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经常跟好友相聚。初逢“酒场”还有些腼腆,随着酒量的攀升,技巧的熟悉,还真有那么点“酒经沙场”的感觉,有段时间里天天做“酒仙”,真正有点“但愿长醉不愿醒”的味道。

于是当时傻乎乎地想,如果没有酒这世界将会失去多少乐趣?因此,我非常感谢仪狄和杜康这两位酒的鼻祖。没有他们,谁知道世界上还有酒这么好的东西可以陪伴寂寞的人生?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1)

一、无酒的世界太无趣

从古至今,男人与酒似乎有着不解之缘。诗人、剑侠、刺客、盗贼,都是不可一日无酒的主,陶渊明甚至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说起酒,话就多了。人们会想起唐朝大诗人李白。李白的酒是出了名的。杜甫曾为李白写过一首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2)

李白一生落魄潦倒,在长安拥有昙花一现的荣耀。在他和酒而做的诗句里仿佛天子近臣、朝野权臣,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都是一场浮云。他在喝酒之后,打破了一切常规,解脱了一切禁锢,爆发出耀眼的天才,一旦酒酣,必定诗妙。借着酒的豪情与高傲,使他在虚幻的追求中,胸怀壮志、孤清耿直却落得靠友人接济过日子。自然,每一个替他沽酒的友人也会由衷地感到荣幸。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3)

二、酒为知己

  唐朝的风尚,骆驼与诗歌在黄河旁凝固。胡沙漫天时,李白梦中雄心勃勃的酒,日倾三百杯,没有人能胜过他的酒力。

而诗就从他的指间流出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些与酒有关的千古名篇中,酒和“愁”总是出现的特别多。他过得很不开心,却是真性情。他说:“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4)

  李白的大半生,是在漫游江海及隐居山林中度过的。他以酒为最体贴的知己。他的诗大多是自己的亲身经验。诗与酒,陪伴了他的漫漫一生。

最后,他在酒中死去。《唐摭言》中曰:“李白著宫锦袍,游採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这样的死亡形式,浪漫地一塌糊涂。死在自己钟爱一生的“知己”怀里,也算是值得了。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5)

三、酒醉不如心醉

饮酒的原因和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逃避沉重责任,有的是为胜利庆功,有的是为失败寻求补偿,有的是因为人生的沉沦,有的是为了麻痹心灵的痛苦,有的是为了减轻精神的孤独。

而欧阳修就是那个逃避的人。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6)

 除李白,自号“醉翁”的北宋文人欧阳修那种写意的“醉”,很让我喜欢。欧阳修以一篇《醉翁亭记》,震撼千古文坛。他本来是不饮酒的。庆历五年,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等人的新政,且不避怨谤,敢于揭露官吏的阴私,因而得罪了守旧官僚左丞相夏竦等人。

一向工于心计的夏竦,用了最小的力气办成了最大的事情。他利用欧阳修甥女张氏犯法一事,在皇帝面前攀咬诬告欧阳修与侄女有染。这种捕风捉影的事情,让欧阳修浑身是嘴也说不清楚。在重视风评的宋朝,这可是很大的罪名。皇帝无奈之下,只能将欧阳修以河北都转运按察使龙图阁直学士罢知滁州。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7)

 人生不得志,使许多文人与酒结成不解之缘。欧阳修也不例外。但他不是借酒浇愁,倒似乎是放达自适,在精神上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处。应该说,滁州太守是个闲官,这就足够让他有时间饮酒游乐。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8)

十年前,他批评过那些遭贬后“傲逸狂醉”的人,如今轮到自己时,却以“醉翁”自诩。不过他这“醉翁”,不是沉酣于酒,而是直接沉郁于酒,那些悲苦随着酒水咽下,才是暂时忘却世间事。于是他喝成了一个酩酊大醉,整日不省人事的酒鬼。

一句禅语让你彻底释怀(但愿长醉不愿醒)(9)

欧阳修酒量不行,“饮少辄醉”,但是绝对不耽误写文章史书记载他是“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可见他是很写意的心醉、意醉、神醉。真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让后人赏之、悟之、思之。

 自从开始在网上写作后,我没有再喝过酒。可每每坐在案头,都有一种醉意朦胧的感觉。彷彿是饮亦可醉,不饮也亦可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