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1)

民间节日春节、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相关风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中国过年这几天的传统习俗找全了,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每天都有不同的习俗和注意事项。

快看看吧,因为马上就能用得着了!

正月初一:

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2)

初一

正月初一拜年, “年”的正式称谓在周朝,正式将“年”字定为岁首在汉朝。正月的头一天俗称“三元” ,又称“三朝”、“元朔” 。又有“上日”、“三朔”、“三始” 等别称。初一早上开门大吉, 先放“开门炮仗”,爆竹之后, 碎红满地, 称为“满堂红”。

正月初一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到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除夕前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盛废水,当日不外泼。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产的预兆,得赶快说声“岁(碎)岁平安”或“落地开花,富贵荣华”。

正月初二:

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3)

初二

大年初二最大的是就是回娘家,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所以俗称“迎婿日”。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但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在过去,一家人也会选择这一天拍张全家福。

正月初三:

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4)

初三

正月初三称为小年朝,也称为赤狗日。传说中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他的人一定会不吉利,故初三为凶日,不宜外出。据说在初三跟谁拜年,就会跟谁吵架,因而不拜年;另外赤字有赤贫的意思,所以中国民间也不在这天宴客,会冲犯赤狗,带来贫穷,不过这个习俗早已过时,因为现在人们难得春节团聚,对此已经淡化许多。

正月初四:

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5)

初四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 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正月初五:

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6)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国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正月初五惯要吃“水饺”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此,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不宜出门,但也要吃饺子放鞭炮。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不同很多习惯都变掉了。喜新厌旧,寻求吉利,皆是人们之所爱,可是这烟花一放,就要难为在此时熟睡中年人和老人或儿童了,还有每年此时也因此要排放太多的有害健康的气体。在南方有些地方每逢这天,只烧香敬茶,不放烟花。不过时过境迁,习俗也变了。

春节从除夕到初五的禁忌(春节大年初一到初五的习俗)(7)

这就是初一到初五的习俗哦~当然有些地方的习俗不一样小编会遗漏哦,遗漏的大家可以在评论里写出自家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