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0月15日电(记者张宇琪)84岁的耿子立穿戴整齐,儿媳妇孙建一手搀着他,一手夹着被子,一同走向村里的广场。

走在村里的路上,遇到几户邻居,各家儿媳怀里也抱着花花绿绿的被子。原来,今天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举办第十三届晒被子活动。

为啥要晒被子呢?杨家峪村村委会主任张军揭秘道:“国庆节之后,天气日渐转凉,子女得关心家里老人的炕头热不热,冬被是不是厚实软和。各家儿媳拿出为公婆长辈做的被子来,集中在村里的广场上晒一晒,比一比,这表面晒的是被子,实际上‘晒’的是儿女的孝心。”

太阳出来暖洋洋晒被子(被子晒出幸福来)(1)

↑10月14日,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村民在重阳节“晒被子”活动中整理被子。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耿子立也连连夸赞自己的儿媳,“老伴走了近三年,多亏自己的大儿媳。山上我有几亩地,退休后种红香酥梨,天天都得去看看。一日三餐,洗衣收拾,都是大儿媳在家忙活呀。”儿媳听完笑嘻嘻,亲手将大红花戴在公公的胸前。

不多一会儿,村广场上聚集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几十个被子一个个被编好号码,整整齐齐挂在广场两边。有的被子上花团锦簇,鲜艳牡丹衬红布,有的被子干净素雅,青色纹饰绣被面,每个被子看着既干净又厚实,摸着既蓬松又舒服。

广场中央早已搭起了舞台,一个个孝老敬老的节目轮番上演,将节日氛围推向小高潮。节目之后,村子里的儿媳妇们鱼贯而入,每人手里提着一个大蛋糕,走到自己的公公婆婆面前,真诚地喊出一声“爸”“妈”,然后将蛋糕放在老人手中。

太阳出来暖洋洋晒被子(被子晒出幸福来)(2)

↑10月14日,天津市蓟州区罗庄子镇杨家峪村老人在观看重阳节文艺表演。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台下的老人们围坐桌前,桌上黄澄澄的红香酥梨映着老人们乐呵呵的笑脸。拿起一颗酥梨,张军颇为自豪,“我们村的红香酥梨最出名,靠着这个新品种,村子里的人过上了好日子,连农家院都渐渐火了起来,我们给这梨注册了商标,就叫‘聚孝德’,孝德文化就是我们村富裕的密码。”

来源: 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