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如下这样的困惑和吐槽——

都说网络大电影分账期六个月,但其实后五个半月都白搭?

嘴上说着“长尾收入”,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躺在了“首周推荐”的怀里?

对于网络大电影来讲,付费期长达六个月,观众观看成本又小,本来应该是一部电影“闷声发大财”的好时候,实际上所谓长尾基本上就是零花钱!?

这也不怪大家,电影票房就像“薛定谔的猫”,重点全落在了面向观众,“打开盒子”的一刹那。对于院线电影来说是首周末票房、排片比和上座率;对于网络大电影是第一周分账、“资源位”和转化率。

网络大电影盈利模式及高收益因素(让你的网络大电影成为长线收入之王)(1)

但其实,想要提高长尾收入也是有很多突破口的!比如说——


一个“小便宜”——恐怖&惊悚,最“细水长流”的类型

不过正如上面的“恐怖片悖论”一样,IP也有IP的困境,改编是第一难的地方,不断的拍摄续集,也有可能消磨完观众的兴致,这么一说,又要回到了“创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长线营销:天赋不足,后天努力来补

很多创作者不喜欢听到“营销”这俩字儿,因为一心搞内容,实在不知道应该咋营销。但不爱听也得听,因为除了恐怖片和IP这两种“天赋异禀”的电影,“平常出身”的作品还真得要靠后天努力。

2017年,网络大电影行业基本都知道了《缞神契约》这么一部电影,名字生僻,首月表现不佳,但片方硬生生做了六个月的营销,把影片“捞”了回来。最后复盘,非首月点击占总点击70%以上!

营销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将电影触及更多观众,直接增加影片票房。更重要的一点是,持续性的营销不一定需要多么大的投入,却能让影片保持一定热度,占据爱奇艺站内很多自动推荐的位置。

网络大电影盈利模式及高收益因素(让你的网络大电影成为长线收入之王)(2)

除了《缞神契约》,《不良女警》、《夜半别打的》、《电竞高校》等网络大电影,或者线下宣传,或者线上引流,都是通过营销增加长线收入很好的例子。

用营销增加长尾并不止上面几个个例,据爱奇艺统计,2016年,参与营销合作的网络大电影,有效点击比同级别网络大电影两倍还要多!重点并不是营销分账钱有多少,而是营销能将一部电影的收入提高一个层次。

今年,参与营销合作的影片整体数据比去年还要高,而且影片的长尾效应有了明显的提升。

其实我想说的干货挺多的,而且数据能够证明一切,但真不是我不想说,老板不让我说,说2017年过完了再公布。

“毕竟还有一个月呢,网大市场这么神奇,谁知道还会搞出什么事情来。”

好的吧,那我忍着。顺便说一句,封面是罗杰·科尔曼老爷子1960年拍的《恐怖小店》,据说票房收到了80年代。

网络大电影盈利模式及高收益因素(让你的网络大电影成为长线收入之王)(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