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的深度解析(纪实与艺术的尴尬平衡)(1)

没想到好莱坞也有“主旋律”,也拍爱国片。

《逃离德黑兰》据称来自一段真实的历史:

1979年11月4日,伊朗革命达到顶峰,激进分子猛攻美国在德黑兰的驻伊大使馆,并抓走了52名人质。与此同时,6名美国人趁乱逃脱并躲到了加拿大驻伊大使馆中,为了营救这六名被困者,一位精通伪装技巧的的中情局特工托尼·门德兹策划了一个营救方案,把自己伪装成一名加拿大电影制片人,到伊朗拍摄一部影片Argo,被困的6名人质则谎称是与门德兹一起的剧组工作人员,经过无数磨难惊险,最终在“最后一分钟”成功地将6名美国外交人员带离伊朗。

故事中闪现着太多的人性光辉:不计回报出钱出力资助“拍摄计划”的电影从业者,收容美国人员的加拿大大使夫妇,掩护Argo计划的加拿大使馆的伊朗女管家,特别是影片男主角托尼尊重生命、信守责任而不计后果、义无反顾更令人动容。

镜头中情节环境气氛的营造比较成功:狂热的大规模示威,革命卫队的枪杀、绞刑、追逃,如履薄冰,增加了剧中人物的生存危机感和观影的紧张感。

但从总体而言,《逃离德黑兰》并不完美:

一是从结构上作品囿于纪实,在事件主体的前因后情上费了不少笔墨,像伊朗巴列维国王下台的背景,成功营救后的授勋表彰,托尼妻儿的重聚,无一不显得枝蔓。导演在纪实和艺术之间走钢丝,玩平衡很不讨喜。观众来到影院,关注的是人,人的性格、人的命运;如果关注的是史,那么镜头所表现的信息量太少且夹杂了主观因素,无法让人信服。看来导演还未能理解有舍有得的哲理。

二是从题材而言政治意蕴浓厚,完全以美国主流价值观解读伊朗,对伊朗人民的政治选择、宗教选择不包容、不认同,夸张丑化了革命时期伊朗民众的粗暴狂热。看完电影,我才明白该片获奥斯卡金像奖、美国金球奖等诸多奖项,甚至前总统奥巴马夫人远程视频为该片授奖的原因了,政治与艺术很难分开,至少不应这样直接、不加掩饰。

三是决定事件走向的细节瑕疵明显,登机前的关键时刻,通关人员已经在严格盘查,而此时革命卫队已获得了逃亡者的人像资料,需要“奔跑——飞车——砸门——拦阻飞机”?电话,不能用吗?给通关人员、给机场控制塔通知非要靠两条腿?飞机起飞就不能召回吗?这种“最后一分钟逃离”的好莱坞套路,无非是为了完成个人英雄主义的表演。

一言以蔽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