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1)

郭德纲在一个相声段子里说道:

建国初期,偌大的京剧界只有两位艺术家——梅兰芳和周信芳!连马连良先生那样的创派宗师,那么大的能耐,只能是“著名演员”。可是现在不一样了,“艺术家”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演戏刚有了一点点名气,都能叫“艺术家”。这都是名片管理制度不严格造成的,别说印“艺术家”,我要说给我印个“总统”、“上帝”也给印。

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2)

听完让人不禁莞尔,在为现在的演员悲哀的同时,也更加追念那些真正德艺双馨的先辈艺术家。

“两位艺术家”之一的周信芳,是京剧麒派艺术的创始人,艺名麒麟童。

十三岁就唱主角的周信芳嗓音原本相当的嘹亮高亢,可是后来嗓子倒仓,声音变得低粗暗哑,无论怎么治疗和锻炼,再也恢复不了。按说“祖师爷不赏饭”,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了,可是,他不肯放弃,经过执着的探索和艰辛的努力,竟化短为长,独辟蹊径的开创出了“麒派”唱腔!那沙而不嘶、苍凉质朴、铿锵有力的特色,为京剧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让人惊喜的发现,京剧,竟然也可以这样唱?!

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3)

周信芳不仅“临大节而不可夺”,对待朋友也是一腔热忱,田汉因为南国社演出《卡门》被搜捕时,跑到天蟾舞台找周信芳,周信芳不顾危险,为田汉准备好路费,又用自己的车送田汉到日租界,是他顺利脱险。后来抗战胜利,田汉有感于艺术家的爱国热忱与侠义情怀,写下了“留须却敌尊梅叟(指梅兰芳),洗黛归农美玉霜(指程砚秋)。更有江南伶杰在,舞台深处筑心防(指周信芳)”的诗句。

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4)

周信芳许多配合时代特征的戏已经失传,我们无缘看到,或许在艺术角度看,它们比不上后来经典的《追韩信》《宋世杰》《跑城》等等,却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承载了沉重的责任感,也记下了一个正直艺人的拳拳赤心!

在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形形色色的人表现出了不同的精神境界,而周信芳在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时,凭着良心做事,凭着气节立身,不仅站在了艺术的巅峰,更站在了人格的最高端!

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5)

周信芳并不是具有什么政治敏感度,1949年,有人开出了数额巨大的演出条件和生活待遇,让周离开大陆。此时上海即将解放,共产党的胜利指日可待,周信芳却不会说“我相信共产党,我愿意留在新中国”等等冠冕堂皇的话来捞取日后的政治资本,只是很诚实、本分的说:“我的观众都在这里,我怎么能走呢?”

解放后,受到重视、厚待的周信芳对新中国和共产党充满了感激和热爱,他不遗余力的贡献着自己的艺术才华,不惜以身体健康为代价。谁知就在1966年,一切突然天翻地覆了,他主演的《海瑞上疏》继马连良的《海瑞罢官》之后,成了又一颗“不折不扣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他和他的同仁们“居心险恶,坚定不移地站在右倾机会主义即修正主义的立场上,向党发起恶毒的进攻。”周信芳从一位人民爱戴的艺术家突然变成了“反共老手”、“京剧界的南霸天”,他的生命主题不再是演出,而是无休止的抄家、揪斗、毒打、游街、审问。

当时的人们都知道,江青对周信芳恨之入骨,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周略知“蓝萍”30年代上海的旧事?可能是因为一次见面时,周信芳夫人无心的一句“我们好多年没见了”,勾起了江青的羞惭?可能是因为周对江青强行插手京剧界的不满?可能是因为不愿意在艺术上屈从江青、张春桥的摆布?不管是为了什么,“麒麟童”的艺术生涯就此终结。一位在艺术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师,就这样完成了他沉重的人生悲剧。

难道,这就是命运给艺术家的最终安排?这就是社会对麒麟童的无情回馈?

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6)

时间终于行走到了1978年8月16日,上海的龙华火葬场举行了“周信芳同志平反昭雪”大会,由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主持,巴金致悼词,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人大、政协、宣传部、统战部、文化部等机关都送了花圈,周信芳的骨灰被安放在了龙华革命烈士公墓。而此时,迫害周信芳的主凶、帮凶、主谋和实施者都已受到了惩罚,虽然那惩罚比起他们的罪孽来,难偿万一,但是,毕竟,热爱京剧的人们,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欣赏、膜拜、传承“麒派”艺术;正义和真理,可以堂堂正正的向人们讲述这世间的是非曲直了。

除了梅兰芳还有哪些京剧名家(建国后称为艺术家的两大京剧名角)(7)

行笔至此,心突然感到沉甸甸的疼痛,耳边响起了周信芳那苍劲悲凉的声音——

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血海冤仇终须报,且看来早与来迟!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兰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