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在家,三姑六姨讲到自家孩子都各有一套心得。二胎妈妈多半会津津乐道老二身上的各种优点,三胎更是觉得自己捡了宝。

老大傻,老二精,滑头老三最得爹娘心?

难道这是因为出生顺序的影响?

同样的爹妈,为什么智商、情商、性格差异那么大?

毫不迷信地说,从生长发育角度看,我们身边大多数的二宝三宝比大宝表现的确更加优秀。

老大傻老二憨(老大傻老二精滑头老三最得爹娘心)(1)

背后真相一:生二胎三胎时,从来的“菜鸟”妈妈已经磨炼成了“高手”。

身边几个二胎姐姐,生二胎时备孕营养、孩子的护理,比老大时要高出了好几个段位。护理方面就是一个例子,姐姐家老大小时候一旦腹泻马上送到医院打针、吃药,几年下来精心看护的孩子却瘦得厉害,追着喂饭却偏偏不肯好好吃,到了十多岁,脸上还是长满了扁平疣,医生说是免疫力低下导致的,看了几年中医才好转。等到生二宝时,姐姐有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孩子便秘腹泻通常几包益生菌搞定,发烧也知道先进行物理降温调节,育儿经一套套的,不会轻易去医院。孩子日常的钙铁锌、鱼肝油、DHA该吃就吃,到了添加辅食的月龄,就开始学习在宝宝餐桌椅上用餐,慢慢开始自己舀着吃,哪怕是撒得满地,终归是学会自己吃东西了,成了老姐嘴里的“大胃王”,体质自然是好了许多。

背后真相二:二宝三宝出生时有老大做榜样

从智商水平上来说,孩子并不存在很大差异。

但是只有大宝时,家中长辈视为掌上明珠,多半是宠着惯着,一身傻白甜的“坏毛病”被娇惯出来,家长们也理所当然。直到他们的“竞争对手”——弟弟妹妹降生,家庭的焦点开始转移给新生命,大宝内心的落差出现,家长对大宝的溺爱转向更加客观公平的爱,要求多了,衡量标准就变了。

其次,大宝出生时,更多的是长辈在带,而二宝三宝出生时,有一位天生的“小师父”在带着他们成长,这位“小师父”就是他们年纪相仿的兄长或姐姐。别小看了这位“小师父”,他们既是朋友,也是对手,对弟弟妹妹言传身教的影响有时比父母要大的多哦~所以,我们经常惊讶地发现小了大宝几岁的二宝甚至在“人生经验”上是旗鼓相当的呐~

背后真相三:狡黠的滑头老三深得爹娘心

个个老,喜欢小。三宝之家,老大通常是“权威”,老三是享受“特权”的幼子,老二不尴不尬通,所以具有较强的迎合特征,只有练成人“精”他们才能赢得同样分量的爱。

老三则不同,身为幼子的他们,成长环境是几个孩子里最宽松的,受到父母兄长的庇护,安全感满满的,所以很多“小三”变得特立独行,更有创新意识和反抗精神。

对于多胎家庭的父母而言,他们在老大的成长中更为焦虑紧张,期望值和要求比较高,对于幼子则更加放松一些,多了一份理性的宽容和宠爱。

老大傻老二憨(老大傻老二精滑头老三最得爹娘心)(2)

总而言之,父母的育儿方式决定孩子的行为特征,与孩子本身的排行关系并不是最大的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