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1)

大荔方言“二杆子”是对那些胆大捅天、敢于整事,不计后果,似“光屁股撵狼”人的称谓,但对于“二杆子”这一称谓的来历,谁也说不清楚。笔者有幸多次参观临潼秦俑馆,仔细观察研究秦俑馆秦军兵阵的排列,并查阅大量秦代历史资料,细细揣摩发现“二杆子”竟与秦国军队兵阵有关,理由如下:

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2)

在秦俑馆里,秦国军队兵阵排在最前列的是身穿铠甲,头戴头盔,手握长戈的方阵;其次是弓箭手方阵;第三方阵便是身着便装,无任何保护措施的士兵,讲解员称之为“敢死队”,这些人手握短杆枪或刀剑。在敌我双方混战时从军阵缝隙里迅猛出击,利用自身不戴铠甲、头盔、身轻敏捷,用短枪、短刀、短剑游击与敌阵中,缠住敌人,近身猛攻狠打,使敌人长枪、长戈使不上用场,他们专攻敌人下三路或要害。敌方身穿铠甲挥舞长枪,虽有利于自身防护,但铠甲、长枪重量大,攻击对方的力度、速度、灵敏度远不及秦军“敢死队”的迅速,特别是近身混战时明显不及秦军“敢死队”的短平快。

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3)

其次,秦军“敢死队”的无任何保护措施就敢闯敌阵,临危不惧,勇敢杀敌、如狼似虎的大气势,让敌军感到恐惧、害怕,也难怪司马迁先生称秦军为“虎狼之师”。

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4)

秦军中为什么有这么一直“敢死队”,这与秦国的法律有关,秦国法律规定“士兵在战场上杀敌人头颅的数量直接与士兵官位升迁、奖赏土地、房屋、爵位挂钩,斩首敌军头颅越多,奖赏的土地、房屋、越多,爵位、官位越大。”

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5)

加之秦军在开疆拓土、南征北战中收编了许多如“义渠人”、“大荔戎”等少数民族,这些茹毛饮血、生啖羊肉的“生生人”读音se se,这些人异常彪悍、生性好战,为挣军功在战场上如虎狼啖羊,有的士兵光着膀子挥刀上阵杀敌亮彪人读音"liangbiang",让敌人闻风丧胆。

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6)

长杆子枪在大荔方言中也叫杆子,如李自成起义叫“上山拉杆子”,秦军兵阵中的“敢死队”使用的“短杆子”刀枪剑,相对于秦军兵阵中头阵士兵手持的长杆子枪戈而言,较短、较小,因而他们使用的兵器成为“二号杆子”,简称“二杆子”。

二杆子是通渭哪里人(戏说大荔二杆子)(7)

后来人便将像秦军“敢死队”士兵那样“光屁股撵狼”、胆大、勇猛、敢闯、敢整事、做事不计得失、不计后果、敢为人先的人称为“二杆子”。

做为秦人的后代,我们为先烈们“神勇”感到骄傲。在建设美丽大荔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向先烈们学习,把那种胆大、勇猛、敢闯、敢整事、敢为人先的精神发扬广大。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作者:耿德生

,