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雍正和嘉庆,他们继位之初很相似,也都在立志改变,雍正可以力挽狂澜,嘉庆却失败了,看了以下的分析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一、继位之初

雍正皇帝继位可以说波折不断,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牵扯了雍正大部分的精力,参与夺嫡的诸多阿哥能力影响都不逊于雍正,这次斗争也让雍正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让他在继承帝位后城府和手腕更深一步,这一点上强于嘉庆。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1)

嘉庆在皇帝继位上没能有太多的波澜,平稳的过渡到皇帝,乾隆皇帝用在位不能超过爷爷康熙为名退位为太上皇,嘉庆明面是皇帝亲政,实则如傀儡,家国大事依旧乾隆说了算,比雍正多了两年头上有老子的日子,这两年让他冷眼观看朝臣百官,批阅奏章也让他历练不少,虽不如雍正在战斗中前行收获多,也让他看遍了大清帝国千疮百孔的弊端,为真正亲政积累了经验,也提前做了许多的准备,这方面雍正和嘉庆不相上下。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2)

二、整顿吏治

雍正继位的时候,吏治是个烂摊子,康熙晚年为了自己的声誉,博得为政宽仁的名声,事事以不扰民为施政措施,导致雍正即位后,官吏贪污腐败到极点,官员皇子纷纷从国库借银两,最后户部亏空达数百万两。雍正铁腕追缴欠款,无论是皇子还是重臣,只要欠了国家的银子都是追缴对象,一概清缴。

各省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遮掩,如限期不完,定行从重治罪。三年补完之后,若再有亏空,决不宽贷。

上述意思就是说:不管何种原因造成的亏空,提前报备的和不报备的都一样,三年内必须补足,不可以亏空为由,增加苛捐杂税摊到百姓身上,更不可以借机掩饰亏空,三年限期内完不成的严加处罚,三年内完成的再亏空,也绝不宽待。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3)

雍正治理亏空腐败,手段可谓狠辣无情,包括康熙其他的儿子,只要涉及到人员,毫不留情,雍正十二弟允祹为补亏空,变卖家中珠玉器物等;雍正十弟允䄉补亏空不够数,最后落地抄家罚没。

皇家子弟况且如此,诸多大臣更是不计其数,抄家变卖房屋田地折现银补亏空,使得很多当朝官吏卖大宅住小屋,甚至有逼迫到自杀谢罪,朝臣怨声载道纷纷上折子反对,雍正依然不为所动,人死债存,家中其他子女依旧会为其债务负责,这招一出,众多臣子只得想办法补亏空。

不仅如此,雍正更狠的是为了防止地方官上下包庇隐瞒,采用督抚连坐制度,至此官员上下胆战心惊,任何人不敢欺瞒怠慢,也使得雍正时期的贪污腐败得到控制。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4)

雍正反贪想的比较久远,他怕一些官吏在任上清缴了亏空,会在以后的任职里继续盘剥百姓向下级部属索贿,雍正规定,一旦在任上亏空,即使补缴完了亏空也不允许继续留任,看亏空的金额多少,若可以继续为官的,必须异地任职,杜绝了利用原有关系继续盘剥百姓和向下属索贿情景出现。

雍正知道涸泽而渔的危害,一味的严刑酷法治理贪污腐败是治标不治本,于是他又采取了火耗归公和养廉银制度,这样把原来摊派在百姓身上的火耗银根据各州府情况统一缴纳税款,并且留存在册,按照一定标准给州府的官吏发放薪水,杜绝了因俸禄过少再次贪污的出现,这在当时对治理贪污腐败起到积极作用,这是封建社会中第一个高薪养廉的措施,以此之后中央财政变得逐渐丰裕,这次反腐效果显著。

  • 嘉庆整顿吏治

乾隆晚期的时候,贪污腐败更加横行,比起康熙后期更是严重,特别是以和珅为代表的一系列官员把办事大小,买卖官职等级都明码标价,导致这个大贪官和珅在乾隆时期得以坐拥高官,贪得富可敌国的财富。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5)

嘉庆当上皇帝的时候,乾隆退位为太上皇,名为归政于嘉庆,实则还在行使皇上的一切权利,乾隆活着的时候,嘉庆锋芒收敛蛰伏待发,他立志要成为和雍正一样的皇帝,于是他一边恭敬的对待乾隆,一面冷眼收罗证据,准备在吏治上有所作为改变现状。

和珅在朝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嘉庆选择的时间很谨慎,在乾隆驾崩当日,就命和珅为总理乾隆皇帝的殡礼仪式,切断了和珅和外界的全部联系,紧急做了人事调动,皇宫内外关键职位都换上嘉庆自己信任的人,暗中授意御史弹劾和珅,就这样在深宫中一心治理丧事的和珅成了千古罪人,从乾隆死后到逼迫和珅自尽,仅用了半个月。

和珅死后抄家,嘉庆获得了足以达八亿两的巨额财富,这点上比起雍正继位后国库空虚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6)

和珅死后,嘉庆有钱在身心不慌,他为人宽厚,无绝决之心,整顿吏制没有祖父雍正的无情和狠辣,在官吏腐败案例上处事不公,这也成了这次治理腐败失败告终的最大原因。

两淮盐政征瑞贿赂和珅二十万两银子,和珅嫌少没收,征瑞又把这笔钱给他儿子买了官,不仅如此征瑞还强行百姓募捐,勒索商铺,筹足5000两银子修庙给自己祈福,和珅案爆发后,这两项罪状足可以让征瑞抄家伏法,但因为征瑞是满臣,仅仅是革职发放东陵做监工。

再说湖北道员胡齐仑,胡齐仑是汉官,他在湖广总督毕沅手下做事,毕沅各项杂事皆不管全由胡齐仑一人做主,胡齐仑不按规定发放兵饷,挪用兵饷三万余两贿赂上级,嘉庆恼怒对胡齐仑从严判处,给予绞刑。

这两案在同一年由嘉庆处理,此案件一出,和珅案件后的官吏战战兢兢又恢复如初,本意和珅杀鸡儆猴的威慑力荡然无存,以至于后面的官员在处理满汉获罪上都以嘉庆靠齐,也使得嘉庆轰轰烈烈反腐只杀了和珅,这次整顿吏制的以失败告终。

三、启用人才

雍正继位后根基不稳,九王夺位产生的后遗症逐渐显示,其他参与角逐皇位的阿哥统一战线,站在了雍正的对立面,他们把持朝政的关键部门纷纷怠政,出工不出力,想看雍正的笑话,雍正沉着冷静应对。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7)

在任用人才上错开原有的官吏,任用自己在府时信任的人,在外用年羹尧平定西北战乱,在朝用张廷玉整顿朝纲起草军机处章程紧握军权,加深了皇权的控制,消弱原来满洲贵族把持军务政要的局面。

启用田文静参奏朝官,用密折制度监控官员行径,在地方用李卫稽查盐政,清理海务弊端,巡视地方官员政务,撕开地方贪官大网治理腐败,成效卓然。

一步步井然有序的布置,雍正把朝政、军事牢牢控制在手中,仅用三年就把满洲贵族统一战线打垮,他的那些争皇位的兄弟也一一遭到清算圈禁,这点上雍正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雍正继位之前都干了什么(继位之初何等相似)(8)

在看看嘉庆,在清理和珅大案后,嘉庆在整顿朝纲上就任人唯亲,仪郡王永璇、成亲王永瑆、定亲王锦恩,这些嘉庆的兄弟子侄统统得到重用,都被封为要职,但是他们的能力可以说配不上职位,这样导致了本是一个大好局面变得越来越坏,这些身在要职的皇亲国戚们拿着嘉庆给予的高俸禄却不能为嘉庆解忧,导致嘉庆一心整顿朝纲政务,结果是愈来愈差,最后大清各地农民起义纷纷揭竿而起,盗贼横行。

从以上三点就可以看出,在改革上雍正是坚决的,面对阻挠一往无前,而嘉庆魄力不足,面对困难顾虑太多,这也就是同样的境地,结局不一样的原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