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重要体验(旅行之杂感)(1)

(1)

旅行归来,老伴疲倦迷惑,后悔不该出去,那地方根本就不象说的那么好,有点被引诱而误入歧途的意思。如此观点者不在少数。

我却以为,凡是旅行,都是对日常生活的刷新,是延伸读书的实践,可以激发灵感,对写作大有启迪。

我没有后悔之类的问题。觉得旅行之后有很多的充实提升,更无贫乏与迷惑之感。完全是正面积极的影响。

她说我是为证明劝她出行的正确性和不虚此行。其实我内心也有困惑追悔,那就是知识储备欠缺,对所游之地不能更深解读顿悟,以至有时颇觉混乱迷恾。我还未能完全融入大自然的秩序,还有待更多更精地把读书与旅行深层结合,找到更真实美好的自我,从而开掘全新的升华之道。

行走与异地生活,是对惯常生活的挑战,是所谓混乱迷惑中可能性的开创,在旅行之中就会有一种精神或心灵的游离飞跃。

因此,我的旅行没有无意义的。旅行会是非常丰富和充满希望的。无论如何,那是美好的……有一种从沉睡中醒来和由麻木恢复知觉的体会。是我一个人拥有的特殊时光,试想,当一个人厌烦沉闷的时候,他会向往什么?难道不喜欢改变一下吗?当他不想继续无聊地生活下去,还企图有所改变,他便会行动,走上新的道路,进入另一种境界:去向旷野森林,海边湖畔,或心怡已久的风景名胜,异国他乡;心灵先在那里,等待身体的到达……那是念想的实现,是陌生路上的好奇,是出乎意料的发现,是从外在走入自己内心的旅程,每一点都绝对是阶段性的胜利,是非常开放愉快的,哪怕我艰难辛苦,也心甘情愿。

这种情况,就可以由衷真诚地与自我对话,我来到的这个所在,对我来说是多么自由浪漫:终于心身合一,天人感应,处处充满暗示启发;啊,就像梦想的天堂。

我游览的是自然地理,人文景观,我也是其中一分子,我与万物为一,乘物游心,逍遥大道:我见识了更多,故乡与世界,诗与远方。但这还不够,我还想要领略,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自由超然遨游于世界,渴望认识整个地球村及其所属的一切,看到其中与自然和谐、大同幸福的人类。

我蓄谋着,准备着!

旅行中的重要体验(旅行之杂感)(2)

(2)

我爱旅游,好旅游,也视一切为“旅游”,小由出门行走,大至人生一世。以旅游之心处之,如在路上且行且观且乐。我赞成庄子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郭象注为以自然为正,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途也。如此“逍遥游”,正合我意。我也认同阿兰.德波顿的“旅游艺术”,那种认真细致的准备和路上的愉悦以及到达的惊喜悟道。

以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和对成功的信念冲破一切艰险困苦,胜利抵达成功的彼岸,即使献出生命也九死而不悔。这是真正的旅行家,如徐霞客。

弘祖“途穷不忧,行误不悔。瞑则寝树石之间,饥则啖草木之实。不避风雨,不惮虎狼,不计程期,不求伴侣。以性灵游,以躯命游”,将旅游行走进行到底。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路上有最好的风景。塑造更好的自己!

开创、探索、研究、发现,在向“诗与远方”的行进中,让旅游更好利人利国。

让我们旅游行走吧,去实现光辉灿烂壮美宏伟的愿景!

旅行中的重要体验(旅行之杂感)(3)

(3)

越偏远“落后”之地,越保持一定的传统文化,城市、交通要道、大村镇略显浮躁,人情淡薄。提示我们慢下来,顺其自然地生活,与环境协调的发展,不浮躁冒进,不虚漂泡沫,等等本真的灵魂,歇歇疲惫的躯体,缓缓急促的气息,舒舒惊悸的心态。协和天地,适应自然,不忘初心,守护自我,不趋“乌合”,避免卷入集体无意识而晕头转向,与其耗神费力瞎忙乎没前进一步,不如不负使命、坚持正道每天进步一点儿。

在那些深山老林边缘、荒凉野地附近、泉溪沟谷边畔、草树繁茂大地等接近自然之处,觉得风生水起,天清日丽,心旷神怡,你与那里的生物同样的机遇、运气,真是返朴归真友好环境。是身处繁华喧闹之地人们垂涎渴求、心向往之的武陵胜地,世外桃园,人间天堂,阆苑美境。自然宁静、淡泊、清心、寡欲、廉洁、明志、致远,想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将这世界一体化,人类与地球村生物共命运,到大同,齐富贵,共茶华!

这样,就有大自由:广厦千万蔽百姓,同此凉热济苍生,抒发性灵搞艺术,研究科技谋发展。持续,创新,精进,升华。

旅行中的重要体验(旅行之杂感)(4)

(4)

人们以为,文学作品都是埋头书斋或隐居乡村写成的。这只是部分表象,而功夫在其外。

我要是没有乡村生活经历、行走旅游感悟、世俗冷暖人情,是绝无片言碎语的。

我行走在路上、迈步于土地小径、穿越树林草原、过河进沟、爬山攀岩、峰顶眺望……都在感觉积累素材;坐在车里、侯车厅、农家炕上、休闲广场、行政办公场所、寺庙殿堂、图书阅览室等等,随时掏出笔和日记本或小纸片写下一点:几句方言、一点灵感、启迪随想、草树花景、山峰大观、土地厚德、飞鸟昆虫、光线颜色、风俗民情……

报刋手机浏览,触目的精思妙语、美文之用思布局,如大地上生长出的庄稼植物,辩识摘记,淡描细雕,深掘追赶,牵引出头绪故事,抽离出本质属性;至于读书,往往视感触觉丢下灵魂,紧赶快跑,气喘吁吁,兴高采烈,热血奔涌,神经拉伸,肌肉绷紧;到疲劳困倦,闭目醒脑,方见灵魂远远跟来,悠然闲适,如收线风筝、丢失物归、债钱还回、久出回家……

所有时间,无一刻消磨,伴我胜过所有!我变成多维透明又隐身潜藏的游灵,无处不在又无处固着。我可以藏于自我小屋,从四面玻璃窗窥视外面,也可乘大我遨游,俯瞰景物,观览气象,纵横千载,视通万里,立心立命继绝学开太平。

或于梦中至心怡胜地仙境,虚无瞟渺,入微达玄,以雕虫画龙之技作成精美小品或大块文章!

旅行中的重要体验(旅行之杂感)(5)

(5)

城居十几年,我仍然进不了娱乐、消费、休闲、安逸的圈子,好象另一个我在这里,而那个原本的我还在故乡,在那些有山有水有田地有树有草有花有山村老房子的人家。我还在不断行走,不断与自然亲近对话,不断地与农牧民共度琐细劳动的岁月;我并未进入老年,觉得还是那样精力充沛,喜好耕读,继续过着那种纯朴天真自然的生活。如尼采所说,“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乡愁算什么?在旅行中我可以随身携带。我坚守着根本,怀揣初心,心灵紧贴大地自然。

这样我就仍然在丰富自我,逐步比我个人的无限增殖更为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