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初秋时节,正是各大博物馆推出年度重量级展览的时间段。今年恰逢故宫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也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的展览,其中“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关注。

熊秉明先生在《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一书中以“宋人的个人主义抒情”为题展开论述,指出宋代书家注重追求自由表现。这一点在苏轼的书法中表现得也尤为突出。看懂了苏轼笔尖传递出的书法性情,便能看懂苏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人生境界。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

苏东坡画像

寓意于物 求理存真

作为宋四大家之一的苏轼曾评价自己的书法,说:“仆固非善书者,而世称之,以是知是非之难齐也。”又说:“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可见,他很清楚自己书法的优劣所在。

苏轼的书法元气淋漓、才华横溢,诗词文字皆信手一挥,于无意为佳处,得真诚性情,这是他的书法魅力。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实际上,任何人写书法,笔落字成,即五者皆备,为何他又切切言及呢?苏轼所谓五者,乃书法之理。得其理,则可称得上有神、气、骨、肉、血;不得其理,则五者皆阙。这是他“君子寓意于物”书法观的表现。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2)

苏轼 致梦得秘校尺牍

所谓“寓意于物”,就是但究物理,不为物相所累。譬如苏轼临摹《讲堂帖》时说:“此右军书,东坡临之,点画未必皆似,然颇有逸少风气。”所谓的风气,就是品味性情,品味相投,是指在审美观上有所认同。临摹书画时,临得像只是得到了浅近的道理,想要有“风气”,不能只靠形式上的变化,而是要达到审美观上的趋同。

字里行间的真性情

欣赏苏东坡的书法,还应该看到书法作品绝不能止于艺术,其文字内容也十分重要。苏轼所书《寒食帖》,其自写的两首诗为其增色不少。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3)

苏轼 寒食帖及黄庭坚题跋

其一为: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其二为: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庭坚在《寒食帖》后题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它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黄庭坚的评价贴切又诙谐。所谓“于无佛处称尊”既是调侃,也是推崇。

读苏轼写给王元直的书信,也是提及在黄州的日子,他说:“此中凡百粗遣,江边弄水挑菜,便过一日。”与《寒食帖》一样,虽然都是对黄州三年左右日子的描述,但时间、心境、对象不同,展现出的感受也不一样。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4)

苏轼 致坐主久上人尺牍

再看苏轼的其他墨迹,他在文字中展露的性情清晰可见。他在海南时回复侄孙的信,说老人但能不死,一定会把你需要的碑文写好!在惠州时,去看当地人放火烧山,归来写下“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他在儋州陪着老秀才们逛元宵夜市,回家后在庭院里自我调侃,笑韩退之,说“走海者未必得大鱼”。如此等等。

我们常说书如其人,不仅指的是书法性情,更是其学、其才、其志。正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过:“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

当我们穿越百年再次看到苏轼的作品时,我们与他的对话也是从其书迹出发,透过他的才学、性情和志向,最终追溯的是其心迹和心志,是一种精神上的趋同和审美观上的唱和。苏轼曾评价欧阳修书法,说:“庶几如见其人者,正使不工,犹当传宝。”如今我们用这句话回顾和评价苏轼的书法,亦复如是。

作者:陈文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