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说话不要这么过分(做人不要讨人嫌)(1)

做人说话不要这么过分(做人不要讨人嫌)(6)

版面导航

做人说话不要这么过分(做人不要讨人嫌)(2)

第1版头版

做人说话不要这么过分(做人不要讨人嫌)(3)

第2版要闻

做人说话不要这么过分(做人不要讨人嫌)(4)

第3版民生新闻

做人说话不要这么过分(做人不要讨人嫌)(5)

第4版长江评论
-- 长江评论 -- 版次:[ 4 ]

做人不要讨人嫌

□ 杨于泽

老实说,现在我们身边不文明的人真不少。说他们不文明,不仅仅指他们缺乏公德,而重点是说他们在公共场合不遵循必要的行为规范。

我们每天都会乘电梯,电梯里未必会发生斗殴吵架的事,但有人就是容易让其他人不高兴。有些人按电梯指令键不是用手指按,而喜欢用钥匙尖猛戳,这是常有电梯按键破损的原因。我乘公寓电梯的时候经常碰到某个人双手背在背后,但他手里可能拿着一串钥匙,并且喜欢在不锈钢扶手上撞击,发生叮叮当当的噪声。

在地铁里,我们会碰到更多形形色色的人。站台上贴着候车、下车的区位标志,一般人自觉在候车区排队,上下车则有“先下后上”的规则。但总有不少人根本不管下车的先下,也不排队,但见他大步流星地迎着下车人流就挤进去了。

这些人并非什么坏人,更不是大奸大恶,他们只是欠缺公共生活的必要修养,显得太任性。我们心生不满,但我们也实在没必要忿然作色,上去找他们计较。正如前不久成都一位女司机开车时违章变道,有位“受害”男司机动了肝火,最后把女司机暴打一顿,自己不仅不文明,实际上还违了法。虽然我们不能打他骂她,但我们在心里讨厌他们,鄙视他们。

置身今天的城市生活,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忽然觉得,身边那种讨人嫌的人似乎越来越多。近两年有报道说,上海地铁上色狼多起来了,色狼自然叫人恶心,但其主要问题已属于违法范畴。那些讨人嫌的人或许内心并无恶意,但他们的确经常引发人们的负面观感。

中国现在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五湖四海的人挤在地铁、公交、电梯等公共空间里,不同习惯、修养的人之间摩擦就产生了。那些站在地铁上行电梯尽头打手机的人、开车在车流里扭麻花的司机,如果他们生活在大山深处、草原上,也就罢了。但他们现在出没于各种公共空间,其恶习的影响被放大了,成为一个公共问题。

公众经常讨论道德问题,从道德层次学说来看,不讨人嫌如果也算一条道德律令,它一定是最基础的层次之一,也算是底线要求。不讨人嫌,不是要谁去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而只是要求他不做某些事,或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比如不用钥匙尖戳电梯按键,不用钥匙串把电梯扶手撞打得叮当响,这不是拔一毛而利天下,而是一毛不拔而利天下。

即使是中国村野,其实也从来不缺某些形式的礼仪训诫,以帮助一个人学会避免因自己的行为而招人嫌恶。“讨人嫌”本身就是我们的一句口头禅,表示我们对某些人或事的不屑,它开门见山地亮明了我们的一个基本态度。再如民间有俗语说“好狗不挡道”,意思是如果妨碍别人的通行,就不如一条狗懂事。现在我们的教育越来越发达,但不知何故,教育出来的很多新人似乎连这点粗浅的道理都不懂了。

于是他们成了讨人嫌的人。他们讨人嫌,被人打心里瞧不起,但他们却不自知,还在那里忘我地感觉良好着。他们的出现往往引起很多人不开心,我们可以说这种人缺乏修养,用一种更雅致的说法,就是说他们缺乏讨人喜欢的魅力。

专栏

杨于泽

……………………………………………………………………

本报评论员

山中人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