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书里,所谓的“鸿鹄志”到底指的是一种什么志?

鸿鹄之志是说谁(什么是鸿鹄志)(1)

一说到“鸿鹄志”,大家自然想到的就是我们在初中都读过的《陈涉世家》里的“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的“鸿鹄之志”大概指的是一种宏大之志吧?

其实,“鸿鹄之志”四个字在《史记》之前便有人提到——在《吕氏春秋》的“士容论第六”,原文是——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人亦然,诚有之则神应乎人矣,言岂足以谕之哉?此谓不言之言也。

意思是:骥骜的气质,鸿鹄的心志,能够使人们知晓,是因为这种气质和心志确实存在。人也是如此,确实具备了,精神就能使别人感知了,言语哪能完全使人相信呢?这叫做不言之言啊!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古籍里的“鸿鹄之志”,未必专指宏伟之志,更是指独立自由的高洁之志。(“骥骜”也是自由独立的象征,这或从楚辞中来,《惜誓》: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犬羊。贾谊的《吊屈原文》发挥了这个意思: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

曹植曾写过一首小诗——《野田黄雀行》,里面有这样几句:不见篱问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比起“鸿鹄之志”,我倒更希望我的学生能像这诗中的黄雀一样,当他们的思想陷于俗谛桎梏时,总能有人拔出“宝剑”帮他们斩断精神的网罗,使他们获得“飞飞摩苍天”的自由,相信在这自由中他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志。

作者:张 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