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黄梅戏,人们往往都能哼出这样的一句唱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可以说《天仙配》就是黄梅戏剧的代名词了,但黄梅戏之乡的安庆人真的知道《天仙配》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情节(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1)

《天仙配》的创作基础是董永行孝,又名《百日缘》、《织锦记》、《槐荫记》等,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宝篇》和干宝《搜神记》

历史版本

魏曹植《灵芝篇》

卖 身:家贫、父老,借贷佣作养父,没法还债,债家填门。天灵感至德。

织 绢:神女为秉机。

东晋干宝《搜神记》

卖 身:家贫,独养父,父亡卖身为奴葬父。

槐荫会:道逢一妇人,愿为永妻,遂与之俱。

唐代《董永变文》、宋元话本董永遇仙传》、明代青阳腔《织锦记》

清代地方戏的很多剧种能演此剧,剧名或称《槐荫树》,或称《百日缘》,剧情基本相同。

传统剧情

传统剧情:

秀才董永家贫,卖身葬父,孝感动天,玉帝命七仙女下嫁董永,赐婚期百日。

成婚后七女为傅府一夜织成十匹锦绢,傅员外喜,认董永为干儿,焚卖身契。

时满百日,傅员外赠银送董永回家,途中夫妻告别。

七仙女临时告之有孕,留白扇给董永进京献宝,董永献宝得官。

七仙女如约送子旋返天庭,董永乃与傅员外之女结为夫妻。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情节(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2)

不得不提的是,这一解放前的《天仙配》版本里:织女是玉帝“赏”给董永而非私自下凡,织女下嫁是“奉命行事”而非情之所至,百日后织女上天也并无生离死别之痛,之后董永还高高兴兴地娶了傅员外之女为妻双双把家还。。。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情节(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3)

据说严凤英也因此反感此戏不爱唱,后改成现行版本才乐意唱的。

现版改动

解放后,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后陆洪非借走班友书的改编本,在此基础上再次改编: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情节(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4)

1、改七仙女奉旨下凡为向往人间,私自下凡;

2、改董永秀才身份为农民,删去其拜傅员外为干父和进宝得官,娶傅女为妻等情节;

3、将傅员外主动焚契改为百般刁难,将傅员外赠银送董永回家改为七仙女织绢争得三年长工改百日;

4、改众仙女立观渔樵耕读四人过场为众仙女见景生情而翩然起舞;

5、删去董父、舅父、舅母、金星、傅小姐、天使、雷神、太监、四功曹等共十二个人物;

6、改原本18场684句唱词为7场442句唱词(七场为卖身、鹊桥、路遇、上工、织绢、满工、分别);

7、唱词多为重新撰写,沿用传统之词也经过不同程度之修改。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情节(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5)

之前的版本,主旨是奖励中国几千年来提倡的“孝”行,后来的版本,在此之外更加注重表现反封建剥削的精神

黄梅戏天仙配故事情节(黄梅戏天仙配的故事)(6)

经典,是不断进化的,凝结着智慧和人民生活的美好诉求的作品,永远都不会过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