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杨振宁,现在的年轻人记得最深的一件事莫过于他与翁帆之间的忘年恋。

82岁的杨振宁,娶了28岁的翁帆,在当时一度引起了网友对他的口诛笔伐,从道德层面讽刺杨振宁。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1)

恋爱自由,结婚自由,外人无权干涉,杨振宁与翁帆之间是情投意合,并无他人强迫,这份感情其实应该得到祝福,而非挖苦和嘲讽。

从他们二人婚后的生活状态,以及在公众场合下的牵手恩爱,可以看出杨翁二人之间的感情已经超出常人夫妻,上升到了更高的层面。

杨振宁除了这件“绯闻”遭受到一定的非议外,他本人的才能以及成就在科学界是倍受尊重的。

杜聿明夫妇的团聚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从小天资聪明,是一个读书学习的料。

1944年杨振宁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获得了庚子赔款的奖学金,获得了留美学习的资格。

在美国,杨振宁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1957年,他与李政道一起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消息一出,不仅惊动了大陆,更是惊动了台湾方面。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2)

杨振宁获奖,为何会惊动大陆和台湾,引起了两方如此重视呢?其实,当时杨振宁的岳母曹秀清正在台湾。

蒋介石看中了杨振宁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让他到台湾来,这样除了能增加台湾在世界的曝光度外,还能引起美国方面的重视。

曹秀清是谁?她是国民党中将,淮海战役指挥官杜聿明的妻子,杨振宁娶了杜聿明夫妇的女儿杜致礼,所以,杜聿明是杨振宁的岳父。

1957年的时候,杜聿明的身份还是战犯,在功德林接受改造,还未能获得人身自由。

曹秀清当时在台湾,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将杜聿明一家也接到了台湾,并且承诺给予衣食住行方面的一切所需资金。

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曹秀清随蒋介石去台湾也是可以理解的。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3)

当蒋介石得知杜聿明兵败被俘后,他对杜聿明在台湾的家人就冷淡很多了,原先答应给予援助的款项一笔都不到位,曹秀清一人拉着一大家子压力很大。

更让曹秀清绝望的是,在美国读书的儿子杜致仁急需学费,蒋介石选择断供,身心压力巨大的杜致仁选择跳楼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件事,让杜聿明夫妇看清了蒋介石的嘴脸,她时刻想着离开台湾,前去美国与自己的女儿女婿团聚,并且想通过女婿打听一些关于丈夫杜聿明的消息。

当时台湾方面对杜聿明等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消息是封锁的,对外宣传是已经战死或者栽赃诬陷被我军杀了。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4)

蒋介石夫妇得知杨振宁获奖后,对曹秀清是另一番嘴脸,老蒋夫妇二人立即同意她去美国,宋美龄还到机场送行,蒋介石希望曹秀清将杨振宁带到台湾来。

急于脱身的曹秀清表面答应了蒋介石,实际上她早已经看清了蒋氏夫妇二人的真面孔,此次去美国,就不会再回台湾了,更别说带杨振宁回来了。

脱离了蒋介石“魔抓”的曹秀清来到了美国,女儿女婿前来迎接,让她倍感欣慰。到达美国后,曹秀清根本就没提让杨振宁夫妇回台湾的事情,反而力劝女儿女婿不要踏入台湾。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5)

曹秀清来到美国后不久,杜聿明也因为表现良好,成了功德林首批被释放的战犯。

出狱后的杜聿明,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告知杜聿明他的妻子儿女在美国,允许他接回自己的家人来北京团聚。

当时,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在复旦大学任教,他每年都要去美国度假,顺便看望一下自己的儿子。

通过杨武之,曹秀清了解了关于丈夫杜聿明的消息,得知杜聿明已经释放,且领导同意家属人员来京见面后,曹秀清决定回国。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6)

在女儿女婿的鼓励下,曹秀清踏上了回国之路,在北京与杜聿明相见,这对分别十多年的夫妻终于得到了团聚。

当曹秀清回国后不久,杨振宁夫妇原本也打算紧随岳母后面,回到祖国探望自己的亲朋好友,却遭到了美方的阻拦。

杨振宁踏上回国之路

1959年,有意回国探亲的杨振宁夫妇为何遭到了美方的阻拦呢?

这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选择与苏联建交,得到了苏联方面的大量援助,这个选择本身就没什么错。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7)

仅一年后,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与美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上打了两三年,两国处于敌对状态,没有正式建交,此后的多年,双方维持了朝鲜战争后的态势。

1964年,形势所迫之下,杨振宁加入了美籍,成为了一名美国公民,此后多年,因为自己的美国籍的缘故,杨振宁始终无法带着妻子回到祖国大陆。

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后,杨振宁立即向父亲杨武之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国的意愿,让他老人家去请示上级领导的意思。

我国非常欢迎留学海外的青年才俊回国探亲,周总理本人对杨振宁来华非常重视,因为自从新中国建立以后,还未有过美籍知名学者来华,杨振宁算是第一个了。

当年夏天,杨振宁夫妇先从巴黎办理回国的签证手续,然后乘坐飞机,来到了阔别已久的祖国。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8)

从巴黎起飞,降落在上海,杨振宁对这座大都市非常熟悉,在那里他见到了此前一起在美国共事的老同学老朋友们,例如周培源,邓稼先,等,与他们叙叙旧,聊聊天,先放松放松。

在上海经过短暂地休整后,杨振宁带着妻子,一起飞往北京。刚到北京,周总理这边已经安排妥当,在机场以隆重的仪式欢迎杨振宁夫妇回国。

7月28日,由周总理亲自作陪,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接见了杨振宁夫妇,受邀前来参加此次宴会的有杜聿明夫妇,杨振宁的家族成员,以及杨振宁的老同学们。

杜聿明女儿是杨振宁的老婆(1971年杨振宁回国称呼杜聿明为)(9)

此次宴会很热闹,有说有笑,讨论的事情也是方方面面。在席间,杨振宁亲切地叫曹秀清为“妈妈”,此前二人在美国已经相处一段时间,彼此熟悉。

一旁的杜聿明,杨振宁还是第一次见,他礼貌地称呼杜聿明一声“杜先生”后,周总理笑着解释道:“这位是杜致礼女生的父亲,你这称呼不对,应该叫“岳父大人”。”

听了周总理这么一说,杨振宁笑着称呼杜聿明一声“岳父大人”,此次应该是这对父子第一次见面,两人中间虽有一次书信来往,但主要还是杜聿明在得知杨振宁诺贝尔获奖后写的一封祝贺信。

结语

无论如何,杨振宁都应该称呼杜聿明为岳父大人,杜致礼是杜聿明的女儿,这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周总理能及时纠正杨振宁在称呼上的错误,也非常了不起,证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周总理一点都不含糊,当说则说。

至于首次见到杜聿明的杨振宁,为何喊自己的岳父为“先生”,这我们无从而知了。

或许杨振宁先生在美国生活多年,惯用一些美式称呼来表示对杜聿明的尊重,这是中国与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并没有其他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