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点赞并留言,立即领取学习资料包!

1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是指译文要自然、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完美地体现原文的写作风格。

2 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1)留。

专有名词,如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官职等,可不译。例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2)补。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如:

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这是个表被动的省略句,在动词“感”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相当于“被”,翻译时要补出。全句可译为“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在“再”后面省略了谓语“鼓”,在“三”后面也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出。

(3)删。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久”后面的“之”是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翻译时可删去。

(4)换。

在翻译文言文时应把文言词语,包括一些特殊的习惯用语(如“谪”“迁”等)换成现代的词语。例如: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句中的“吾”“汝”应分别换成“我”“你们”。

②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句中的“谪”应换成“降职”。

(5)调。

在翻译文言文时,有些句子的语序需要调整。如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等。例如:

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此句应调整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②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此句应调整成“苦何而不平”的形式。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考题(直击初中语文试卷)(1)

(6)选。

针对文言文一词多义的情况,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例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顾”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主要有六个:(1)动词,回头,回头看;(2)动词,顾惜,考虑;(3)动词,探望,拜访;(4)副词,反而,却;(5)副词,不过,只是;(6)副词,岂,难道。这就要求我们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选择,显然在这个句子中用(3)项的意思最合适。

(7)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例如:

①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属”同“嘱”,在翻译时必须译出。

②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咸”译成“全,都”,“讯”译成“消息”。

(8)固定句式的固定译法。

文言文中固定句式的译法一般也是固定的。例如:

①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得无……乎”是固定句式,相当于“恐怕……吧”,翻译时应按固定句式译出。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二章》)

“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译为“不也是……吗”。

(9)意译。

按原文表达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

文言文中经常会用到比喻、借代、对偶、互文、婉曲等修辞手法,如果仅直译会不准确,可结合意译。例如: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直译:黄头发和垂下来的头发,个个都安闲快乐。这显然不正确。

意译: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

总之,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是把古代汉语换成现代汉语,而不是解释或说明,也不是根据原意进行创造性改写,所以,必须着重在古今汉语的相异之处进行改换,在不失原意的情况下,尽可能不做大的变动,但要照顾到译文的贯通畅达。

文言文翻译方法总结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然后分段。由段到句,由句到词,全部理解,连贯一气。

难解句子,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要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段间,联系紧密。跳跃句子,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明增意。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掌握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

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常见虚词,没有定意,对待之法,因句而异。

全篇译完,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错字灭迹;标点符号,也要查对。改无可改,再行搁笔。

初中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考题(直击初中语文试卷)(2)

点击以下链接,解锁更多知识: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 易混近义实词辨析(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2 易混近义实词辨析(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3 易混近义实词辨析(三)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4 易混近义实词辨析(四)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5 易混近义实词辨析(五)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6 易混近义实词辨析(六)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7 易混近义虚词辨析(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8 易混近义虚词辨析(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9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成语(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0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成语(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1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成语(三)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2 怎样判断病句(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3 怎样判断病句(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4 怎样判断病句(三)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篇:15 怎样仿句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篇:16 古诗词初赏析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篇:17 把握古诗词情感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篇:18 题目演练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古诗词鉴赏篇:19 古诗词意象典故总述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20 文体常识(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21 文体常识(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22 文体常识(三)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23 文体常识(四)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课外知识拓展:24 需掌握的中国古代作品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25 记叙文阅读(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26 记叙文阅读(二)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27 记叙文阅读(三)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28 记叙文阅读(四)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29 记叙文阅读(五)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30 文言文阅读(一)

直击初中语文试卷|阅读:31 文言文阅读(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