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5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易错点1: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比较。

(1)区别:半透膜是无生命现象的物理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其分子的大小;选择透过性膜是具有活性的生物膜,载体蛋白的存在决定了其对不同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细胞死亡或膜载体蛋白失活后,其选择透过性丧失。

(2)共性:都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不允许生物大分子通过。

易错点2:渗透作用发生的4个误区。

(1)水分子的移动方向是双向的,但最终结果是由低浓度溶液流向高浓度溶液的水分子数多。

(2)实验中的观察指标为漏斗内液面的变化,不能用烧杯液面的变化作为描述指标,因为现象不够明显。

(3)渗透系统的溶液浓度指的是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实质上指的是渗透压。

(4)如果溶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在达到渗透平衡时,一般两侧溶液的浓度并不相等,因为液面高的一侧形成的静水压,会阻止水分子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扩散。

易错点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运输方向: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子顺着相对含量梯度的跨膜运输过程。

(2)运输特点:细胞吸水时,水分子也有从细胞中出来的;细胞失水时,水分子也有进入细胞的,即无论细胞吸水还是失水,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的扩散都是双向进行的。

1.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1)

A.该实验可选取绿色植物成熟的叶肉细胞来进行

B.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的b点将左移

C.两条曲线的差异是由于A、B溶液的浓度不同

D.6 min时取出两个细胞用显微镜观察,均可看到质壁分离现象

2.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渗透作用实验装置,实验开始时长颈漏斗内外液面平齐,记为零液面。实验开始后,长颈漏斗内部液面的变化趋势为()。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2)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3)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4)

3.将a、b、c三组红细胞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实验,浸泡一段时间后其细胞形态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5)

A.图中所示细胞内液的渗透压,a组的比b组的高

B.浸泡 图片已保存到相册失水量小于c组细胞失水量

C.若向a组烧杯中加入少量葡萄糖,则其细胞可能会皱缩后恢复原状

D.上述实验中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而消耗ATP的数量比较:c>b>a

考点6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6)

易错点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7)

(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性,对物质的吸收与否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能将生物膜等同于半透膜。

(2)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如常见的半透膜有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蛋壳膜等。水、葡萄糖等较小的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

(3)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的核、质分开,其上有核孔,mRNA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其他小分子物质等可通过核膜进

出细胞核。

4.(2018·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 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5. (多选)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8)

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B.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转运蛋白的数量

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

6.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教授构建了一个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模型,由膜外壳和填入物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模型类似于______产生的囊泡,其边界(膜外壳)由 ______组成。

(2)该模型中填入了细胞骨架和驱动蛋白,作为运动的结构基础,另外还需要填入________作为直接能源。

(3)将该结构置于一定浓度的K 溶液中一段时间,检测发现K 不能进入其中。你认为应怎样对该模型进行改造?并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7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时一定要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吗?

提示:不一定。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液泡呈现紫色,更有利于观察。

(2)为什么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否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提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具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无大液泡,不发生质壁分离,不能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3)选择试剂时,为什么选用0.3g/mL的蔗糖溶液而不选用0.5g/mL的蔗糖溶液?

提示:若使用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如0.5g/mL),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

(4)适宜浓度的KNO溶液或尿素、甘油、乙二醇等能否作为该实验的试剂?为什么?盐酸、酒精、醋酸等行吗?为什么?

提示:K 和NO-3可被细胞吸收,从而使细胞液的浓度增大,所以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不适于作为该实验的试剂(尿素、甘油、乙二醇等现象同上)。盐酸、酒精、醋酸等能杀死细胞,不能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试剂。

(5)该实验中无独立的对照组,为什么还叫作对照实验?

提示:该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7.下列有关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过程中不存在对照实验

B.原生质层包括细胞壁和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

C.质壁分离逐步发生时,细胞的吸水能力随之不断减弱

D.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要对装片进行三次观察并记录结果

8.(多选)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时绘制了图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中生物易错题360页(高中生物易错题NO.5)(9)

A.①的浓度一定大于④的浓度

B.图示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

C.本实验不能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

D.本实验可证明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

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细胞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植物细胞不一定会发生质壁分离或复原

B.将刚萎蔫的菜叶放入清水中,菜叶细胞中的水分能够得到恢复的原因是细胞主动吸水

C.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起作用

10.下列有关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细胞去除膜蛋白后水的运输速率可能会降低

B.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不消耗能量

C.一种物质不会有多种跨膜运输方式

D.水通道蛋白对物质具有选择性

答案:1.C 2.B 3.D 4.A 5.ABCD

6.(1)内质网、高尔基体;磷脂分子;(2)ATP;(3)在其膜外壳中加入K*的载体蛋白,因为K 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相应载体蛋白的协助。

  1. D 8. ABC 9. B 10.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