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县第一梯队小学(磁县举全县之力兴教育大业)(1)

“嗬!崭新优美的校园,宽敞明亮的教室,学校还用上了多媒体,说实话孩子能在这样好的环境里学习,我确实放心!”近日,因牵挂在老家读书的孩子,在外打工多年的王先生回到了贾璧乡索井村,走进孩子所在的明德小学,在看到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后,他随即打消了让孩子转学到城里的念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近年来,磁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支持教育优先发展。2011年以来,先后投资7亿余元实施了农村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城区学校扩容提质、职业教育树品牌、教育信息化等工程,全面实现了城乡教育提质升级,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经费管理示范县、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全省和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2014年通过省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和职成教示范县两项验收,2015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县和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两项验收,2016年初磁县人民政府与邯郸市教育局签署了《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磁县教育健康、和谐、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磁县第一梯队小学(磁县举全县之力兴教育大业)(2)

办学条件全面改善

全县校安工程总投资近6亿元,涉及学校202所,469栋单体,其中:重建413栋,加固56栋,改造面积482799平方米,全部投用。县财政投资近3亿元,先后完成了磁州镇来村中学、讲武城申庄中学、岳城镇中心小学、陶泉乡岔口小学、贾璧乡明德学校、城区崇文小学和新特教学校、黄沙镇中心校等14所标准化学校建设;黄华中学(新二中)一期工程完成全部主体结构封顶和二次结构施工;磁县一中东扩工程即将投用。为保障农村路远的学生上学,积极实施校车运营,27辆高配置校车投入使用,解决了8个乡镇,9个学区,60多个自然村、1443个孩子的上下学问题。截至目前,校车已平稳运行3年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学生家长亲切的称为“流动宿舍”、“绿色通道”。

职教基础不断升级

县职教中心根据市场需求,开门办学,设置特色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专业人才,被授予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河北省成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近日,由磁县职教中心与县发改局积极争取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获市发改委初批,有望获省发改委批准实施,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包括新建实训楼、配套装修、购置专业实训设备。其中,新建实训楼占地2000平方米,五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9400平方米;购置机加工设备48套;汽修设备118套,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机械加工、汽车修理两大专业,教学与生产加工一体的专业化实训基地,能扩大招生规模1500人,社会培训2000人次,使磁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真正成为一所产教融合的现代化职业学校。

磁县第一梯队小学(磁县举全县之力兴教育大业)(3)

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1年以来,先后投入6290余万元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图书256万余册,建设省一级图书馆9所;新增学校微机室199个,微机4313台,多媒体教室1008个,校园网188个,新建“班班通”教室948个, 97所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网络使用进入常态化。2所学校被评为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4所学校被评为市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基本完成全县资源平台、教育城域网建设和网络学习空间部分功能设计开发,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坚持德育为先,积极开展“双爱好”、“十个一进课堂”、“每天锻炼一小时”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展示个性和特长的平台。近年来,先后有580余名学生在国家和省市比赛中获奖,其中,县一中舞蹈《记忆》荣获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河北省唯一的一等奖,应邀参加了湖南卫视《奇舞飞扬》栏目;实验学校学生绘画作品《花旦》荣获全国艺术节三等奖;乐善学校学生舞蹈《万马奔腾》参加省市艺术节展演获一等奖;参加邯郸市第十届中学生体育节田径运动会获总成绩高中男子组第四、女子组第六和初中男子组第七名;身残志坚学生索鹏飞、李娜先后荣获“感动河北十大人物”,县一中学生索雅贞荣获“河北省自强之星”。

磁县第一梯队小学(磁县举全县之力兴教育大业)(4)

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教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涌现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的阜才中学教师刘春莲,荣获“邯郸教师楷模”的讲武城教师陈玉文等一批国家和省、市先进典型。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网络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课程标准培训等各类培训活动。邀请北京著名教育专家闫喜斌及省内外名师到磁县作专题讲座。近年来,先后公开招聘了394名师范类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教师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代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