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1)

本章的中心思想是,老子叮嘱统治者修得“玄同”境界之后,要超越原有的“亲疏、利害、贵贱”的行为依据去面对天下人,才能“为天下贵”。

其中的难点有,①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准“故不可得而……”的语意,文中我作了个比拟,明白了再看全章,就豁然开朗了。②如何理解“玄同”?难在不明其本质真义,难在无意间滑向玄乎神秘。文中我举了一个实际生活里的例子,以便理解。③修道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用于指导自身的生活和实践吗?但是,部分流行翻译却硬生生地把修道说成“获得拒人千里之外的金刚罩以保护自己”!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变成难点了。

【原文】

1、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2、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2)

【意译】

1、真正知“道”的人,是不多话的;多话的人,并不真正知“道”。(一个人在修道的过程中,首先是)堵塞自身欲望的入口,关闭错误认知的门户。(进而是)挫掉人我的尖锐对立,(超越亲疏好恶以对待他人);解开人我的矛盾纷乱,(超越利害考量以处理人际关系)。(最后是)让自己融合在万物的光亮中,让自己混同在万物的尘埃里,(收敛自己,让自己与他人同频地生活在没有贵贱之别的尘世之中)。(就达到了完全与“道”同一的神妙境界,)这叫做“玄同”。

2、所以,(作为统治者,)不能在修得“玄同”的境界之后,还以亲疏的好恶对待天下人、以利害的考量与天下人互动、以贵贱的眼光看待天下人。(这样以正治国的统治者,)会得到天下人的尊贵。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3)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说的就是:真正知“道”的人,是不多话的;多话的人,并不真正知“道”。

1、知,就是“知道”的意思。知者,就是知道“道”的人。不言,直译是“不说话”;但是说“知‘道’的人不说话”,怪怪的,不要这样译;其实,不言的知者,就是悟道者、得道者,凡事真心诚意(信)以对,自然可以不言、希言,是“玄同”的一种表现。相反,不知“道”的言者,少了“道”的根基,没了真诚的心意,自然需要多言争辩,谎言遮掩。

所以,言与不言,看“信”;知与不知,看“道”。而道中有精,精中有信。

2、不少人把“知”通假为“智”,然后翻译为“明智的人(聪明的人)不夸夸其谈,夸夸其谈的人不明智(聪明)。”这是典型的自我世俗知见的代入,根本原因是对老子的概念范畴模糊不清,更严重的是对老子的思想要义也是懵懂的。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4)

①在《道德经》里,“知”出现了六十次左右,除了作为动词“知道”之外,还作为名词,也叫“知道”。其中,老子正面肯定的“知”,是没有掺杂丝毫主观意念和想法的对事物的全然了解!是经过“损之又损”而来的,运用于“无为”之中,最后从“无不为”中得到验证的。所以,老子才问“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能给予肯定回答的人,就有“明白四达”的“知”,是最高阶的合道认知!

②另外,老子说“以智治国,国之贼”,又说“绝圣去智,民利百倍”,是对“智”的批评和否定,原因是“智”比纯粹的“知”多了主观判断和掺杂了自私的想法,本质上是一种悖道的认知和作为。可见,“智”是“常名”之一,以智(来自“智”、不知)治国,会导致“民之难治”;而相对应的“非常名”是“知”,以正(来自“知”)治国,得“至治之极”。

③要明白!作者老子在自圆其说的具体语境中,有其自设的概念和论述逻辑!我们要尊重、遵从!这是最基本的学术素养。而很多人却对此不以为然,借着圣人经典说出一些自以为是的话,就自我陶醉了,是不对的。所以,千万不要以俗解老,也不要以庄解老、以儒解老、以佛解老,只能老老实实地以老解老,才是正道。

本细读系列就是少有的以老解老之一,或者应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吧,一直比较冷清。如果你经由本系列,能从流行的“知通智”的自作聪明式的细微操作,洞察出其中的大谬误,你就能耐下性子细读“本细读系列”,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和踏实的收获的。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5)

【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我把它翻译为:(一个人在修道的过程中,首先是)堵塞自身欲望的入口,关闭错误认知的门户。(进而是)挫掉人我的尖锐对立,(超越亲疏好恶以对待他人);解开人我的矛盾纷乱,(超越利害考量以处理人际关系)。(最后是)让自己融合在万物的光亮中,让自己混同在万物的尘埃里,(收敛自己,让自己与他人同频地生活在没有贵贱之别的尘世之中)。(就达到了完全与“道”同一的神妙境界,)这叫做“玄同”。

1、大家注意,我特地把括号留着,其中的内容,有的让语意完整连贯;有的让逻辑清晰、前后互证。这是“本细读系列”的特色、价值,是值得关注收藏转发的。

2、“塞其兑,闭其门。”对应于第三章说的“无知无欲”,就是要对治自身欲望和错误认知,是修道者首先要做到的。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6)

3、怎么理解“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①这四个短句,在第四章曾经出现过。第四章从“道的作用力”的角度说,“道”简直就是一台全能的“搅拌机”!能把万物身上悖道的东西通通磨掉,再加以抛光、洗炼,来个全新的塑造,使之重归于道。这相当于“道的功能说明书”:谁一身污垢进去,保准变成原装的“赤子”出来。而本章是从“修道者”的角度来说的,修道者走出“塞其兑、闭其门”的第一步之后,要相继解决好“人我尖锐对立、人我纷乱争竞、自我彰显、另类不群”等等问题,并获得升华之后,终于达到“玄同”的境界。这相当于说:修道者主动跳进了道的搅拌机,最后赤条条出来的时候,老子贴上了“玄同”的标签,以示成功。

所以,不是老子啰嗦,也不是谁打瞌睡把这些句子多抄了一遍。

②为什么在直译之外,还要加上括号里的内容?原因就在最后的长句里,第一,其打头是“故不可得而……”,意思是,后面的结论是由这里的内容推论出来的。第二,细看之下,结论是深了一层的,点明了具体的内涵。那么,翻译理解时,要把前面的概括性内容细化,提前点出与后面对应的具体内涵。“锐”,是指人我的尖锐对立,对应后文的“亲疏”。“纷”,是指人我的矛盾纷乱,对应后文的“利害”。“光、尘”,是指世俗人间,对应后文的“贵贱”。这样,原来有所跳跃的前后文,就不突兀了。这是解读《道德经》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也是很多译者做不到的。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7)

4、“是谓玄同”。老子把修道所达到的完全与“道”同一的神妙境界,叫做“玄同”。

①要特别注意:“玄同”境界的获得,是修来的!体味不出“修道”的论述角度,于前会混同于第四章,于后不能明了“故不可得而……”的语意。

②“玄同”,其实不玄。老子多次用到“玄”字,相关的词句有“玄德、玄同、玄之又玄”等,是说它们是深远奥秘的东西,而且境界极高,比较难以理解。但是,老子在这一章说,只要去亲疏之锐、解利害之纷、超越贵贱以调频率,就可以修得“玄同”的境界,这说明老子还是以扰攘的尘世为道场啊!所以,不能因为用“玄”而说老子“谈玄说妙”。后面我会用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加强理解。

而真正“谈玄说妙”的,是长这个样子的:“‘玄’是最深刻的宇宙万法的内在联系。宇宙万法因为‘玄’而同,这就是‘玄同’”。 网上类似这样解读的有一些。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8)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我的翻译是:所以,(作为统治者,)不能在修得“玄同”的境界之后,还以亲疏的好恶对待天下人、以利害的考量与天下人互动、以贵贱的眼光看待天下人。(这样以正治国的统治者,)会得到天下人的尊贵。

1、首先要明白:“不可得而……”是什么意思?①先做个比拟,老子告诉了你一个赚钱的方法,然后说“你因此赚得了钱,可别乱花喔。”明白了这个意思,就好办了。②“得”,就是前面提到的“玄同境界之修得”!③大家去看流行的翻译,很多都把“得”弄没了!后面译出的东西,就不知所云了。

2、要明白“修道的主体”这里是指“统治者”,不是泛指所有人。怎么看出来的?看最后一句“故为天下贵”,就是依据;也就是说,如果文末来一句“故为乡里贵”,那么,老子就是拿“乡长”说事了。流行翻译的弊病之一,就是主体不详或者游移不定,相应地,译文中所说之事是不清晰的,所论之理是不明确的。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9)

3、“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是统治者在“挫其锐”修道之后,在治国理政中的具体运用。人我之对立,在“常道”里,其主要原因就来自亲疏的感受。现在,得道的统治者面对每一个人,不因“亲”而和善,不因“疏”而对立,而是上升到“道”的层面待之。圣人之“道”是什么?前面多次说过,就是“慈、信、不争、善待”等等机制在“自然”。天下人不论亲疏、信或不信、善与不善,圣人都以道心相待。另外,有人或许会埋怨圣人不仁、天道无亲。这时,老子说这是他不依道而行导致的;只要他增强依道而行的能力,就能感受到圣人和天道的“亲”了。这是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本意。

4、“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是统治者在“解其纷”修道之后,在治国理政中的具体运用。人我之互动,在“常道”里,其主要动因就来自利害的考量。现在,得道的统治者面对每一个人,在相关的事情中,首先考虑的不是“利”他还是“害”他,而是按事情之道(性质)为唯一依据而作为。一个富者,可能被圣人“损有馀”了,生气怨恨了;一个穷人,可能被圣人“补不足”了,得到了救助,心生感激。但是,在圣人那里,本就超越了利害的考量,一切唯道是从而已。

5、“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是统治者在“和其光,同其尘”修道之后,在治国理政中的具体运用。在“常道”里,人们就是喜欢自我标榜,尊崇高贵,鄙夷低贱。现在,“光而不耀”的统治者面对每一个人,超越了贵贱之分与之同频地生活在一起,得到的反馈是,“民不畏威,而大威至”、“亲而誉之”,甚至是“不知有之”。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10)

“和其光,同其尘”是一种修行,很多人觉得很抽象不好理解。我结合“贵贱”的角度讲一个真实的例子。

陈女士,五十多岁,闲聊中她说经常莫名地心慌,伴有虚汗淋漓,好像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体检了几次,医生都说没事。闲着就多听了一些情况,原来,婚后不久,老公稍有事就经常吼她;再往前,原来是自己觉得人家是没文化的大老粗,却经不起人家的百般呵护和追求,而嫁给了人家……她一再感叹说,“我几次都病得快死了,他就只会端来浓浓的大补之汤,医生说吃了会死人的。”……

从长长的苦诉中,我听清楚了。等她情绪有些平复后,我和缓地对她说,原来婚前婚后,你都是光鲜亮丽、高高在上的公主(贵),而老公一直被你视作普通的大老粗(贱),一个被实质否定的大男人能不借机以吼反击吗?你贬老公多厉害!老公就吼你多厉害!你的痛苦就多厉害!“大补之汤”能治病,是老公的认知,更是他的真爱!你说两人不同频,那是你从来没有弯下你高贵的头去接纳另一半而不同频的。当你从那“浓浓的补汤”感受到浓浓的真爱,你们就同频了!多了解、多关心那个痴心不改的人吧,检视自己哪里该做没做、不该做而做的(夫妻之道)?真心忏悔改过(和其光,同其尘)之后,会改善的。过一段时间后,她说基本上好了。

看出来了吗?这就是能不能“和光同尘”的例子。尘世中,总有太多的身外因素,让人觉得与外境不同频、不同调。其实,“人我之光和尘”都是“道”的体现,各方外在的因素也不是非要去掉不可,于己以“知贵守贱”式全然接纳自我及具足完整性的自己去为人处事,于人才能以“超越的贵贱”去全然接纳并为之付出;付出什么?付出爱(不自生)。这样的修道,就让自己升华到“不自生”的生命根本点上,归依于道,就与所有“光尘”同频同调了。这是“和光同尘”的真义。上面事例中,女主原来是生“病”的公主,“病”好以后,她仍然是公主,是快乐幸福的公主。

道德经第49章妙解(细读道德经第五十六章)(11)

6、“故为天下贵”。

①我是这样翻译的:“这样以正治国的统治者,会得到天下人的尊贵。”为什么要加上“以正治国”?因为上面所谈的就是“以正治国”的若干表现。大家看下一章的第一句话,就是“以正治国”。可见,有些章节之间,语意是紧密相连的。

②大家再看第六十六章的一段话,“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其语意大致与本章相同,即人民的良好感受,来自得道之统治者的作为(几处不可得而……),再反馈回去,就是统治者“故为天下贵”了。

7、看一下流行的翻译,一类是“所以对这种人,不可能与他亲近,也不可能与他疏远;既不可能使他获利,也不可能伤害他;既不能使他尊贵,也不能使他下贱。所以,这样的人才被天下人尊重。”这样的译法,简直是硬生生把修道说成“获得拒人千里之外的金刚罩以保护自己”!如此神逻辑,颠倒了修道的目的,真的让人啼笑皆非!另一类是“达到‘玄同’境界的人,已经超脱亲疏、利害、贵贱的世俗范围,所以就为天下人所尊重。”这样大致没错。不过,由于没有展开,“亲疏、利害、贵贱”的主客体分别是谁?是语焉不详了,所传达之理就不明显了。

【细读《道德经》系列,做严谨踏实、逻辑自洽的解读,欢迎点赞、收藏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