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年审的时候会计师事务所会招聘大量的实习生,2018年寒假期间我有幸进入到国内的一个八大所去实习,实习期大概4个月左右,跟进了两个年审项目,彻底体验了一把996的工作模式,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只是「数字的搬运工」和「拍照机器」,这和审计工作的性质有很大关系,审计一定要留下痕迹和证据,保持专业和严谨的态度,每一项结论都要有依据。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方式是项目制,一般由项目经理带着组长和几名员工组成一个小组,进入到项目公司也就是审计现场去审计。

第一次接触审计工作的我既激动又忐忑,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知道自己能否适应这种节奏快、压力大的工作。在实习期间,不得不说自己的Excel水平确实长进了不少,运用Excel处理大量数据时,能让工作效率瞬间提升,在平时我们可以注重自己“工具人身份”的养成,善用工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遇到不会的公式时现学现用,磨刀不误砍柴工。然而实习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让我觉得这并不是一次很好的实习体验,通过这次经历也让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一般从什么开始(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1)


人才培养

就拿我实习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不代表其他所的情况),该所在招聘实习生时只是通过电话简单沟通时间是否合适的问题,没有任何对专业知识的面试或考核,只要时间合适就OK。这样确实可以保证在最快的时间内招满所需要的实习生,但他们却忽略了这一点,实习生其实是公司非常重要的后备力量,如果只是按照时间合适与否的标准来招聘,而不管实习生和岗位的契合度和专业素质,那如何保证事务所对后续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质量。如果事务所只是抱着“用完即走”的态度来对待实习生(目前确实有这种趋势),短期来看是节省了招聘成本和缓解了年审时需要苦劳力的压力,但长期来看则是大大增加了公司人才培养的成本,尤其不利于公司储备人才后备力量。人力成本是一个公司的可变成本,不同的对待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公司创造了一种积极正向、并且重视新兴力量的氛围,那么至少在实习生的心中就会觉得非常温暖,有一种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而这是实习生在初入职场时最需要的力量。

人文关怀

在职场中遇到和自己气场不和的人的情况非常常见,即使是实习生也逃不过此魔咒。我在事务所实习时真是充分体验了这种“酸爽”,其实令我感到不快乐的并不是工作时间长、压力大(本来就是抱着学习的姿态来的),而是没有被平等对待,没有感受到被尊重,有的只是对一个实习生呼来喝去的态度,把实习生只当做“拿外卖、搬凭证、寄快递”的机器人,还有什么比这更扎心的吗?项目经理跟项目时,彼此之间都客客气气;项目经理不在时,那种所谓的“人性的恶”就暴露了出来,更可气的是当出现欺压实习生的情况时,组长不会为了实习生而说句公道话,这就是在变相纵容审计助理的行为,只因审计助理对项目的贡献更大,而实习生就是他们眼中“可有可无”的人,可大家不都是从实习生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吗?当组长可不止是把项目完成这么简单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会管理,这样才能走的更加长远,否则只会沦为「一个只会审计的审计工具」。在这种以项目结果为导向的项目组,让我感受不到一点点的人文关怀,又怎么能让实习生放心的将事务所作为职业生涯的开端呢?往小了说是对整个项目组的不看好,而放大来看就是对审计这份工作的失望。这让我也在思考缺少人文关怀是不是也是事务所离职率高的一个原因呢?通过实习我们可能还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但会明确自己不想干什么,我们总是在排除项后选择了一个比较满意的选项。


当然了我遇到的情况只是个例,我不想因为这篇文章而让大家对事务所产生不好的看法,只是想单纯的分享一下自己在实习后的感悟,好的坏的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个人所在的项目组和遇到的人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就像幸运盲盒一样,在没有打开的那一瞬间,你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奇遇,每一件事都是经历,每一件事都值得被铭记。

大家在职场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奇葩的事情,比如被同事挤兑、被领导欺压、莫名背锅。大家是怎么面对职场暴力的?你的三言两语对职场小白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意义,期待前辈们的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