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翼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摘要:作为电影的字幕翻译,目的首先是希望观众更好的接受电影本文主要探讨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电影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也不尽相同;且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造成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于一个句子,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在目的论指导下考虑到文化因素来评价一下译者是怎样运用翻译策略来处理的,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疯狂动物城衍生剧主题?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疯狂动物城衍生剧主题(目的论视角下文化因素对动画字幕翻译的影响)

疯狂动物城衍生剧主题

张翼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 300222

摘要:作为电影的字幕翻译,目的首先是希望观众更好的接受电影。本文主要探讨了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电影中一些词语和句子的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也不尽相同;且由于中西方的不同文化造成中国人和西方人思维方式不同,所以对于一个句子,中文和英文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在目的论指导下考虑到文化因素来评价一下译者是怎样运用翻译策略来处理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21)07--02

一、目的论目的论有三个指导原则,即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这三个原则之间有先后等级之分,连贯原则的优先级高于忠实原则,同时这两个原则要以目的原则为前提[1]。

在该理论的视角下,一切翻译行为都必须首先服从“目的性原则”,也就是译文应该根据所要达到的效果进行语言上的组织,同时还应该被目的语读者接受[2]。本文分析的是动画电影字幕翻译,面向儿童青少年和部分成年人。连贯的核心思想是翻译成果被目的语读者理解,符合其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而在忠实原则视角下,译文应该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内容和神韵,但是再现程度根据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而有所不同。

二、《疯狂动物城》中的动物中英文词对应的文化因素(一)中英文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相同

《疯狂动物城》中的主角分别是兔子Judy,还有狐狸Nick。这两种动物的中文和英文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大致相同。

比如狐狸与fox也是不仅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也相同。电影中,大象售货员看到狐狸让他赶紧走,兔子警官也拿出防狐喷雾。说明西方人对fox的印象是狡猾、奸诈,中国人也是。

(二)英汉语言中的词概念意义相同,但内涵意义不同

大象和elephant概念意义相同,但它们的内涵意义不同。大象在东方人眼中是可爱的动物。而在西方,大象是“笨拙”的象征,是不受欢迎的。

例,水牛警长开会时说:“...we need to acknowledge 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Francine ...Happy birthday.”翻译:第一件,该死的 大象警官是不是来了。弗朗西,生日快乐。电影里放到这里的时候,大象先是紧张了一下,然后听到警长说生日快乐才松口气。这里水牛喊大象时很嫌弃,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大象是笨拙无用的象征,和中文中大象的内涵意义不同。

(三)英语的词汇具有内涵意,但是汉语相对应的词汇没有内涵意。

比如羊。英文里的黑羊Black sheep等于中文的害群之马。在电影中,Judy和小伙伴们排话剧,小黑羊说:“Yeah, I don’t have to cower in a herd anymore.”翻译:我再也不用整天躲在羊群里了。Black Sheep 在英语中指害群之马,但中文的羊里面没有这个内涵意义。

三、评价译者采用的翻译策略从归化翻译、异化翻译和归化加异化翻译策略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归化翻译

1.词语归化翻译

“Gazelle”是动物城里能歌善舞的大歌星,被译为志玲羊。这样的归化翻译让我们可以联想国内明星林志玲。

例:“Well, look at you , Junior Detective .”翻译为:哦,你真行,小福尔摩斯。

这里译者也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虽然福尔摩斯是外国名著的侦探,但也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典型侦探形象,所以这样翻译调动了我们中国人脑海中的内涵意义,帮助我们更好理解。

词语归化翻译更多体现了目的原则。因为《疯狂动物城》是电影,主要观众是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所以可接受性是很重要的,译者在这里通过归化策略把英语转化为具有中国内涵意义的中文词。提高了文化信息的可接受性。

2.句子归化翻译

(1)英语多用被动语态,中文多用主动语态。

这背后也源于中西方不同文化造成的思维方式差异。西方人看待世界更客观,东方人相对主观。他们在描述客观规律的时候多用被动,显得自己的描述更客观。

例:Back then ,the world was divided in two .翻译:那时世界分成两部分。

译者在这里把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符合中文表达习惯,我觉得更多体现了连贯原则。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使观众更易理解译文。

(2)英语动名词作主语,中文人作主语。

中国人更具形象思维,西方人更具逻辑思维。所以中国人喜欢把有生命的作主语。但英语可以把没有生命的动名词作主语。这背后也源于文化的不同而造成思维方式不同。

例,第一天上班水牛警长只让Judy开罚单,说:“Well, then writing 100 tickets a day should be easy.”翻译:那你一天开100张罚单应该不难。西方人可以用动名词或者物体做主语,中文一般使用人作为主语。

我觉得这样更多体现了连贯原则。中国人不大能接受把没有生命的事物作为主语,所以译者在字幕翻译时把人作为主语会更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观众更易接受译文。

(3)英语有主语,中文无主语。

中国人擅长综合思维西方人擅长分析思维。汉语是意合语言,不一定需要主语,时态或者连词,意思到了就可以。而英语是形合语言,富含时态,需要主语,需要连词。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源于文化的不同。

例,Judy录下了Nick的话,要求Nick帮自己查案。原句:And if you want this pen ,you’re going to help me find this poor missing otter ...翻译:如果想要这只笔就帮我找到这只可怜的失踪水獭。

英文的主语你,在中文中省略了。译者这样处理更多体现了目的论中的连贯原则。因为这样做符合中文是形合语言,英语是意合语言的特点,使观众更容易接受译文。

(4)西方人表达时间空间是从部分到整体、由小及大,而中国人恰恰相反。

中国人擅长综合思维,西方人擅长分析思维。思维方式会因不同文化而明显不同[3]。

例,Judy和Nick去动物车管局调查信息。原文:“ADDRESS: 755 EVERGREEN DR TUNDRATOWN , ZOOTOPIA ”翻译:地址:动物城冰川镇长青街755号。这里就体现了西方人表达空间的方式是从小到大,而中国人反过来。

我觉得更多体现了连贯原则。中国人对空间时间的描述,比较容易接受从整体到部分,由大到小,所以译者这样处理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使观众更容易理解译文。

(二)异化翻译

直译

前文中大象和Black sheep,译者也是采用直译来处理,这样做忽略了其内涵意义与中国文化的不同,观众就会失去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比如大象在西方是指笨重多余;Black sheep相当于中文的害群之马。

字幕译者对此有文化内涵的词句用直译来处理,翻译字面意思,但是其联想意义对观众来说难以理解。所以我觉得这样没有太符合忠实原则。译文没有相应西方文化知识的解释,不够忠实于原文的。

(三)归化加异化翻译

电影里有一只无赖黄鼠狼“Weaselton”译为“猥琐屯”。译者先采用了音译处理,译文发音和原文相近,属于一种异化翻译策略。译者同时也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用“猥琐”这个中文词,说明了其特征。用中国人熟悉的词语来归化处理,体现目的原则。

四、结 语本文分析了文化因素影响下两大问题:一是中西方词句之间文化内涵意义有区别,二是中西方人由于文化差异导致思维方式差异很大。从目的论视角评价了字幕翻译作者怎样通过三种翻译策略处理两大问题,也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涉及文化因素动画字幕翻译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静.浅析翻译目的论三原则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6[10].

[2] 石海辉.文化差异与语言的可接受性[J].海南师院学报,1996[11].

[3] 郑意长.跨文化交际教程[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张翼(1988-),女,汉族,江苏赣榆人,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