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王四十七年秦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四年魏襄王十三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魏惠王后元十三年),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战国史修订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战国史修订版(战国史------20---史殿松)

战国史修订版

周显王四十七年。秦惠文王三年。赵武灵王四年。魏襄王十三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魏惠王后元十三年)。

1.秦惠文王三年,韩国、魏国的太子前来朝见。张仪担任魏国国相。《史记.秦本纪第五》

2.赵武灵王四年,与韩王在区鼠会见。《史记.赵世家第十三》、参见《史记.韩世家第十五》。

3.秦国宰相张仪自啮桑回国,即被免职,前往大梁(河北省开封市)担任魏国宰相,企图使魏国臣服秦国,以便其他国家效法。魏国不肯,秦国即发动武装攻击,占领曲沃、平周。并对张仪秘密厚赠。这一年,魏国有女子变成男子。(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二年》)、参见《史记.魏世家第十四》。

公元前三二一年

周显王四十八年。燕易王十二年。赵武灵王五年。韩宣惠王十二年。齐湣王三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齐威王三十六年)。

1.周王国国王显王姬扁逝世,儿子姬定继位,是为慎靓王。(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一年》)、参见《史记.周本纪第四》。

2.燕易王十二年去世,他儿子姬哙继位。

燕王哙继位以后,齐国人杀掉了苏秦。苏秦在燕国的时候,和国相子之结成了儿女亲家,苏秦的弟弟苏代也和子之交往密切。等苏秦死后,齐宣王(齐宣王?)又任用了苏代。(《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参见(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一年》)。

3.赵武灵王五年,赵武灵王娶韩国宗亲之女为夫人。《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4.韩国国王宣惠王,打算把国家大权,分授给公仲、公叔。征询繆留的意见。繆留说:“黄天在上,千万可别这么做。晋国用六位国务官,而国家终于被瓜分(晋国原来被六大家族控制,后来,范姓家族、中行姓家族、智姓家族,先后在内斗中覆灭,只剩下赵姓、魏姓、韩姓。)。齐国国君简公姜壬,用田恒、阚止,而终于被杀(田恒杀了阚止之后,连姜壬一并干掉,遂完全控制政府)。魏王国用犀首、张仪,而西河(黄河西岸,陕西省东部)丧失(犀首、张仪,都担任过魏国宰相,但都吃里扒外,里通外国,专做伤害魏国的事。)。而今大王对二人同时并用,形势很明显,力量强大的一方,一定广树党羽。力量弱小的一方,一定结交外国。高级官员中有的结成死党,不买君王的帐,有的外找支援,主张割让土地,你的国家恐怕危在旦夕。”(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一年》)

5.齐湣王三年,湣王把薛邑(亦名徐州,山东省藤县)封给贵族田婴当食邑,号称“靖郭君”。田婴向国王建议说:“各部会的表报,作君王的人,必须每天审查、反复考核,国家才能治理。”国王接受他的建议,可是日子一久,实在不耐烦那些琐碎,就委托田婴处理,田婴借着这个机会,逐渐控制政府。田婴打算在薛邑兴建城堡,一位朋友告诉他:“你听说过大海里的大鱼故事没有?渔网捉不住它,钓钩拉不动它。可是,一旦游荡到海滩上,失去了海水,蚂蚁都能制它于死命。齐国是你的海水。你掌握齐国政府的政权,要薛邑干什么?假使你没有了齐国的支持,即令薛邑的城垣再高再坚,又有什么用?”田婴立即停止筑城。

田婴有四十个儿子,出身最微贱的一位小老婆生的儿子,名叫田文。田文智慧很高,而又有谋略,说服老父田婴广舍财宝,结交天下英雄豪杰。田婴教田文主持接待宾客的工作,宾客无不对他赞誉,要求田婴把爵位传给田文。田婴死后,田文继承,号“孟尝君”。结交来自各方的知识分子和流亡客,以及有罪的逃犯,声名远播。

田文曾经代表齐国,前往楚国聘问,楚国王送给他一张象牙雕刻的床,派登徒直护送到齐国。这是一件辛苦而艰难的任务,登徒直虽不能拒绝命令,却实在不想去。告诉田文的随从公孙茂说:“象牙床价值两万四千两黄金,万一有毫发损坏,就是把老婆孩子卖掉,都赔不起。你如果能想办法使我不致成行,我有祖先留下的宝剑,送你作为纪念。”公孙茂一口答应,进见田文说:“很多小国愿意送相印给你,求你兼任他们宰相的原因,以为你能体恤贫穷、存亡绝续。大家敬佩的,是你的仁义;倾慕的,是你的清廉。现在第一次到楚国,便接受象牙床这么贵重礼物的馈赠,将来你再去别的国家,教别的国家送你些什么?”田文醒悟说:“你说得对。”决定婉转辞谢。公孙茂离开时,还没有走到内院小门,田文教他回来,问说:“你走路跟平常不一样,大步前进,神采昂扬,什么事使你这么兴奋?”公孙茂把他可以得到宝剑的内情告诉他,于是田文在公告栏中贴出他的声明:“凡是能够促使我田文得到美好的名誉,或能够制止我田文犯错。即令他的发言是接受外人的贿赂,或接受别人的利用,也没有关系,请马上给我规劝。”(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一年》)、参见《史记.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公元前三二〇年

周慎靓王元年。秦惠文王五年。卫嗣君五年。齐湣王四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齐威王三十七年)。

1.秦惠文王五年,惠文王巡游到北河。《史记.秦本纪第五》

2.卫国国君不敢称侯爵,再自贬称“君”(前三四六年,自贬称“候”,此时再度自贬),仅有濮阳一地。《史记.卫康叔世家第七》、参见(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〇年》)。

3.齐湣王四年,齐湣王从秦国迎娶他的夫人。《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4.(齐国国王{一任}威王田因齐逝世,子田辟疆继位{二任},是为宣王。)(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二〇年》)

公元前三一九年

周慎靓王二年。秦惠文王六年。魏襄王十六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魏惠王后元十六年)。韩宣惠王十四年。

1.《史记》载:魏襄王十六年,襄王去世,他的儿子哀王即位。张仪又回到秦国。《史记.魏世家第十四》

《资治通鉴》载:魏国国王惠王魏罃逝世,子魏嗣继位,是为襄王。孟轲见魏嗣,出来后告诉人说:“看他的模样不象一个君王,对他无法产生敬意。忽然间,他发问:‘怎么才能和平?’我说:‘等天下统一,才有和平。’他又问:‘谁能统一天下?’我说:‘不嗜好杀人的人能。’他又问:‘谁愿意让他统一?’我说:‘天下所有的人都愿意。你可知道田里的秧苗?七八月间如果大旱,秧苗一定枯槁。可是天际渐布乌云,落下充足大雨,秧苗又青绿一片,生机再起。在这种情况下,谁能阻止?’”(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九年》)

2.秦国攻击韩国,占领鄢陵(河南省鄢陵县)。(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九年》)、参见《史记.韩世家第十五》。

公元前三一八年

周慎靓王三年。秦惠文王七年。燕姬哙三年。宋康王十一年。楚怀王十一年。赵武灵王八年。魏哀王元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魏襄王元年)

1.乐池作了秦相。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带领匈奴一起进攻秦国。秦国派庶长疾与他们在修鱼交战,俘虏了韩国将军申差,打败赵国公子渴和韩国太子奂,杀了八万二千人。《史记.秦本纪第五》、参见(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八年》)。

2.燕王哙三年,燕国联合楚国及韩、赵、魏三国去攻打秦国,没有取胜就回国了。当时子之做燕国的国相,位尊权重,主决国家大事。苏代做为齐国的使臣出使到燕国,燕王问他说:“齐王这个人怎么样?”苏代回答说:“肯定不能称霸。”燕王问:“为什么呢?”回答说:“不信任他的大臣。”苏代是想用这些话刺激燕王,使他尊重子之。于是燕王十分信任子之。子之因此赠给苏代一百镒黄金,任凭他使用。《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

3. 宋国国君宋偃,自己号为王,是为康王。东面打败齐国,攻下五座城;南面打败楚国,侵占三百里地;西面打败魏国,和齐魏结成怨家。君偃用牛皮袋盛着血,悬挂起来用箭射它,称为“射天”。君偃只知沉缅于酒色中。凡是规劝提意见的大臣,君偃一律射死。于是诸侯们都称他为“桀宋”。《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参见(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八年》)。

4.楚怀王十一年,苏秦与山东六国约定合纵共同攻击秦国,楚怀王为纵长,大军打到函谷关,秦国出兵迎击,六国军都先后撤军,其中齐军在最后。《史记.楚世家第十》

5.赵武灵王八年,韩国进攻秦国,没有取胜就撤离了。五国互相称王,只有赵国不称王,赵君说:“没有实际,怎能处在这个名分上呢!”下令赵国人都称他为君(这一事,《资治通鉴》载在公元前三二三年)。《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6.五国联合攻秦,没有胜利就撤兵了。《史记.魏世家第十四》

公元前三一七年

周慎靓王四年。秦惠文王八年。鲁景公二十七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三一七年》载鲁景公二十九年)。楚怀王十二年。赵武灵王九年。魏哀王二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魏襄王二年)。韩宣惠王十六年。齐湣王七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载:齐宣王三年)。

1. 张仪再次担任秦相。《史记.秦本纪第五》

2.鲁国国君景公姬偃逝世(《史记》载;前三一五年死),子姬旅继位,是为平功。此时六国皆自称为王。(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七年》)、参见《史记.鲁周公世家第三》

3.楚怀王十二年,齐湣王战胜赵、魏联军,秦国也战胜韩军,与齐国争当首领。《史记.楚世家第十》

4.赵武灵王九年,与韩、魏一起进攻秦国,秦国打败了三国军队,斩杀了八万人。齐国在观泽打败赵军。《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5.魏哀王二年,齐军在观津打败魏军。魏国宰相张仪向国王建议说:“魏国领土不到一千平方里,武装部队不过三十万,地势平坦,没有高山大河的险隘,备多力分,边防军分别驻扎楚、韩、齐、赵——四国边境,真正固守防地的,不过十万人而已,不可讳言的,魏国已成为一个战场。各国曾经缔结合纵联盟,组织抗秦阵线,在洹水(流经河南省安阳县境)发誓结为兄弟之邦,看起来好象真的一样。其实不然,同一父母的亲兄亲弟,为了争夺财产,还互相砍杀。国际之间,再重弹苏秦当年的老调,结局失败,至为明显。你如果拒绝臣服秦国,秦国必有反应,一旦大军发动攻势,在南方进攻河外(黄河以南地区),在北部占领卷衍(河南省原武县北)、酸枣(河南省延津县),再袭击卫国(河南省濮阳县),控制阳晋(山东省郓城县)。于是赵国不能南下,魏国不能北上,天下被一分为二。‘纵’(南北)既不存,你们从哪里‘合’呢?你的国家想不危如累卵都不可能,请大王三思。我这样建议,不是为我个人的利益,所以请你准许我的辞职。”魏王被说服,宣布退出南北合纵抗秦联盟,请张仪担任中间人,跟秦国和解。张仪辞去魏国宰相,回到秦国,复担任秦国宰相。(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七年》)、参见《史记.魏世家第十四》。

5.韩宣惠王十六年,秦军在脩鱼(河南省原武县)会战,韩军大败,死八万人。秦军追至观泽(河北省清丰县),生擒韩军大将魏䱸、申差。韩国着急了,相国公仲对韩王说:“盟国是不可靠的。如今秦国想征伐楚国已经好久了,大王不如通过张仪向秦王求和,送给它一座名城,并准备好盔甲武器,和秦军一起向南征伐楚国,这是用一失换二得的计策。”韩王说:“好。”于是为公仲的行动作好警戒,他要西行与秦国讲和。楚王听说后非常惊恐,召见陈轸把情况告诉他。陈轸说:“秦国想攻伐楚国已经很久了,现在又得到韩国的一座名城,并且还准备好了盔甲武器,秦韩合兵攻伐楚国,这是秦国祈祷祭祀梦寐以求的,如今已经得到了,楚国一定要受到侵伐。大王听我的意见,先在全国加强警戒,发兵声言援救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出使臣,多给他配备车辆,带上厚礼,让韩国相信大王是在救他们。即使韩王不听我们的意见,韩国也一定会感激大王的恩德,一定不会列队前来攻楚,这样秦韩就不和了,即使军队到了,也不会成为楚国的大患。如果韩国听从我们的意见,停止向秦国求和,秦国必定大怒,因而对韩国的怨恨加深;韩国到南方结交楚国,必定慢待秦国,慢待秦国,应酬秦国时必定不很尊重:这就是利用秦韩军队之间的矛盾来免除楚国的祸患。”楚王说:“很好!”于是在全国加强警戒,发兵声言去救援韩国,让战车布满道路,然后派出使臣,给他配备很多车辆,让他带着厚礼到韩国。楚使对韩王说:“敝国虽小,已经把军队全派出来了。希望贵国能随心所欲地同秦国作战,敝国君将让楚军为韩国死战。”韩王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就停止了公仲到秦国义和的行动。公仲说:“不能这样,以实力侵犯我们的是秦国,用虚名来救我们的是楚国。大王想依靠楚国的虚名,而轻易和强敌秦国绝交,大王必定要被天下大加嘲笑。况且楚韩并非兄弟之国,又不是早有盟约共谋伐秦的。我们已有了联秦攻楚的迹象,楚国才声言发兵救韩,这一定是陈轸的计谋。况且大王已经派人把我们的打算通报秦国了,现在又决定不去,这是欺骗秦国。轻易欺骗秦国,而听信楚国的谋臣,恐怕大王必定要后悔的。”韩王不听劝告,终于和秦国断交。秦国因而大怒,增加兵力进攻韩国,两国大战,而楚国救兵一直没到韩国来。《史记.韩世家第十五》

6.齐国与宋国攻打魏国,在观泽把魏军打败。齐国国务官(大夫)跟苏秦争宠夺权,使刺客刺杀苏秦。《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参见(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七年》)。

公元前三一六年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九年。燕姬哙五年。齐湣王八年(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三一六年》载:齐宣王四年)。赵武灵王十年。

1.秦国司马错攻打蜀国,灭掉了蜀国。攻占了赵国的中都、西阳。巴国(四川省重庆市)与蜀国(四川省成都市。两国所辖地区辽阔,巴国治四川省南部,蜀国领土北部到陕西省南部的秦岭),发生战争,同时向秦国请求援助。秦国王惠王嬴驷,打算乘机南下,征服蜀国。一则因道路险恶,恐怕难以行军。二则又怕韩国得到消息后,乘虚攻击。犹豫不决,难以确定。司马错支持嬴驷的主张,但张仪说:“我认为不如攻击韩国。”嬴驷问他的理由,张仪说:“我们的大战略是:跟魏国和楚国保持亲善,而专门对付韩国。大军如果深入三川(伊水、洛水、黄河交汇处,即大洛阳地区),攻新城(河南省洛阳县南龙门)、宜阳(河南省宜阳县),进抵分裂的周王国边境,抢到九鼎(夏、商、周三个王朝用以表示统治权威的一种宝物,鼎不过是古代用来煮饭的巨锅),取得天下地图和户籍,然后挟持周国王,号令天下,天下各国谁敢反抗?这是统一中国最伟大的事业。俗话说:‘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而今,三川、周王国,就是天下的‘朝’和天下的‘市’,大王不去夺取,却涉足到蛮族部落间的内斗,距离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可是遥远得很。”司马错说:“不然,想要国家富有,必须先使领土广阔。想要军队精良,必须先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想要统一天下,必须继续不断为国家和人民谋取福利。这三项如果做到,伟大的功业,不召自来。现在,秦国土地既小,人民又贫,所以我意思,先从容易的地方开始。象蜀国,不过西南地带一个部落,蛮族的首领,却产生类似姒履葵(桀)受辛(纣)之流的酋长。我们攻击它,好象是一群财狼攻击一群绵羊。占领他们的土地,正好开拓领土。夺取他们的的财产,正好富足人民。不必经过大的杀伤,他们就会屈服。消灭一个国家,全天下不认为那是残暴侵略。取得四海之内最大的利益,天下不认为我们贪心无厌。这次军事行动,无论名义和实质,都是堂堂的仁义之师,显示我们除暴安良的美德。如果进攻韩国,挟制仍拥有‘天子’名义的周王国国王,那将是被人诟病的罪行,而未必有实质上的利益。冒‘不义’的恶名,而攻击天下都不愿别人攻击的小国,我们将面对不能控制的危机。原因很简单,周王国国王,几乎跟各国皇家都有姻亲关系,跟齐国,韩国之间,更为亲密。周王国自知将失去传国之宝的九鼎,韩国自知要丧失三川。两国将倾全力,联合抵抗。还会向齐国和赵国求援,向楚国和魏国求和。弄得急啦,周王国把九鼎送给楚国,韩国把三川割给魏国。大王啊,你用什么方法阻止?这正是我所说面对的不能控制的危机。所以说,攻击韩国,不如攻击蜀国。”嬴驷采纳司马错的意见,出兵南下。十月,完全征服。把被称为“蜀王”的酋长,改封侯爵;派陈庄担任他的宰相。蜀国既归属于秦国,秦国更加强盛,财富凌驾各国。(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公元前三一六年》)、参见《史记.秦本纪第五》

2.苏秦既死,苏秦的弟弟苏代、苏厉,也以游说受到各国尊敬。燕国宰相子之,跟苏代结为婚姻,企图夺取政权。正好,苏代出使齐国回来,燕国王姬哙问他:“依你观察,齐宣王田辟疆有没有成为霸主的可能?”苏代说:“当然没有。”姬哙说:“为什么?”苏代说:“他不信任他的助手。”姬哙恍然大悟,遂一味信任子之。一位名毛寿的大臣,又向姬哙进言说:“人们所以称赞伊祁放勋(尧)贤明,因为他能够把政权转让给别人。假如你也能把燕国政权转让给子之,就可以跟伊祁放勋一样,名满天下。”姬哙更加心动,把中央政府交给子之,子之的权威陡然上升。子之左右认为仍然不够,又向姬哙报告说:“从前,夏王朝第一任君王姒文命(禹),他属意一个叫‘益’的人,可是他却用他的儿子姒启的干部担任官吏。后来,他认为姒启没有能力管理国家 ,要把政权转让给‘益’时,姒启的党羽遂武装夺取政权。天下人纷纷评论说,是姒文命故意那么安排,一面假装禅让,一面又叫儿子姒启自己出面夺取。现在,你表面上说要把国家交给子之全权处理。可是,所有官吏,却都是太子姬平的党羽,是名义上交给子之,心里仍偏向儿子,仍教姬平掌权。”姬哙此时已经入迷,下令中级以上所有官吏,全部免职,把印信缴呈子之,由子之任命效忠他的人选。子之遂坐上金銮殿,当起国王。姬哙此时年纪已老,不能再问国事,反而变成臣僚,国事无论大小,都由子之决定。(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三一六年》)、参见《史记.燕召公世家第四》。

3.赵武灵王十年,秦军夺取赵国的中都和西阳。齐国打败燕国,燕国宰相子之做了国君,国君反而称臣。《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公元前三一五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