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酶类(hydrolase)催化底物的水解反应,如蛋白酶、脂肪酶等。水解酶一般起降解作用,多位于胞外(如消化道中)或溶酶体中。有些蛋白酶也曾称为激酶(如肠激酶,EC 3.4.21.9,现已改称肠肽酶)。可分为水解酯键(如限制性内切酶)、糖苷键(如果胶酶、溶菌酶等)、肽键、碳氮键等13个亚类。

水解酶有不少位于胞外,容易获得,而且一般结构简单,不需要辅因子,适于工业应用。所以在酶工程中最早应用的酶多为水解酶,如淀粉酶、脂肪酶等。目前也是生产中应用最多的酶。

酶的七种分类(酶的分类与编号)(1)

淀粉酶

裂合酶类(lyase)催化从底物上移去一个小分子而留下双键(或环)的反应或其逆反应,如醛缩酶、水化酶、脱羧酶等。当某个反应的合成方向更为重要,或者是唯一的合成方式时,可以使用英文名称synthase,中文一般称为“某某合酶”。根据断裂键的类型,分为C-C键裂合酶、C-O键裂合酶等8个亚类。

酶的七种分类(酶的分类与编号)(2)

草酰乙酸脱羧酶

IUBMB调整过分类,把一部分裂合酶转移到移换酶分类中。比如柠檬酸合酶(citrate synthase)曾被列入裂合酶(EC 4.1.3.7),现已转移到乙酰转移酶中(EC 2.3.3.1)。

酶的七种分类(酶的分类与编号)(3)

柠檬酸合酶

异构酶类(isomerase)催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包括消旋酶、差向酶、顺反异构酶、变位酶(分子内基团转移)以及分子内氧化-还原、分子内消去-加成反应等6个亚类。

酶的七种分类(酶的分类与编号)(4)

葡萄糖-6-磷酸-1-差向酶

连接酶类(ligase)催化由两种物质合成一种物质,必须与ATP分解相偶联。如DNA连接酶,氨酰-tRNA合成酶等。以前曾经将合成酶(synthetase)作为通用名称,因为许多人将其与合酶(synthase)混淆,所以IUBMB于1983年将其改为连接酶。

根据新形成键的种类,共分为6个亚类,如C-O键、C-C键等。其中催化形成C-C键的只有羧化酶(carboxylase)一个亚-亚类(EC 6.4.1),如乙酰辅酶A羧化酶等。

酶的七种分类(酶的分类与编号)(5)

丙酮酸羧化酶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习惯把可以产生某种物质的酶直接就叫做某某合酶,而不管其具体反应机制。而且合酶与合成酶很容易混淆,所以叫做合酶或者合成酶的,其实什么酶都有。也有不少酶在英文中synthase和synthetase的叫法都有,所以不能仅仅根据名称判断酶的分类。详见《叫合酶(synthase)的,并不都是裂合酶》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