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上门加油,老顾客还赠送“特殊服务”?今年1月20日,柳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在工作中获悉,在柳州市瑞龙路附近,有人发放小卡片低价兜售汽油。柳州市公安局柳江分局联合特警支队深挖线索,重拳出击,历时8个多月,成功打掉一个储存、运输、销售“黑油品”的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8名。

小卡片牵出“黑油品”经营团伙

今年1月,中石化柳州分公司工作人员向柳州市特警支队民警反映,在瑞龙路附近有人以发放小卡片的方式低价兜售汽油,且加油还得赠送“特殊服务”一次。

柳州市特警支队接到线索,立即核实相关情况,证实确有低价油品在出售,而“特殊服务”则是该团伙促销的噱头。

1月27日,柳州市公安局柳江分局拉堡责任区刑侦大队对该线索进行立案侦查。通过侦查,民警发现,低价非法售卖汽油的团伙藏匿于柳江区进德镇某村,是一个以邹某宁等人为首的犯罪团伙,该犯罪团伙自2020年开始,在未办理任何相关证照的情况下非法售卖劣质汽油。该团伙分工明确,先将劣质汽油从进德镇某村“黑油品”站分装,然后按照每升6.4元至6.9元的价格销售给流动改装加油车,再由流动改装加油车在柳州市内各个城区居民小区内、马路边,按照每升7.4元至7.9元的价格出售,汽油要得越多,价格越便宜。

连续破获多起非法经营案(藏匿村庄非法敛财)(1)

两辆流动改装加油车。

截至被打掉前,该团伙销售“黑油品”金额达3000多万元,从中非法获利2000多万元。

9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黑油品”站看到,该站点外围用铁皮围挡围住,从大门进去,有2个铁皮油罐和1个塑料罐放置在油站的仓库内,分别能储存劣质汽油25吨、5吨和2吨。另外一个棚子内,还摆放着一些白色塑料油桶和两台加油机。

连续破获多起非法经营案(藏匿村庄非法敛财)(2)

“黑油品”站点。

“哪个顾客有需要,他们就会24小时上门服务。”拉堡责任区刑侦大队教导员王静称,犯罪团伙对外宣称这些汽油标号为95#汽油,但实际上这些汽油都是未按标准提取的非标油,他们为了牟利,甚至按比例勾兑了一些更劣质的油品。

循线深挖,供货人浮出水面

通过循线深挖,民警发现,该犯罪团伙所贩卖的“黑油品”是从广东茂名某化工厂一个叫黄某丽的人手里购买的。

连续破获多起非法经营案(藏匿村庄非法敛财)(3)

嫌疑人指认现场。

2020年初,邹某宁通过关系得知黄某丽处有劣质的汽油销售,随后与其取得联系,向其购买劣质汽油。

每次向黄某丽购买劣质汽油,邹某宁先交定金,黄某丽则安排人员“发货”。货到后再由邹某宁犯罪团伙成员李某成、陈某向黄某丽支付购油款,并将劣质汽油非法存储在进德镇某村的加油站内。

民警对黄某丽开展侦查发现,其不光将成品汽油销售至柳州,还将成品汽油销售至广东汕头、中山,以及我区的南宁、桂林、百色、玉林等地,销售金额达2.6亿元。

9月21日,柳江公安分局联合柳州市特警支队,在柳州市公安局相关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成功将以邹某宁为首的犯罪团伙抓获,现场查扣大型油罐车1辆、非法改装加油车10辆、运送油桶进行售卖的车辆2辆,扣押汽油约35吨,油库一处,暂扣涉案资金1万余元。

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黑油品”有哪些危害?

柳州市公安局柳江分局拉堡责任区刑侦大队教导员王静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便宜“黑油品”不能加。

危害一:安全隐患大

非法加油站点和非法加油车的消防基础设施保障严重不足,操作人员消防意识淡薄,为了节省成本,大多使用报废的油罐。这种油罐强度不达标,极易造成油气泄漏,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危害二:“黑油品”不经跑

“黑油品”的来源多为走私油、“非标油”,价格虽然便宜,但是油品品质差,不经跑,算下来,并不能省下多少钱。

危害三:缩短汽车寿命

据不完全统计,85%以上的“黑油品”质量不合格,会损害发动机,导致车辆受损,还会对车主的行车安全构成威胁。

危害四:污染大气环境

“黑油品”大多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非标油,容易造成机动车尾气超标,加重环境污染。

危害五:维权保障难

消费者加“黑油品”,没有有效消费凭证,一旦出现问题,非法加油站点和非法加油车往往无迹可循,消费者只能吃哑巴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