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成功饲养或者繁殖像蓝波这种大型羽鳍 (Featherfin)口孵鱼,那么就必须花费比想像还要多的心力。水族箱内的水质环境并不是饲养成功的关键因素,但并不代表可以完全轻忽水质,只是对蓝波这样的鱼种而言,水族箱的大小以及正确的喂食,最为重要。

额尔古纳河右岸书单(坦干依喀湖中的城堡主人)(1)

杯咽丽鱼属的蓝波是坦干伊喀湖中最漂亮、最吸引人的一种观赏鱼。它和大眼 非鲫鱼属( Ophthalmotilapia),以及库宁登丽鱼属(Cunningtonia),合称为“羽鳍口孵鱼”(Featherfin Cichlids)。羽鳍口孵鱼是相当受到喜爱的鱼种,他的特征在于腹鳍的尾端又细又长,而蓝波是三种线鳍口孵焦中体型最大的鱼,因此,“大型羽鳍口孵鱼”这个名称便是专指蓝波。蓝波的属别名称是Cyathopharynx,cyathos是拉丁文的“圆锥”之意,而pharynx则是指喉管,意思是指扡的喉咙骨头上有突出的圆锥型小刺;其物种名称是furcifer,furca是拉丁文的“叉子”,而ferre则是“携带”之意,意思是“带着一把长叉”,其中长叉是指蓝波的尾鳍分叉的角度很大,犹如一把叉子。

是变异种还是根本不同种?

坦干伊喀湖的总面积约三万四千平方公里,周围的沿岸总长约2000~ 3000公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到处都可以看到蓝波的踪迹。若想分办蓝波不同的变异种、外貌以及区分不同的物种,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依照鱼身的颜色,蓝波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以蓝色、蓝黑色的黑色为其主色。另外,在一些地区,如摩利罗湾(Moliro),虽然已经确认了当地的蓝波地域变异种,但是在这些地区里,还是可以找到和蓝波长得非常相像的羽鳍口孵鱼。根据一九九二年由Konings以及Dieckhoff所发表的文章,这些和蓝波相似的羽鳍口孵鱼需要再做进一步的检验,才能确定物是否也属于蓝波的变异种,亦或是它属于其他不同的物种。另外一九九二年时Schupka也说过,在所有的蓝波变异种中,最美的是出现在出尚尼亚卡波沟岬角(Cape Kabog哦)的蓝波变异种。

喂食技巧

对蓝波进行观察并做胃部化验后发现 这种居住在过渡地形的野生鱼类会在淤塞的泥浆薄层中,寻找腐质作为主要的营养来源。腐质有二种成份,一是有机的细微颗粒,由动植物的残骸分解而成;一是无机的细微颗粒,如:沙子。这两种细微颗粒,要不是悬浮在水流中,便是沉积在水域底层或岩石表面。为了能够充分吸收腐质中的养份以及完全消化其中没有营养的物质,蓝波所吃下去的东西会停留在肠道消化系统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此外,以腐质为主食的鱼类有全天候持续进食的习性,这是为了确保肠道内有足够的食物存量,因为要让食物在肠道内停滞较长久的时间,所以这种鱼就演化出较长的肠道。举例来说,专吃植物性腐质的鱼类,所拥有的肠道是本身身长的五倍之多。腐质中的无机物质由地表或岩石经过不断侵蚀、分解成细小颗粒,最后堆积而成,其中并无含有任何可作为食物物分解,但它在肠道中,可以帮助食物分解,促进消化。在蜥蜴、鸟禽以及哺乳动物身上都可以发现到这种现象。而蓝波喉咙骨头上突出的小刺则是可以在吞噍之前先把食物研磨得更细小。

额尔古纳河右岸书单(坦干依喀湖中的城堡主人)(2)

有许多种慈鲷,包括蓝波,在承受压力时,会变得没有食欲,同时可能也会出现消化速度加快的现象。这是因为体内的消化液由正常的酸碱值pH 1.5降至更低,而消化酸液的浓度提高,会促进肠道内食物的消化。鱼儿若是直处于紧张的状态,消化液的浓度会持被增加,消化速度会不正常,进而影响到鱼儿的健康,虽然野生的慈鲷在自然环境中会全天候持续进食,但是当我们将它们饲养在水族箱内时,绝不可以喂食过量。仔细观察后,我们一定可以发现到,明明应该已经吃饱的慈鲷却还是副很饿的样子,不断在水族箱内寻找食物,这是因为大部份的人工饲料毕竟无法提供完整的营餐。在野生的环境中,鱼儿自己觅得的食物种类多变,吸收到的营养当然也就更多样化。所以野生鱼儿每次进食后的耐饿期较长。当鱼从自然生态里被抓了以后,被分送到不同的饲主手中。这时,它们的食物改由饲主供应。但是人工馄养和扡们原本在坦湖的觅食行为完全不一样。在一个水族箱裹,由于鱼只的数量通常都过多,所以鱼儿必须尽快争抢到食物把自己撑饱,以免动作太慢而挨饿。于是它们在短短数分钟内吃下以前觅食一天的份量。每一天进食的次数只有一次,再加上水族箱内的活动空间不够,结果饲主在不知不觉中把鱼养得过胖。鱼一胖起来,它的体质便不利于繁殖。一次不当的喂食可能仅仅造成鱼便秘,但若长期累积下来,后果不只是造成鱼肝肥大,同时也会损害到其他器官,尤其是雌鱼的卵巢功能。另外,相当可怕的是,还会破坏肠道内好坏菌种的平衡。若鱼的排便呈白色泥状,那么就得用饲养七彩神仙时所使用的六鞭毛虫治剂来治疗。

饲料的种类和馄养方式务必配合蓝波天生的习性和体质需要:

●饲料的成份应该和坦千伊喀湖的腐质尽可能相似。

●情况需要时,必须减少水族箱内的鱼只数量。

●遵守少食多餐的原则

像蓝波这样以腐质为主食的羽鳍口孵鱼,只能喂食少量的牛心,或者也可以拿红虫作为动物性饵料。同时,也应该注意要摄取足够的植物性饵料,像是比较不易消化的菠菜、豌豆或是海藻,经过切碎或是磨碎的加工处理后,皆是植物性饵料的最佳选择。或者您也可以选用市售只含有植物性成份的饲料颗料。这种饲料可放入自动喂食机里。当饲主出远门时,就不必担心水族箱内的鱼了。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一般普通的颗粒饲料,对于这种只习惯摄取少量食物、肠道特别长的鱼类而言,太过营养,热量过高,所以并不适合。

水族箱的容量以及水流过滤设备

额尔古纳河右岸书单(坦干依喀湖中的城堡主人)(3)

如果想要繁殖蓝波(其成鱼身长约二十公分),一般160公分的鱼缸会太过狭小。建议选用至少二公尺长的水族箱,其宽度以及高度也应按照比例加大。选择大鱼缸的理由是,因为蓝波的雄鱼会在沙层中堆出一个类似火山口的城堡以繁衍后代,这样的繁殖行为需要宽广的底沙层。体型大的鱼,再加上大鱼缸,如此一来,可容纳的排泄物较多。因为排泄物增加了,很容易就造成硝酸盐含量过高,因此必须在水族箱内配备一台过滤器,其功用除了能净化水质外,同时也能让水中的化学成份维持在一个水平。至于循环系统的水流强度,则应调在中弱,因为蓝波并不喜欢强水流的环境。

繁殖行为

想顺利培育蓝波后代的饲主必须先仔细研究扡在坦干伊喀湖中的繁殖行为。蓝波的雄鱼会先堆出一座火山口型的沙堡,然后在沙堡前弓|诱成熟带有卵子的雌鱼入内,以进行交配。这种沙堡的直径约在五十公分上下,沙堡内部的形状可能像火山口一样窄,或是像碗碟一样有平坦、宽敞的底部,这种由雄鱼独立完成的沙堡,最大的直径可达一公尺宽。在坦干伊喀湖中,雄鱼只在上午堆建沙堡。若水底只有数公尺深,那么完成的沙堡很快就会被水流冲散掉。为了能够每天吸弓雌鱼来产卵,蓝波雄鱼必须不断重新建造新的沙堡,或者,至少得修复之前的那一个。同时,还不能心记继续觅食。在这段交配的季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多观赏这些外表像极了火山口的沙堡。

接着,终于正式开始交配。每当雌鱼接近沙堡时,便可以发现沙堡主人也就是蓝波雄鱼,急躁地鼓动扡的背鳍和尾鳍。大部分蓝波变异种雄鱼的尾鳍周围会有一圈或宽或窄的黄边。其功用就和大眼非鲫属鱼类( Ophthalmotilapia)的大扇黄斑腹鳍很类似。当雌鱼在沙堡外围查看时雄鱼便会骄傲地展示出它的尾鳍,吸引雌鱼入内产卵。

产下的卵粒受精之后,雌鱼会立刻将受精卵含入嘴巴内,开始独立进行孵化的工作;而于在三至四周后,受精卵便会孵化成幼鱼。孵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水温;在27°C的水温中,约需三个星期。虽然刚孵化的幼鱼还非常小只,但若供以养份较丰富的饲料,如:丰年虾无节幼虫(Artemia Nauplian)、 剑水蚤(Cyclops) 以及颗粒较细的人工饲料,幼鱼会非常快速地成长。

饲养幼鱼时,建议将鱼苗挪至单独一个水族箱。水族箱的宽度约在120~150公分即可。同时必须特别留意水族箱内的硝酸盐含量。应避免因含量过高而水质酸化。在坦干伊喀湖当地的自然环境中,水的pH值在8.8~9.0之间。人工饲养时,鱼缸pH值最低不能小于8.0。

参考文献为《爱酷水族宠物月刊Aquazoonews(2003.11)》

额尔古纳河右岸书单(坦干依喀湖中的城堡主人)(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