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是19年在职一年过的六科,18年也有备考过三门,不过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备考,最后是没有出考,19工作变动,有了更多的时间也顺利的通过的六科,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cpa一年考六科如何备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cpa一年考六科如何备考(经验分享及备考攻略)

cpa一年考六科如何备考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我是19年在职一年过的六科,18年也有备考过三门,不过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备考,最后是没有出考,19工作变动,有了更多的时间也顺利的通过的六科。

这篇文章主要是整合了我之前的发的一些复习方法六科经验老师推荐科目搭配,以及一备三考,如果之前已经全部看过的同学可以不用浪费时间啦。

复习方法-三轮复习法

①第一轮2-6月份

最重要的就是把基础知识过一遍,主要跟着老师的课件和掌握课本的习题就行。如果遇到一遍搞不懂的知识可以先放下,等后面进入细致的复习之后就会懂的。②第二轮6-7月份

开始进入系统细致的复习,这个时候就要开始放倍速再看一边视频,要是嫌看视频太费时也可以直接做题,遇到不理解或者模糊的知识就再看视频。这个时候难度大的科目反复刷题,刷真题为主,模拟题为辅,错题用书签标记出来,之后回头重做错题。这个阶段也要做好思维框架了,特别是审计,会计,思维框架让我们的知识保持清晰而且连贯,也给第三轮做快速复习做准备。③第三轮8月份

开启记忆模式,背背背。在考试前两个月开始复习记忆为主的科目,这个时候开启风暴背书模式。对于难的科目也不能放松,每天刷一定的题保持手感和知识点在脑中的持久性。这个时候第二轮做的思维框架就可以让我们快速复习和记忆旧知识。大家最好一科复习完再复习下一科,这样能专心地复习一个科目,能够让我们学起来更加连贯,记忆也更加深刻。可以先复习难度较大的科目,记忆性的科目可以放到后面冲刺复习

六科经验

审计:(1)审计前八章是基础,要多听;(2)写关键词的形式做笔记;(3)选择题多做记录,大题多做总结;(4)多阅读。财管:恐惧源于未知,不要抱有恐惧心理

(1)认真听课,笔记要做得很详细;(2)书上例题单独打印成册,多做;(3)题目很难或很多时,化整为零——每天一道大题;(4)公式见一遍记一遍。经济法:(1)经济法不简单!需要重视!!(2)笔记详细,对比记忆法;(3)及时做题和复习。会计:分录是基石(1)书上例题单独打印成册,做2-3遍;(2)每一题都写分录,根据时间从头到尾的写;(3)错题没时间总结,就用笔勾上,及时复习。战略:认识自己和改变自己(1)“理解万岁”,“背多分”;(2)选择题:①概念和范围辨析(战略分析:外部、内部、微观、宏观);②案例题:归纳中心思想(缩句);③精准记忆:内控;④轻一例题和作业做2-3遍;(3)大体:执果索因,根据题目要求先写大框架,再填内容。税法:“税,租也。”(1)考点明确,精准记忆;(2)多做题,勤总结。注册会计师备考攻略总结:1. 上课认真听讲;2. 认真及时完成作业(题不在多,做透即可);3. 不懂就问;4. 勤复习。把简单的方法用到极致就是绝招!学习是一个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的过程。我们需要做到专注、耐心、持续!

老师推荐

会计张敬富:讲课风趣幽默,常穿插段子,印象深刻又容易理解。张志凤:会计界的泰斗,轻一主编,适合有基础的小伙伴。税法王颖:人美声甜,听课宛听相声一般,而且讲课通俗易懂。马兆瑞:讲课思路清晰,总结重点到位。杨军:讲课幽默风趣,通俗易懂,听课不容易打瞌睡。审计张敬富:富富不仅会计讲得好,审计也是一绝!金鑫松:比较年轻有为,喜欢结合自身的实务案例。财管郑晓博:段子手郑晓博老师,很适合0基础的小伙伴。闫华红:轻一主编,讲课逻辑清晰,比较适合有基础的小伙伴。经济法黄洁洵:很擅长编口诀,条理清晰,很适合0基础的小伙伴。郭守杰:讲课风趣幽默,轻一主编,适合有基础的小伙伴。战略吕鹏:总结得比较系统化且通俗易懂,比较适合0基础的朋友。征鸿:解题思路很好,比较适合有基础的小伙伴。田明:讲课很有深度也很透彻,同时又很有趣。

建议: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喜欢”是主观的,别人说得好不一定适合自己,很多不知名的老师也同样优秀,未推荐的老师也不代表讲的不好。所以希望大家选择老师的时候能有自己的判断,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我仅仅提供借鉴作用而已!

科目搭配

科目关联度会计-税法-审计(关联较强) 财管-战略-经济法(关联较弱)各科的难度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其中会计是CPA的基础,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第一年备考会计。六科当中会计审计和财管又被称为cpa的“三座大山”,所以如果不是一年过六科尽量不要放在一起。

搭配推荐

第一种:时间少+基础好 选择3+3 一年备考三科 (推荐会计+税法+审计)第二种:时间多+基础差 选择3+3 一年备考三科 (推荐会计+税法+战略)第三种:时间少+基础差 选择2+2+2 一年备考两科 (推荐会计+税法)第四种:时间多+基础好 选择4 2 一年备考四科 (推荐会计+审计 税法+经济法)一年六科的情况

如果觉得自己时间够多每天学习时间5个小时以上,且学习能力强可以选择一年六科,但是由于今年备考时间缩短了两个月,还是尽量避开一年六科这个选项。

一备三考

很多刚开始备考cpa的小伙伴并不知道一备三考是什么,一备三考即是备考cpa的同时去考税务师和中级会计,因为cpa所学习的知识是可以覆盖中级会计和税务师近乎80%的,可以说备考cpa去考中级会计和税务师就是学习了初中知识去小学考试。很多人一听,会觉得还有这好事?当然与cpa不同的是,报考税务师和会计是有其他“要求”的。

(要求)报考条件:税务师:经济类本科毕业/其他类本科毕业一年/经济类专科毕业两年/其他类专科毕业三年/ 满足上述条件一种即可。中级:专科毕业五年/本科毕业4年/双学位毕业两年/硕士毕业一年/博士毕业/有中级经济师,审计师等职称/ 满足上述条件一种即可。如果满足上述条件即可开始一备三考或两考,而且备考cpa会计,财管,税法,经济法这四门课程是可以完全裸考中级会计和税务师的。为什么说可以裸考呢?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级会计以及税务师的课程。中级:会计实务,财管,经济法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税一,税二,涉税实务,涉税法律CPA与中级和税务师的关系:CPA会计知识覆盖:中级《会计实务》的85%,税务师《财务与会计》的45%CPA财管知识覆盖:中级《财管》的90%,税务师《财务与会计》45%CPA税法知识覆盖:中级《经济法》的40%,税务师《税一》的80% 《税二》的80% 《涉税实务》65%CPA经济法知识覆盖:中级《经济法》的40%,税务师《涉税法律》的40%

所以如果大家考虑一备三考的话,可以选择会计+财管+税法+经济法的备考模式,在考cpa的同时顺带考过中级和税务师。当然如果你觉得一年备考四科时间上来不及的话,也可以根据cpa与中级和税务师的知识覆盖关系进行搭配。例如我打算备考两科,就可以选择会计+税法,那我同时还可以去考中级的会计实务和税务师的税一,税二,涉税实务。具体怎么组合,在了解完知识覆盖之后,你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由搭配,选择最适合自己一套方案。

碎碎念一句,不管是选择老师还是选择科目搭配,我希望大家都是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合适选择,而不是因为别人建议备考几科。

感谢观看,最后祝21年的考生都拿到所期待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