门山岛西北海域遭遇海匪,成功解救运粮船队,并向头门山岛追击海匪,冒着敌岸炮火力攻击敌船。战斗中,414艇的武器发生故障,遭敌反击,全艇伤亡近半,枪炮兵王维福4次负伤仍坚持战斗。411、413艇及时增援,四艇合力攻击,最终击沉敌双桅机帆船1艘,击伤3艘,毙伤海匪50余人,圆满完成任务。战后,华东军区海军授予414艇“头门山海战英雄艇”称号,授予炮艇分队指导员陈立福、枪炮兵王维福“战斗英雄”称号。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3)

■ “头门山海战英雄艇”在修缮一新后被人民军事博物馆永久收藏。

NO.3击沉“太平”号护卫舰

1954年11月,华东军区海军为了打击浙江沿海国民党海军舰艇的袭扰,为解放一江山岛和大陈岛创造有利条件,派出6艘鱼雷艇在高岛隐蔽待机。11月14日零时5分,高岛观通站在东南方15海里处发现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零时23分,4艘鱼雷艇出击,在岸上指挥所引导下接近目标,于1时28分发现“太平”号并展开战斗队形,并于1时35分相继发射鱼雷。“太平”号发现我军鱼雷艇后仓皇射击并试图规避,仍于1时37分中雷,丧失机动能力,漂泊待援,后由其他舰艇拖航,由于受伤过重,于7时24分沉没于高岛东南18海里处。此次战斗,解放军海军鱼雷艇部队隐蔽出击,击沉“太平”舰,自身无一伤亡,这也是海军鱼雷艇部队的首次胜利。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4)

■ 国民党海军“太平”号护卫舰的前身是美国海军埃瓦茨级护航驱逐舰“戴克尔”号。

NO.4击沉“洞庭”号炮舰

1955年1月10日,在一江山岛战役准备阶段,华东军区海军白岩山观通站于当日22时23分发现1艘国民党军坦克登陆舰。22时43分,在白岩山岛待机的102、105、106号鱼雷艇奉命出击。当时,102艇左舷鱼雷管发生故障,以单雷状态出击。当晚海上风强浪大,102艇因为艇身不平衡,操纵困难,无法编队,只能单独航行。22时47分,观通站发现敌“洞庭”号炮舰,岸上指挥所鉴于敌情有变,命令鱼雷艇返航,避敌锋芒。102艇未收到命令,继续前进,于23时18分遭遇“洞庭”号,在2链(约370米)距离上发射1枚鱼雷,准确命中“洞庭”号中部,使其丧失机动能力。岸上指挥所又派出4艘炮艇前往攻击,于11日2时27分将目标击沉于格屿东南4海里处。此次战斗,人民海军鱼雷艇部队首创单艇单雷近战歼敌的战绩。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5)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鱼雷快艇。

NO.5击沉“台生”号运输舰

1958年8月,人民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实施炮击封锁作战。8月24日17时27分,我海岸炮兵对金门岛料罗湾的国民党军舰船展开炮击,迫其离港出逃,敌“中海”号登陆舰和“台生”号运输舰负伤驶往外海。18时10分,海军东海舰队派出6艘鱼雷艇前往截击,在东碇岛附近遭国民党军岸炮拦截,我军岸炮随即给予压制,掩护鱼雷艇编队通过。18时40分,鱼雷艇编队发现目标,并于19时18分展开战斗队形。19时25分,180、105艇占据阵位,向“中海”舰发射鱼雷,命中1枚,敌舰负伤逃遁。19时25分30秒,184、175、103艇对“台生”号发射鱼雷,命中2枚,目标当即沉没。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6)

■ 1958年8月,金门炮战期间,解放军炮兵部队在夜间炮击金门的场面。

NO.6击沉“沱江”号猎潜舰

1958年9月金门炮战期间,为破坏国民党军的海上运输,海军东海舰队派出6艘鱼雷艇、3艘高速炮艇和4艘慢速炮艇组成突击编队,在海岸炮兵的支援下截击敌运输船队。9月1日20时52分,海军观通站发现敌“美坚”号登陆舰、“维源”号大型猎潜舰、“沱江”、“柳江”号小型猎潜舰正驶向料罗湾。22时03分,我突击编队出击。23时40分,鱼雷艇编队发现“沱江”、“维源”两舰,于是展开攻击队形。在相距30链时,鱼雷艇编队遭遇敌舰拦阻射击,加上海况较差,队形散乱,遂以单艇对“维源”舰实施鱼雷攻击,未能命中。与此同时,高速炮艇编队集中火力攻击“沱江”舰,逼近至300米距离,后因弹药供应不及,火力中断。9月2日零时8分,炮艇编队重新组织火力攻击,“沱江”舰中弹起火,企图冲撞突围,我艇在规避中丢失目标。零时20分,炮艇编队再度发现“沱江”舰,集火攻击6分钟后撤出战斗。“沱江”舰遭重创,被拖至马公附近沉没。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7)

■ 表现解放军海军鱼雷艇编队守卫海疆的宣传画。

NO.7八·六海战

1965年8月5日晨,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旗舰“剑门”号大型猎潜舰和“章江”号小型猎潜舰由台湾左营出航,窜犯大陆沿海。海军南海舰队驻汕头地区的4艘护卫艇和11艘鱼雷艇做好迎击准备,于23时13分出击。6日1时42分,护卫艇群发现目标,高速逼近,迫使两艘敌舰分开,鱼雷艇群攻击未果,退出战斗。护卫艇群于2时51分对“章江”舰实施猛烈攻击,目标中弹爆炸,于3时33分沉没于东山岛东南24.7海里处。在战斗中,611艇遭敌舰火力攻击,机电兵麦贤得在头部负伤的情况下坚守岗位,保证了引擎的运转。击沉“章江”舰后,611艇因伤返航,其余3艘护卫艇与5艘鱼雷艇高速追击“剑门”舰,于5时10分展开攻击,护卫艇在7~5链距离上猛烈开火,使目标中弹起火。5时20分,鱼雷艇群分为两组,在3~2链距离上齐射鱼雷10枚,命中3枚。5时22分,“剑门”号沉没于东山岛东南38海里处。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8)

■ 表现八·六海战的画作,此次海战是人民海军对台作战的最大胜利。

八·六海战是人民海军在东南沿海对台作战中取得的最大胜利,充分发挥近战夜战优势,一举击沉2艘敌舰,击毙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司令胡嘉恒海军少将以下170名官兵,俘虏33人,己方仅护卫艇、鱼雷艇各2艘轻伤,牺牲4人,负伤28人,创造了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经典战例。战后,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授予611艇机电兵麦贤得“战斗英雄”称号,授予611号护卫艇“海上英雄艇”称号,授予119号鱼雷艇“英雄快艇”称号。

NO.8崇武以东海战

1965年11月13日,国民党海军巡防第2舰队“永昌”号护航炮舰和“永泰”号猎潜舰由澎湖出航,袭扰福建沿海。海军东海舰队派出6艘护卫艇和6艘鱼雷艇组成突击编队,在福建省崇武以东的乌丘岛海域设伏。22时16分,突击编队在岸上指挥所引导下发现目标。23时33分,护卫艇群在0.5海里距离上开火,击伤“永泰”号,迫其向国民党军占领的乌丘岛逃离,“永昌”号则向外海规避逃遁。23时35分,突击编队指挥艇中弹受伤,遂转移指挥并召唤鱼雷艇攻击。鱼雷艇群冒着“永昌”舰的猛烈炮火,反复抢占阵位,14日零时31分,145号鱼雷艇在距敌300米处发射鱼雷,击中“永昌”舰尾部,使其瘫痪下沉。护卫艇588、589号逼近至100米处向目标水线处猛射,加速其沉没。1时06分,“永昌”号沉没于乌丘岛以南15.5海里处。战后,国防部通令嘉奖参战部队,授予588号护卫艇“海上猛虎艇”称号。崇武以东海战是人民海军与台湾国民党海军的最后一次海上交战。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9)

■ 文革时海军宣传画:常备不懈,务歼入侵之敌。

NO.9西沙海战

1974年1月,南越海军舰艇侵入我西沙群岛永乐群岛海域,驱赶、冲撞我方渔船,并派兵登岛。南海舰队奉命派出猎潜艇271、274、281、282号和扫雷舰389、396号,在舰队航空兵掩护下前往永乐群岛海域巡逻。1月19日晨,南越海军10号、16号驱逐舰在广金岛水域靠近由271、274、389、396舰组成的巡逻编队,并实施冲撞挑衅。同时越军4号、5号驱逐舰进犯广金岛、琛航岛,企图登陆,被驻岛民兵击退。10时22分,南越四舰突然向我方舰艇开火,巡逻编队被迫奋起自卫,以猛烈炮火展开反击,除以舰载枪炮实施攻击外,还逼近目标以轻武器和手榴弹杀伤敌舰舱面人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南越四舰均被击伤,分头逃逸。12时12分,281、282舰赶来增援,集中攻击遭到重创的越军10号驱逐舰,使其中弹起火爆炸,于14时52分沉没于羚羊礁以南海域。此战,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击沉南越1艘驱逐舰,击伤3艘,己方1艘扫雷舰重伤,1艘扫雷舰和2艘猎潜艇轻伤。1月19日海战后,南海舰队调集舰艇15艘,掩护陆军及民兵部队收复被南越军队占领的3座岛屿,取得了西沙自卫反击战的完全胜利。战后,参战部队受到中央军委和国防部的通令嘉奖。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10)

■ 表现1974年1月西沙海战的画作,此战充分展示了人民海军的“海上拼刺刀”精神。

NO.10赤瓜礁海战

1988年初,中国政府受联合国委托,在南海南沙群岛海域建立海洋观测站,进行科学考察活动,受到越南当局的反对,越南海军派出舰艇前往南沙群岛海域进行阻挠和袭扰,侵占多处岛礁,与海军南海舰队的护航编队形成对峙。3月13日下午,越军505号登陆舰,604、605号武装运输舰侵入赤瓜礁、琼礁和鬼喊礁海域,准备武力强占三处礁盘,与中国海军502号护卫舰“南充”号展开对峙,随后531号护卫舰“鹰潭”号、556号护卫舰“湘潭”号赶往增援。中国舰艇在吨位和火力上均占有优势,但恪守不开第一枪的原则,一对一地监视越舰。3月14日8时47分,中越登礁人员在赤瓜礁上发生冲突,越军首先开枪打伤我方人员。中国海军舰艇立即开火还击,经过约50分钟的交火,消耗100毫米炮弹285发,37毫米炮弹266发,击沉越军604、605号运输舰,迫使505号登陆舰抢滩焚毁,我方舰艇无一受伤。赤瓜礁海战是中国海军距今最近一次的海上实战,有力捍卫了中国在南沙群岛不可侵犯的神圣权利。

刺刀见红打一字(刺刀见红血染海疆)(11)

■ 参加1988年3月赤瓜礁海战的“鹰潭”号护卫舰,退役后被保存在青岛海军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