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给人的感觉是这147所高校全部站在同一平台上了但是打死也不会认可的是,这147所高校全都是一个档次实际上也没有哪位朋友能够把147所高校全部放在一个档次上,大家需要一个给147所双一流大学分级排队的标准,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第二批双一流大学评测结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第二批双一流大学评测结果(第二轮双一流大学147所)

第二批双一流大学评测结果

我国高校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不再区分一流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给人的感觉是这147所高校全部站在同一平台上了。但是打死也不会认可的是,这147所高校全都是一个档次。实际上也没有哪位朋友能够把147所高校全部放在一个档次上,大家需要一个给147所双一流大学分级排队的标准。

大家知道2017年首轮双一流建设大学的确定,就是在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名单基础之上,增加了25所高校。同时,还区分了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36所(全都是原985工程大学)、双一流建设B类大学6所(3所原985工程大学、3所具有区域龙头性质的综合性原211工程大学)、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因此,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方案,已经给出了137所高校的具体划分。虽然很不科学,但是也有一定的说服力。

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的公布,在首轮137所的基础上,继续增加了7所,共有147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中,不再区分双一流建设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大学,都是双一流建设高校了。

另以为我不识数,为啥137所 7所会成为147所?原来的137所中有3所一分为二,就是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区与武汉、徐州、青岛分别为独立的一所双一流建设大学了。这只是一个计数方式的问题。只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方案,把147所高校弄在一个平台上,没有进一步分类,这让人有些懵圈。他们都在一个层级?他们全都论哥们了?表面上看,就是这么回事,却没有多少人能够认同,也使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大学的社会认可度受到影响。

但是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发展过程,可以自然地把这些高校分级分档。不过存在很多弊端。

第一类:原985工程大学,共39所。其中,首轮双一流高校建设方案区分了A类和B类大学,其中36所高校成为双一流建设A类大学,3所(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为双一流建设B类大学。其实B类的3所学校,肯定不是39所原985工程大学中垫底的学校,原985大学中有些不如这3所B类大学,却成了A类。

第二类:原211工程大学,共73所。其中3所(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成为双一流建设B类大学,70所成为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但是说郑、云、新三校不可能是原211工程大学中的领头羊,他们只是满足了地域发展均衡的条件,并不是实力与水平的方面的胜出。那些强势的211工程大学,比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其专业水平远超郑云新。

第三类:首轮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非211工程大学,共25所。其中有实力与水平不让清华北大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外交学院,有公安行业北斗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也有国家要重点发展的中医药行业性大学5所,还有单个学科全国领先的大学如上海海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也有艺术类体育类行业院校。这些院校其实是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把他们全部划分为一个层次,也非常不妥,他们的实力差距太大。

第四类:第二轮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非211工程大学,共7所。这7所院校都有自己的特点,也都大之前大家关注的焦点。山西大学、湘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感觉这7所双一流建设大学,比首轮进入双一流建设的某些大学更强一些。

以上对147所双一流大学的分类,并非准确,只是借助双一流建设大学的发展过程来看。老铁们,你们有什么更好的分级分类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