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献玉故事概括(卞和多次献玉中曾先后遭受怎样的折磨)(1)

明导读:“悠悠沂水,经荆山兮。精气郁泱,谷严严兮。中有神宝,灼明明兮。穴山采玉,难为功兮。於何献之,楚先王兮。遇王暗昧,信谗言兮。断截两足,离余身兮。俯仰嗟叹,心摧伤兮。紫之乱朱,粉墨同兮。空山歔欷,涕龙钟兮。天鉴孔明,竟以彰兮。沂水滂沌,流於汶兮。进宝得刑,足离分兮。去封立信,守休芸兮。断者不续,岂不冤兮。”

文|汪翔

诗曰:“抱璞岩前桂叶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日落猿声啼,疑是荆人哭未休。”

春秋时期,在楚国荆山脚下住着一位青年玉匠,名叫卞和。卞和的家安在深山里,世代以采玉和采药为生,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有名的玉匠和郎中。

这里是群山恩赐下的一块小盆地,峰峦起伏,沟壑纵横。荆山最为雄险,它实质上是一带山脉,丹崖怪石垒起山体,重重丘壑,层层崖峰,曲曲山泉。绝壁间悬挂着上千年的藤萝,山谷里密密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半夜里能闻到天鸡鸣叫,晨雾中白鹤凌空,晓云间鸿雁鸣唳。

原来当年祖父遇难,小卞和伤心之余留了个心眼,有一次随父亲来这里采药,卞和仔细察看这片悬崖,发现了这个小洞,里面黑咕隆咚的,有些怕人。年少胆大的卞和一头钻进小洞,没走几步就豁然开朗了,沿着路径可以转到崖壁另一面,这一面坡度较缓,人徒手就可以攀援上去。

【02】

父子俩顺利登上姑婆峰,越过白竹崖,是一道深深的峡谷,峡谷两壁如刀削斧凿一般,峡内溪流纵横,溪水叮叮当当,熊咆鹰啸,此起彼伏。

三五只猴子幽灵一般从绝壁间穿梭,忽然“扑通扑通”几声落进溪水里。一条巨蟒搭在峭壁一棵怪树上荡着秋千,几只山雕抓起兔子升上天空。

卞和唱着楚地民歌,视线追着山雕向上,看见蓝色的天空成了一条窄窄的绸子,几颗星星镶在绸子上,和着日光,就像水晶石在闪烁,白日的星星真的太美了。

穿过峡谷,就是荆山绝顶太平峰了。这里奇峰异树,山花烂漫,别是一番景象。白鹤与孔雀争奇,灵猴与犀牛斗健。鸟雀乱飞,异兽奔腾,见了生人,全无惧意,也不伤人,叫得更响,唱得更欢。

卞和献玉故事概括(卞和多次献玉中曾先后遭受怎样的折磨)(2)

卞和生平第一次登上太平峰,看到这山间仙境,不觉高兴得手舞足蹈。忽然顶上红云纷飞,丹霞流动,一团火光直冲太虚,同时似乎有团巨大的物事从天而落,一刹那间云开霞散,有只像孔雀模样的大鸟从空中缓缓降落到一块石头上,振了振翅膀,鸣叫三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妙不可言。

一时百鸟争鸣,万兽欢腾,都围着大鸟跳着舞步。大鸟展翅翩翩升起,直向太空飞去。

父子俩看得呆了,好久没回过神来。大鸟消失了,天空出现五彩祥云,数十只孔雀在空中盘旋,似乎仍在欢送大鸟。卞和脱口而出道:“爸,那是凤凰呀!”对,是凤凰,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八尺许,形体大如鸵鸟,像孔雀而比孔雀美上千倍。

卞家虽是清贫人家,家里却颇藏诗书,卞和深受祖父和父亲影响,自幼爱读诗书。《白虎通》载:“黄帝之时,凤凰蔽日而至。”《尚书·益稷》篇载:大禹治水后,举行庆祝盛典。由夔龙主持音乐,群鸟群兽在仪式上载歌载舞。最后,“萧韶九成,凤皇来仪”。

《山海经·南山经》载:“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者天下安宁。”凤凰是至圣至祥之灵禽,凤凰出,世间清。当年凤鸣岐山,因而有周朝八百年的天下。如今在荆山绝顶太平峰出现,当然非同小可。

【03】

卞和说:“爸,咱们快到凤凰停留的石头上看看。”父子俩奔过来,这里是石的世界,群石成五彩,姿态万千,熠熠生辉。只有这块凤栖石呈灰黑色,就像个大水缸,要模样没模样,要颜色没颜色,愣头愣脑的,很刺眼。

卞父说:“这是一块什么东西呢。”卞和说:“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儿子按书上推测,这块石头内一定有惊世骇俗的玉璧。”卞父听了点点头,对着黑石跪下说:“就是你呀,你是凤凰赐给人间的宝物,我们父子想将你运到山下,不敢侵犯你,更不敢占有你,只是想将你献给朝廷,让天下人一睹你的容颜。”

父子俩动手去搬开黑石周围的乱石。忽然一阵狂风袭来,百鸟乱鸣,前面一棵巨松在风中乱舞,不时有枝桠折断落地,卞父吃了一惊,抬头去看,卞和突然喊起来:“快躲开!”一个箭步冲过来推他父亲,但是已经迟了,身后崖峰一块大石头滚下来压住了卞父的腿。

卞和用木棒撬开大石,将父亲解救出来。又去采来草药为父亲包扎伤腿,命是保住了,腿却瘸了。卞父说:“这是天意,你背我下山,暂时不要动这块石头。”

回到家里,卞和的小媳妇忙过来帮着护理公公,卞父对小俩口说:

“儿呀,你爷爷采药摔死,你娘又离世得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灵芝又懂事又贤惠,能料理好这个家。我这次遭大石碾压,不仅断了腿,内脏也受了伤,估计活不长了。这都是天意,不要伤心,也不要逆天。你知书达理,应该知道穷则志益坚的道理。我儿智识过人,精研玉石,已经知道今日遇到的这块奇石,是稀世之宝,其中藏有价值连城的玉璧。老天开慧眼让我们有缘眷顾,可惜宝石太奇,咱们福分太浅,我死后你们宁可忍饥挨饿,万万不可起贪念去占有这宝物。当初你曾祖为避世乱,率家人来到这深山之中。家徒四壁,却有几箱古籍。我儿自小立志,慕圣人风范,有你曾祖遗风。荣华富贵咱不奢求,待我死后,你选个吉日良辰去将宝石运下山来献给朝廷,交给皇家保管。不求回报,回家平安过日子。谨记,勿误。”

【04】

卞父伤势过重,幸好有卞和夫妻精心照料,卞和又通医术,这样过了三年,卞父无憾而逝。卞和遵父嘱,择了个良道吉日,请村里几位年轻力壮的小伙一起上山运石。卞和为人和善,颇得人缘,大家都愿意为他出力。

登上山顶,大家一看这丑石模样,都笑卞和痴呆。卞和憨厚地笑笑,说:“石头虽丑,我运回去还有些用处,各位有力气尽管使出来,我家里杀了个猪正等着款待大家呢。”大家一齐动手,解下身上绳索,捆住石头下山岗。人多力量大,费尽周折,转过九岭十八岗,终于将丑石运到卞家院落。灵芝已经办好茶饭,大家畅饮,虽然远避尘世,农家自有农家乐。饭后又歌又舞,夜半时分各自回家歇息。

第二天天还没亮,卞和夫妻就起来了,行李也收拾停当。吃过早饭,套好驴车,将奇石装运上车,夫妻含泪话别。卞和驾着驴车,一路晓行夜宿,跋山涉水,赶到楚国都城。楚都是当时天下有名的繁华之都,卞和五岁时就与爷爷来过国都,以后又多次随父亲来国都卖玉,因此很熟悉这里。他驾着驴车朝王宫大道走来,王宫富丽雄伟气象,渐渐进入眼帘。

不一会驴车来到宫门前,几个如狼似虎的禁卫喝令停车,禁卫长端着戈矛,杀气腾腾走过来,大喝道:“无知平民大胆,王宫重地也是你能来的,给我拿下!”卞和不慌不忙,从容作揖行礼,说道:“官爷请恕小民无知之罪,小民驴车上有块奇石,特来献给大王,还请为小民通报一声。”

卞和献玉故事概括(卞和多次献玉中曾先后遭受怎样的折磨)(3)

禁卫长见卞和虽着平民服装,却生得器宇轩昂,礼节周到,不卑不亢,不由暗暗称奇,又听说是来献宝,不敢怠慢,就说:“你且稍等,我去通报。”顷刻获准,宫里派来几位军爷抬着奇石,卞和随后进入,跪在大殿台阶前候旨。台阶两旁排烈的刀斧手,凶神恶煞一般,气氛森严,活像阎罗殿。大殿中楚厉公蚡冒南面而坐,文武百官两旁排开。

楚厉公传旨观石,左右抬石上殿,楚厉公定睛一看,不由勃然大怒道:“这哪是什么奇石,分明是一块丑陋的顽石!大胆刁民,竟敢戏弄寡人,左右与我打出去。”刀斧手架起卞和就走。卞和连忙解释道:“大王息怒!这的确是块稀世珍宝,内含价值连城的宝玉,请大王让宫中玉官来鉴别。”

【05】

楚厉公听后,有几分相信,吩咐卫士道:“传玉官。”

这玉官一生识玉无数,可是个专业高人,为人却心胸狭窄,嫉贤害能。昨晚他做了个蹊跷的梦,梦见一个白衣秀士引他到一块黑石旁告诫他说:“这块丑石名为凤栖石,实为凤泣石,内有稀世之玉,你若让它现出本来面目,不但官位不保,自己性命也难保全,天下必将大乱。切记。”

醒来后内心忐忑不安。今天上殿一望见丑石,正是梦中所见模样,不由大吃一惊。三年前他曾经遇见过一块类似的石头,私下剖开后发现里面是稀世的蓝田美玉,他将美玉据为己有,秘而不宣。现在一见到外形古怪的丑石,联系到那蹊跷的梦,心中清楚其中一定有举世无双的宝玉。

这个老谋深算的家伙惯于掩饰自己的情绪,故作平静地走过来,摸一摸,敲一敲,听一听,心里说:“稀世宝玉呀!我研究玉石三十余年,今天才开了眼界。要是把实情告诉大王,卞和献玉有功,大王一定会把我的位置让给他,我怎么甘心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地位拱手相让呢。况且那个梦已经告诉我此玉不祥,岂能让它现于世上?”

嘴里却说:“好丑陋恶劣的一块顽石!我生平还没有见过如此丑恶的石头,污泥秽土裹着外壁,敲一敲沉闷暗哑,摸一摸芒刺硌手,就是拿去砌猪圈也嫌笨拙,丑石,丑石,不祥,不祥。大王,卞和是想进这块丑石来蒙骗您,骗取富贵。”

楚厉公一听大怒,冲着卞和吼道:“你这刁民,竟敢欺骗寡人!罪在不赦。寡人本该杀你,念你年轻无知,饶你不死。但国法如山,皇家威严岂容侵犯?来人,给我拉出去,砍掉一只脚,以示警戒。”

卞和急忙争辩,连喊冤枉,此时哪有他申诉的余地,可怜满腔热血,好心来献宝玉,竟惨遭横祸,去时情溢溢,回时血淋淋。呜呼人世之间,清浊难分辨呀!含冤受屈的卞和拖着一条腿,拉着不被承认的宝玉,含泪回到家乡。沉冤莫白,悲愤难平。

一位同乡见卞和少了一条脚,闻明事由,同情地说:“你怎么这么傻呢,大王说是石头,你就说是石头呗。珍宝是你自己的,犯不着献给不识货的家伙。如果你不那么死心眼儿,就不会落到今天这个下场了。”

【06】

卞和听了,严肃地说:“宝玉就是宝玉,我一生不会撒谎,就是砍我的头,也不会说假话。这是稀世的宝物,我卞和不能据为己有,它该属于国家。”

一晃几年过去了,楚厉公驾崩,楚国发生宫廷政变,厉公的弟弟熊通杀死厉公蚡冒的儿子夺取君位。熊通励精图治,勤谋善政,国力大增。

熊通嫌“楚子”爵位太低,接受大夫斗伯比的建议,唯随国是问。随国是周天子亲族姬姓的一个小诸侯国,因它在姬姓诸侯国中排行为大,如随国受到震撼,其作用不可小视。熊通于是讨伐随国,随侯平时不招谁不惹谁,遭到攻击急忙抗议道:“老大,我没得罪你,为什么打我?”

卞和献玉故事概括(卞和多次献玉中曾先后遭受怎样的折磨)(4)

熊通嘿嘿一笑,说:“我是你们认为的蛮夷,不太会讲道理,现在天子下面的诸侯背叛王室相互侵伐,弱肉强食,那些势力比我弱很多的诸侯都称尊号了。我兵多将广,想凭此参与中原的政事,请足下告诉周天子,给我下委任状和管理权限吧。”

随国国君为了保全自己身家性命,亲自去洛邑对周桓王敬言道:“南方蛮夷荆国已经今非昔比,国力雄厚,雄居南方,声名震赫,已与臣下盟会,愿为天子效劳。臣下请天子加封楚子尊号。加封可以抑制其狼子野心,为天子所用;如不加封,楚子必如洪水猛兽,先灭臣国,再突破中原,恐天子不能制,天下不安。”

【07】

周天子一听,大发雷霆,骂道:“胡说八道,蛮夷之地的野人,也配封尊号?朕不信他翻得了天,你吃错了药吧。”随侯回来向楚国报告。

熊通大怒说:“我的祖先鬻熊是周文王的老师,可惜早死没赶上分封。周成王只封我先祖熊绎一个子爵,住在楚地,帮天子管理蛮夷,保卫周朝的南疆,劳苦功高。现在诸侯称王的多了去,老子资本大,资历高,你周朝格板妈的不封我尊号,老子自己封为齐天大圣。”

这叫楚不服周,于是自立为王,这就是楚武王。楚武王这番话就是湖北武汉至今不绝的方言“你不服周”的真正源头。汉东诸国,诚惶诚恐,为全身远祸,各遣使祝贺。武王和随国人订立盟约后才撤军。楚武王开始开拓濮地据为己有。

卞和听说新王即位,又萌生了一线希望,让人用车载着自己去见武王,第二次献玉。那个说谎的玉官已经白发苍苍了,作为国家玉石界的权威,德性一点不见长,嫉贤害能的本事却与时俱进与日俱增。

听说卞和又来献玉,就用如簧之舌在武王面前说尽了卞和的坏话,落井下石。卞和愤而争辩,武王不似厉公专制,给了卞和充足的申辩机会。

两个玉石专家在宫廷里斗法,卞和引经据典,游刃有余,玉官渐渐不支,正要理屈词穷了,这家伙突然双膝跪倒,将头磕出血来,声泪俱下道:“大王明鉴,微臣精研玉石四十余年,赤胆忠心,为国家识别了无数珍宝,从没走眼。卞和说辞天花乱坠,是个华而不实的家伙,想用一块坏石钓取大夫的职位,心怀叵测,这等欺世盗名之徒,不杀之日后必会祸害国家。”

姜还是老的辣,卞和坚持的结果是又被砍去了另一只脚。

【08】

卞和悲痛欲绝,不仅因为身上的伤痛,更因为真话又一次被当成了谎言。被好心人送回家后,卞和常常爬到他祖父、父亲的坟头哭诉:“他们为什么不相信我呢?我讲的都是真话呀!”荆山下住着的人们听到了凄惨的哭声,个个叹息不绝、暗自落泪,都为卞和感到难过。

时光转换,小儿也长大成人。家中大小事情,都能承担了。卞和爱玉情切,须臾难离,困时枕着玉璞睡,醒来时对着玉璞诉衷肠。宝玉没有出头之日,自己的清白无处可诉,卞和心伤,每日对着石头哭泣,积久成疾,身心俱疲。

有一天正想靠着石头休息一下,忽然有只凤凰飞来,落地化作一个白衣秀士,面如冠玉,风姿俊爽,径直向卞和走来,说:“我本是盘古开天辟地时混沌所化的一块顽石,本名玄黄之石,又为泣血之玉。炎帝之时,有凤来仪,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

当年女娲炼石补天,想用我镶补西方天空,却被蚩尤所盗,散石成兵,与黄帝争锋,结果毁败身灭,我因此受累降落凡尘,身惹不祥之气,近我者必遭大难。你父亲已经因我亡身,你是忠贞之士,也因我失去双腿,如果再执着,恐怕会有灭顶之祸。一旦现出我本来面目,天下再不太平,速速抛弃我。”

说完过来推卞和,卞和一惊醒来,原来是南柯一梦。卞和百思难解梦境含义,想放弃献石,但父训难违。又想到玉石含不白之冤,自身两遭断足之痛,不由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09】

山中不知日月,人世沧桑巨变。公元前690年,周天子召见随侯,对随国奉楚为上国,每年进贡称臣大为不满,严厉谴责他拥戴楚国国君为王。随侯回国,左右为难,既不敢违抗周天子,又不敢开罪于楚国,只好派使臣去向楚国说明原由,恳请废除其盟约。

楚武王很生气,认为是随侯背叛了自己,便攻打随国。楚军渡过汉水东岸不久,楚武王心脏病猝发,坐在一棵樠树下驾崩。楚令尹斗祁、莫敖屈重决定秘不发丧,率楚军仍按原计划东进。楚军兵临随都城下,随侯惊恐不安,只得与楚人签订城下之盟,从此臣服于楚。楚人会盟后,回到汉水西,正式为武王发丧。武王的儿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

楚文王为人,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楚国开始迁都到郢,举国大庆。那位说谎的玉官已死了好多年了,卞和也年已八十有余。这天卞和将璞玉拉到荆山脚下痛哭,直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闻者无不落泪。后有诗人叹曰:“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地方官报告文王,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道:“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

文王很感动,传卞和进见。在卞和的指点下,文王命楚国最好的玉匠剖开这块黑石头。黑石片纷纷坠落,忽然间璞玉射出万道霞光,将王殿照了个通亮,绝世美玉露出真颜,晶莹无瑕洁白如雪,恰似明月高挂夜空,玲珑剔透光泽滑润,分明是天上人间罕有之宝。

后世冯梦龙描述此玉道:“夜能放光,置于室内,异香满屋,冬可当炉,夏可纳凉,百步之内,蚊蝇不近。”后有诗人为卞和献玉而歌曰:“楚之贞士者名和,舍身之轻兮为玉,传世而闻者为忠,识通万物者子心。”

群臣跪拜于地高呼“万岁”,卞和此时泪流满面,楚文王得此奇宝,心花怒放,对卞和说:“卿真是忠贞之士,这么多年来,委屈你了,寡人要补偿你,封你为大夫,再赏赐无数的金银财宝,你看如何?”

【10】

卞和擦了擦眼泪,平静地说:“我这辈子从未说过半句假话,却被人诬蔑为贪财行骗之徒。现在美玉有见天之日了,我的心愿也了了。我不要任何赏赐,只想安心在荆山脚下度完我的余生。”

楚文王说:“卿有大功于寡人,因献宝而失去双足,若执意辞封,如何安身立命?寡人如何心安?”传旨封卞和为陵阳侯。卞和坚决不受。楚文王见卞和心意已决,便派人送卞和回到了家乡。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深藏宫中,秘不示人。但和氏璧的美名,天下共传。

卞和辞归山野,作《退怨之歌》,操琴而歌曰:

“悠悠沂水,经荆山兮。精气郁泱,谷严严兮。中有神宝,灼明明兮。穴山采玉,难为功兮。於何献之,楚先王兮。遇王暗昧,信谗言兮。断截两足,离余身兮。俯仰嗟叹,心摧伤兮。紫之乱朱,粉墨同兮。空山歔欷,涕龙钟兮。天鉴孔明,竟以彰兮。沂水滂沌,流於汶兮。进宝得刑,足离分兮。去封立信,守休芸兮。断者不续,岂不冤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